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2818发布日期:2020-08-14 18:2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增多,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多,废水的排放需要用到下水管道,下水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窨井盖用于检查维修下水管道和排水。

公告号为cn2020474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疏导积水的表面上凸的冠形窨井盖,其窨井盖从外缘到通孔上表面呈现冠形,在冠形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纹。防滑凸纹由均匀分布垂直交叉的若干凸起间隙,凸起间隙构成菱形凸起,菱形凸起由边缘向中心升高。

上述一种疏导积水的表面上凸的冠形窨井盖在下雨时,位于城市低洼地段的窨井盖往往会出现雨水倒灌的现象,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能够避免井道发生倒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表面竖直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所述盖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水口的封闭组件,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封闭组件的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内设置有能随液面升降的浮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井盖内底部的液面上升时,浮块也随之上升,通过浮动组件带动封闭组件将排水口封闭,从而使水无法从出水口溢出至井盖上表面,起到防倒灌的作用,当液面下降时,浮块下降,封闭组件重新将排水口打开,起到正常排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组件包括若干沿径向均匀开设于盖体底部且连通排水口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排水口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盖体圆心的一端为向下的斜面,当挡水板打开所述排水口时,所述挡水板一端的斜面位于所述浮块的上方,所述浮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挡水板端部斜面相抵接的锥形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情况下时,浮块位于盖体的下方,挡水板的一端与浮块的一端抵接,挡水板与排水口分离,当浮块上升时,浮块的锥形斜面将带动挡水板沿着滑动槽朝向盖体外侧壁移动,使得挡水板挡住排水口,是排水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挡水板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导向轮抵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轮,在对挡水板进行限位时,能减少挡水板与滑动槽侧壁的摩擦力,使得浮块能够顺利地带动挡水板在滑动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盖体下表面圆心处呈空心的浮动管,所述浮动管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浮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浮动管,所述浮块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有凸楞,所述凸楞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浮块两个侧壁上的凸楞卡接于浮动管内的滑槽,使得浮块能够稳定地滑动于浮动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槽靠近盖体侧壁的内侧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水板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面上升使得浮块上升,带动挡水板滑动挡住排水口,当液面下降时,通过弹簧将挡水板进行复位,使得挡水板与排水口分离,实现正常的排水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贯穿所述浮动管,所述凸楞伸出滑槽且端部固定连接有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浮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浮球,增大浮块的浮力,从而增大浮块对挡水板的作用力,更有效地驱动挡水板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述盖体上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中心排水口,所述中心排水口与所述浮动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中心排水口,经过盖体经过浮块的上表面,沿着浮块的斜面和滑动槽进入到下水道,增大井盖的排水量,且当浮块上升时,能够将中心排水口堵塞,避免雨水倒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通过导流槽进入到排水口与中心排水口中,避免井盖的上表面出现积水,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排水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的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有体积过大的杂物通过中心排水口进入到浮动管中,造成浮动管的堵塞,影响井盖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当井盖内底部的液面上升时,浮块也随之上升,通过浮动组件带动封闭组件将排水口封闭,从而使水无法从出水口溢出至井盖上表面,起到防倒灌的作用,当液面下降时,浮块下降,封闭组件重新将排水口打开,起到正常排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盖体;2、排水口;3、封闭组件;4、浮动组件;5、浮块;6、滑动槽;7、挡水板;8、锥形斜面;9、导向轮;10、凹槽;11、浮动管;12、滑槽;13、凸楞;14、弹簧;15、浮球;16、中心排水口;17、导流槽;18、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倒灌市政井盖,包括盖体1,盖体1表面靠近圆周侧壁处竖直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2,盖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水口2的封闭组件3,盖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驱动封闭组件3的浮动组件4,浮动组件4包括能够随下井道内液面升降的浮块5,当井道内的液面上升时,浮块5也随之上升,通过浮动组件4带动封闭组件3将排水口2封闭,从而使水无法从出水口溢出至井盖上表面,起到防倒灌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封闭组件3包括若干沿径向均匀开设于盖体1底部的滑动槽6,滑动槽6位于排水口2的正下方,滑动槽6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轮9,滑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排水口2的挡水板7,挡水板7的侧壁开设有抵接于导向轮9的凹槽10,挡水板7的朝向盖体1圆心的一端为向下的斜面,浮块5的上端设置有与挡水板7端部斜面相抵接的锥形斜面8,排水口2打开时,浮块5端部的斜面位于浮块5的上方,浮块5上升时通过锥形斜面8推动挡水板7沿着滑动槽6向排水口2移动,从而挡住排水口2。滑动槽6内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槽6靠近盖体1圆周侧壁的侧壁,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水板7的端部,当液面下降时,通过弹簧14将挡水板7进行复位,使得挡水板7与排水口2分离,实现正常的排水工作。

参照图1、图2和图3,浮动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盖体1下表面圆心处呈空心的浮动管11,浮动管11的两个侧壁开设有两个贯穿侧壁的滑槽12,浮块5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有凸楞13,凸楞13卡接于滑槽12内,凸楞13伸出滑槽12且端部固定连接有浮球15,增大浮块5的浮力,从而增大浮块5对挡水板7的作用力,保证能挡水板7能够对弹簧14进行压缩,实现挡水板7的滑动。

参照图1,盖体1上表面的圆心处开设有中心排水口16,中心排水口16与浮动管11连通,雨水经过中心排水口16,经过盖体1经过浮块5的上表面,沿着浮块5的斜面和滑槽12进入到下水道,增大井盖的排水量,且当浮块5上升时,能够将中心排水口16堵塞,避免雨水倒灌。中心排水口16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的筛网18,避免有体积过大的杂物通过中心排水口16进入到浮动管11中,造成浮动管11的堵塞,影响井盖的正常工作。

盖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7,雨水能够通过导流槽17进入到排水口2与中心排水口16中,避免井盖的上表面出现积水,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中心排水口16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的筛网18,避免有体积过大的杂物通过中心排水口16进入到浮动管11中,造成浮动管11的堵塞,影响井盖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井道的液面上升时,浮块5也随之上升,浮块5通过锥形斜面8与挡水板7端部斜面的抵接,带动挡水板7沿着滑动槽6朝向排水口2移动,从而挡住排水口2,同时浮块5挡住中心排水口16,避免井道内的水发生倒灌,当井道内的液面下降时,浮块5下降,重新打开中心排水口16,弹簧14使挡水板7复位,重新打开排水口2,起到正常排水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