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7150发布日期:2019-11-26 0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施工平台拖运至施工海域,所述施工平台的上部位于海平面以上,下部位于海平面以下;

步骤二、在施工平台的四个角分别固设有一个锚机,任一锚机上朝绕的锚缆的端部与沉降入海底的锚连接,调节四个锚缆的张紧力度,使得所述施工平台保持水平的定位于预设位置;

步骤三、在所述施工平台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侧分别现场拼装一个竖直设置的桁架式锚桩,任一锚桩的底部插入至海底泥土中,锚桩的一侧与所述施工平台连接,另一侧固设有多个导向架,多个导向架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

步骤四、在所述施工平台两侧分别吊装钢管桩,对于任一钢管桩,将其移动至与其相对应的多个导向架的龙口中,然后将钢管桩向下沉降至设计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五、将位于所述施工平台两侧的两个锚桩沿所述施工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移动至下一桩位,重复步骤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位于所述平台本体下方的浮箱以及将所述平台本体和所述浮箱连接的多个立柱;步骤一中,所述平台本体位于海平面上方,所述浮箱位于海平面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包括两个沿所述施工平台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舟形箱体一,以及两个沿所述施工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二;任一箱体一沿所述施工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箱体一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立柱,任一立柱的下端和与其相对应的箱体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至海平面上方,并与所述平台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箱体二分别将两个箱体一的两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任一锚桩是由多个单元节上下依次拼接形成,且多个导向架间隔设于位于下部的多个单元节上,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施工平台的两侧分别拼装锚桩的操作具体为:

步骤s1、在所述施工平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设一条滑轨,任一滑轨沿所述施工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滑轨上安装一个上下贯通的、框架结构的平移台车,任一平移台车的沿所述施工平台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个侧边位于所述施工平台的一侧,另一侧边滑动卡设于与其相对应的滑轨上;

步骤s2、在两个平移台车上分别进行锚桩的拼装,对于任一锚桩:利用吊车将1#单元节插入平移台车的中部,并将该单元节和与其相对应的平移台车锁定,然后利用吊车将2#单元节运输至1#单元节的顶部,将2#单元节的底部与1#单元节的顶部固定;

步骤s3、随后将1#单元节和与其相对应的平移台车解除锁定,利用吊车将1#单元节和2#单元节整体竖直向下移动,将1#单元节移动至与其相对应的平移台车的下方,且2#单元节的中部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平移台车的框架内部,并将2#单元节和与其相对应的平移台车锁定;

步骤s4、重复s2~s3,直至1#单元节插入至海底泥土中,在2#单元节上拼接剩余的单元节,其中多个导向架位于锚桩的下部,且与间隔设置的几个单元节的底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导向架的龙口为液压开合龙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导向架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调节机构,任一调节机构为水平设置的千斤顶,其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导向架连接,另一端朝着靠近与其相对应的导向架的中部延伸,导向架不限制千斤顶沿钢管桩的径向的水平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深水强浪海域的钢管桩水下打桩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施工平台拖运至施工海域;步骤二、在施工平台的四个角分别固设有一个锚机,使得施工平台保持水平的定位于预设位置;步骤三、拼装桁架式锚桩,任一锚桩的底部插入至海底泥土中,锚桩的一侧与所述施工平台连接,另一侧固设有多个导向架;步骤四、在施工平台两侧分别吊装钢管桩,对于任一钢管桩,将其移动至与其相对应的多个导向架的龙口中,然后将钢管桩向下沉降至设计标高。本发明克服了水深、流急、浪大、软基等恶劣水文地质条件下其它沉桩方法沉桩精度差、水下操作困难等问题,并满足定位准确、施工效率高等工程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涛;潘桂林;吴启和;刘建波;张磊;仇正中;赵东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19.11.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