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6001发布日期:2020-03-24 21:3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0531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包括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由管廊通道、机车系统、排水系统及配套系统组成,所述管廊通道由多组管道按组成,所述机车系统设置在对应管廊通道最上层的管道内,所述配套系统包括燃气系统、电力系统及通信系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管廊使用过程中,雨水以及污水均排入到排水系统内,但是雨水以及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淤泥,这些泥沙以及淤泥会沉淀在排水系统的底部,并且沉淀量会越来越多,最后导致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到管廊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排水通道中的泥沙以及淤泥进行处理的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包括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包括管廊通道、运输通道、管线通道和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设置有多个过滤板,多个所述过滤板沿着排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过滤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板面与过滤板的板面垂直,所述固定板、过滤板和排水通道之前形成用于过滤泥沙的过滤空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除污管,所述除污管的一端位于过滤空间内,另一端贯穿排水通道至地面设置,所述除污管上设置有除污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以及雨水从排水通道排出的过程中,污水以及雨水中的泥沙会被过滤板暂时地滞留在过滤空间内,此时启动除污泵,除污泵会使除污管内形成负压空间,从而使除污管将过滤空间内带有大量泥沙的水吸入除污管,并最终通过除污泵将这部分泥沙抽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部分泥沙沉淀在排水通道底部,保证了排水通道的排水效率以及排水通道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污管上且位于过滤空间内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多个除污支管,所述除污支管远离除污管的端部延伸至靠近排水通道底壁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除污支管的设置可以增加除污管在过滤空间内的分布范围,从而使得除污管可以更充分地将过滤空间的泥沙抽出,提高了除污管的除污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的直径沿过滤板的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过滤孔的直径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使得水流更好地从过滤板的上部通过,而泥沙则会被更好地滞留在过滤板的下部,从而减小过滤板对排水效率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与排水通道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设至排水通道内部的膨胀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部和膨胀螺栓可以将过滤板固定在排水通道内,且膨胀螺栓可以提供较好的固定效果,可以避免出现过滤板被水流冲走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廊本体上沿着管廊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除污室,每个所述除污室与每个过滤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除污管以及除污泵位于除污室内,所述除污室与地面连通,所述除污室与地面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污室的设置使得除污管和除污泵可以更好地被保护起来,通过人们可以定期打开检修门进入除污室,对除污泵进行维护,保证整个除污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污室远离管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室,所述除污管远离管廊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收集室内,所述收集室与地面连通,所述收集室上设置有密封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抽出的泥沙会通过除污管进入收集室内,并存储在收集室内,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这些泥沙进行统一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污管上连通设置有疏通管,所述疏通管位于除污室内所述疏通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疏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除污管发生堵塞的情况时,打开控制阀门,朝疏通管内通入高压水流,从而对除污管进行疏通,使得除污管的疏通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污管和除污支管表面均涂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设置可以增加除污管和除污支管的防腐蚀能力,从而增加了除污管和除污支管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排水通道内设置过滤板,利用过滤板可以将污水和雨水中的泥沙滞留在过滤空间内,同时再利用排污管和排污泵将过滤空间内的泥沙排出,从而减少了沉淀在排水通道内的泥沙,保证了排水通道的排水效率和正常使用;

2.通过在管廊本体的一侧设置除污室,将除污管和除污泵均置于除污室内,可以对除污管和除污泵起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除污管和除污泵进行定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廊本体;11、排水通道;2、过滤板;21、过滤孔;22、连接部;3、固定板;4、过滤空间;5、除污管;51、除污泵;52、除污支管;53、疏通管;54、控制阀门;6、除污室;61、检修门;7、收集室;71、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运输系统,包括管廊本体1,管廊本体1包括管廊通道、运输通道、管线通道和排水通道11,其中排水通道11位于管廊本体1的下半部,污水和雨水均通过排水通道11排出,排水通道11内设置有多个过滤板2,多个过滤板2沿着排水通道1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图中仅管廊本体1中的一个过滤板2进行示意)。

参照图1和图3,过滤板2上均匀布设有多个过滤孔21(见图2),同时过滤板2上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位于过滤板2远离通道本体的端面上,且固定板3的板面与过滤板2的板面垂直,固定板3、过滤板2和排水通道11之前形成过滤空间4,固定板3上设置有除污管5,除污管5的一端位于过滤空间4内且位于靠近排水通道11底壁的位置,另一端贯穿排水通道11至地面设置,除污管5上设置有除污泵51,除污泵51采用淤泥泵,且通过市电进行供电。

污水以及雨水中在通过排水通道11时,过滤板2可以使污水和雨水中泥沙被暂时地滞留在过滤空间4内,此时启动除污泵51,使除污管5将过滤空间4内带有大量泥沙的水吸入除污管5,并最终通过除污泵51将这部分泥沙抽出,避免了这部分泥沙沉淀在排水通道11底部。

参照图3,为了提高除污管5在过滤空间4内的分布范围,使除污管5可以更充分抽出过滤空间4内的泥沙,在除污管5上连通设置有多个除污支管52,除污支管52延伸至靠近排水通道11底壁的位置;同时为了提高除污管5和除污支管52的使用寿命,在除污管5和除污支管52表面均涂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图中未示出),聚四氟乙烯涂层可以提高除污管5和除污支管52的防腐蚀能力。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保证排水通道11内水流的排水效率,将过滤孔21的直径设置为沿竖直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从而使水流可以从过滤板2的上部通过,而泥沙则滞留在过滤板2的下部。

参照图1和图2,过滤板2与排水通道11抵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部22,连接部22与排水通道11抵接设置,连接部22与排水通道1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安装过滤板2时,预先在排水通道11的内壁上开孔,随后将过滤板2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使膨胀螺栓穿过连接部22至预先开好的孔内,从而固定过滤板2的位置。

参照图1和图3,管廊本体1上沿着管廊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除污室6(在修建管廊时,在管廊一侧挖出基坑并修建除污室6),每个除污室6与每个过滤板2的位置相对应(图中仅示意一个除污室6),除污管5以及除污泵51均位于除污室6内,除污室6与地面连通,除污室6与地面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检修门61,同时除污室6远离管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室7(与除污室6的施工相同),除污管5远离管廊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收集室7内,收集室7与地面连通,收集室7上设置有密封门71。

除污室6可以对除污管5和除污泵51形成保护,避免除污管5和除污泵51被损坏,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定期对除污泵51进行维护,而收集室7可以收集除污管5抽出的泥沙,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处理。

参照图3,为了方便在除污管5堵塞时及时对除污管5进行疏通,在除污管5上连通设置有疏通管53,疏通管53位于除污室6内,疏通管53与外部水源连通,疏通管53上设置有控制阀门54;打开控制阀门54后,高压水流进入疏通管53内,随后再进入除污管5内,高压水流可以冲开堵塞除污管5的杂质,从而实现对除污管5的疏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污水以及雨水从排水通道11排出的过程中,污水以及雨水中的泥沙会被过滤板2暂时地滞留在过滤空间4内,此时启动除污泵51,除污泵51会使除污管5内形成负压空间,从而使除污管5将过滤空间4内带有大量泥沙的水吸入除污管5,并最终通过除污泵51将这部分泥沙抽出至收集室7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部分泥沙沉淀在排水通道11底部,保证了排水通道11的排水效率以及排水通道11的正常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