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7101发布日期:2019-11-26 01:4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矿产业的发展,矿山周边出现大量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且土壤污染性较高的坡面结构,这些坡面结构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一方面易引发塌方、滑坡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也易造成扬尘、地下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修复矿山生态系统。

但是,现阶段修复矿山的方法仍然存在明显缺陷:首先,采用表面覆盖技术进行设备固化,即采用网状设备对完采矿山进行固化,这种方式费用高、管理不便、持续性差、破坏耕地资源;其次,采用客土填埋,即利用客土对矿山进行填埋,而后种植绿色植物,修复成本高、修复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生态问题无法解决;再次,飞播草种或树种,虽然简单廉价,但是由于矿山土壤环境差,导致飞播的草种或树种的成活率以及生存率普遍较低,需要每年进行重复补种,修复的连续性较差,效率低。

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持续性强、效果优异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采用蓬松棉层、无纺布层、基图层、相互配合能够促进植物在矿山坡面生长,从而在矿山坡面上形成植被覆盖,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设置于矿山裸露面上,包括蓬松棉层、基土层、修复植物和无纺布层;

所述蓬松棉层覆盖于所述矿山裸露面上;

所述基土层均匀覆盖于所述蓬松棉表面,所述基土层上种植所述修复植物;

所述无纺布层覆盖于所述基土层表面。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矿山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蓬松棉层、基土层和无纺布层相互配合,能够在矿山裸露面上稳定,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利于矿山生态修复。

优选的,还包括防护墙和蓄水池,所述防护墙沿水平方向、间隔30~50m设置于所述矿山裸露面上,所述蓄水池设置于所述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所述蓄水池内填充棉绳,所述棉绳与所述蓬松面层连接。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墙能够起到稳定蓬松棉层、基土层和无纺布层的效果,有效防止山体滑坡;蓄水池能够积蓄水,减轻水流对防护墙的冲击力,并且通过棉绳与蓬松面层连接,使种植的植物在干旱时可以通过蓬松棉和棉绳吸收蓄水池内的水分,缓解干旱。

优选的,所述修复植物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或树木。

优选的,所述基土层包括植物粉末、土壤和肥料。

优选的,所述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5~30份植物粉末、30~35份土壤和1~5份肥料。

优选的,所述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50~700份硝酸钾、400~500份硝酸铵、160~260份磷酸二氢铵、30~100份硫酸钙、100~150份硫酸镁、1-2份硼酸、0.5-1.5份硫酸锰和0.2-0.25份硫酸锌。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植物粉末、土壤和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等相互配合形成的基土能够有利于修复植物生长,从而促进矿山生态修复。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采用上述的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农作物秸秆、植物树叶和或树枝干燥后粉碎得到植物粉末;

(2)按照上述基土层配料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基土层原料;

(3)在矿山裸露面上沿水平方向搭建防护墙,防护墙之间间隔30~50m;在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棉绳;

(4)在矿山裸露面上覆盖均匀蓬松棉,并将蓬松棉与上述棉绳搭接,在蓬松棉表面均匀覆盖上述基土层原料,浇透水后在基土层种植修复植物,最后覆盖无纺布。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矿山裸露面上设置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50~70℃、真空条件下干燥50~120min;粉碎至粒径为80~120目。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防护墙高80~100cm,所述蓄水池深度为100~200cm。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种植修复植物包括:在基土层上撒播草本、灌木的种子,并移栽树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公开的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矿山的生态环境,提高矿山表面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

(2)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成本低、可持续行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为蓬松棉层、2为基土层、3为无纺布层、4为防护墙、5为蓄水池、6为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设置于矿山裸露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蓬松面层(1)、基土层(2)、修复植物和基土层(3);

蓬松面层(1)覆盖于矿山裸露面上;

基土层(2)均匀覆盖于蓬松棉表面,基土层(2)上种植修复植物;

基土层(3)覆盖于基土层(2)表面。

本发明公开的矿山生态修复系统通过蓬松面层(1)、基土层(2)和基土层(3)相互配合,能够在矿山裸露面上稳定,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有利于矿山生态修复。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护墙(4)和蓄水池(5),防护墙(4)沿水平方向、间隔30~50m设置于矿山裸露面上,蓄水池(5)设置于防护墙(4)靠近山顶一侧,蓄水池(5)内填充棉绳,棉绳与蓬松面层连接。

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墙(4)能够起到稳定蓬松面层(1)、基土层(2)和基土层(3)的效果,有效防止山体滑坡;蓄水池(5)能够积蓄水,减轻水流对防护墙(4)的冲击力,并且通过棉绳与蓬松面层连接,使种植的植物在干旱时可以通过蓬松棉和棉绳吸收蓄水池(5)内的水分,缓解干旱。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修复植物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或树木。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基土层包括植物粉末、土壤和肥料。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5~30份植物粉末、30~35份土壤和1~5份肥料。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50~700份硝酸钾、400~500份硝酸铵、160~260份磷酸二氢铵、30~100份硫酸钙、100~150份硫酸镁、1-2份硼酸、0.5-1.5份硫酸锰和0.2-0.25份硫酸锌。

本发明通过植物粉末、土壤和硝酸钾、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等相互配合形成的基土能够有利于修复植物生长,从而促进矿山生态修复。

实施例2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农作物秸秆、植物树叶和或树枝干燥后粉碎得到植物粉末;干燥的条件为50~70℃、真空条件下干燥50~120min;粉碎至粒径为80~120目;

(2)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5~30份植物粉末、30~35份土壤和1~5份肥料;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50~700份硝酸钾、400~500份硝酸铵、160~260份磷酸二氢铵、30~100份硫酸钙、100~150份硫酸镁、1-2份硼酸、0.5-1.5份硫酸锰和0.2-0.25份硫酸锌,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基土层原料;

(3)在矿山裸露面上沿水平方向搭建防护墙,防护墙之间间隔30~50m;在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棉绳;防护墙高80~100cm,所述蓄水池深度为100~200cm;

(4)在矿山裸露面上覆盖均匀蓬松棉,并将蓬松棉与上述棉绳搭接,在蓬松棉表面均匀覆盖上述基土层原料,浇透水后在基土层上撒播草本、灌木的种子,并移栽树木,最后覆盖无纺布。

本发明通过在矿山裸露面上设置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

实施例3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农作物秸秆、植物树叶和或树枝干燥后粉碎得到植物粉末;干燥的条件为50℃、真空条件下干燥120min;粉碎至粒径为80目;

(2)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250kg植物粉末、300kg土壤和10kg肥料;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50份硝酸钾、400份硝酸铵、160份磷酸二氢铵、30份硫酸钙、100份硫酸镁、1份硼酸、0.5份硫酸锰和0.2份硫酸锌,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基土层原料;

(3)在矿山裸露面上沿水平方向搭建防护墙,防护墙之间间隔30m;在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棉绳;防护墙高80cm,所述蓄水池深度为100cm;

(4)在矿山裸露面上覆盖均匀蓬松棉,并将蓬松棉与上述棉绳搭接,在蓬松棉表面均匀覆盖上述基土层原料,浇透水后在基土层上撒播草本、灌木的种子,并移栽树木,最后覆盖无纺布。

本发明通过在矿山裸露面上设置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

实施例4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农作物秸秆、植物树叶和或树枝干燥后粉碎得到植物粉末;干燥的条件为70℃、真空条件下干燥50min;粉碎至粒径为120目;

(2)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0kg植物粉末、350kg土壤和50kg肥料;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700份硝酸钾、500份硝酸铵、260份磷酸二氢铵、100份硫酸钙、150份硫酸镁、2份硼酸、1.5份硫酸锰和0.25份硫酸锌,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基土层原料;

(3)在矿山裸露面上沿水平方向搭建防护墙,防护墙之间间隔50m;在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棉绳;防护墙高100cm,所述蓄水池深度为1200cm;

(4)在矿山裸露面上覆盖均匀蓬松棉,并将蓬松棉与上述棉绳搭接,在蓬松棉表面均匀覆盖上述基土层原料,浇透水后在基土层上撒播草本、灌木的种子,并移栽树木,最后覆盖无纺布。

本发明通过在矿山裸露面上设置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

实施例5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农作物秸秆、植物树叶和或树枝干燥后粉碎得到植物粉末;干燥的条件为60℃、真空条件下干燥80min;粉碎至粒径为100目;

(2)基土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80kg植物粉末、330kg土壤和30kg肥料;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80份硝酸钾、450份硝酸铵、180份磷酸二氢铵、70份硫酸钙、120份硫酸镁、1.5份硼酸、0.8份硫酸锰和0.22份硫酸锌,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基土层原料;

(3)在矿山裸露面上沿水平方向搭建防护墙,防护墙之间间隔40m;在防护墙靠近山顶一侧设置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棉绳;防护墙高90cm,所述蓄水池深度为180cm;

(4)在矿山裸露面上覆盖均匀蓬松棉,并将蓬松棉与上述棉绳搭接,在蓬松棉表面均匀覆盖上述基土层原料,浇透水后在基土层上撒播草本、灌木的种子,并移栽树木,最后覆盖无纺布。

本发明通过在矿山裸露面上设置矿山生态修复系统,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促进矿山生态修复,长效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