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防护结构及河岸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407发布日期:2019-09-29 15:59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河岸防护结构及河岸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岸防护结构及河岸线。



背景技术:

河流两岸的土质比较松软,结构稳定性较差,土质等结构受到水流的冲击,容易流失。对于穿行于城市等人口密集区的河流,提高河流的岸体的稳定和牢固十分重要。一方面避免河岸溃决影响城市规划,另一方面保障人们在河流附近活动的安全性。在一些区域,人们在河流旁边建设广场和跑道等活动场地,河流岸体的稳定是保障这些活动场地的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对河流的岸体进行防护的结构通常对河流附近的生态造成较大干扰,不利于河流周边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岸防护结构及河岸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用于对河流的岸体进行防护的结构所存在的容易对附近的生态造成较大干扰,不利于河流周边整体的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河岸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基板、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基板用于固定于岸边;第一护坡墙的底部和第二护坡墙的底部均连接于基板,第一护坡墙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的顶部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一护坡墙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二护坡墙倾斜,第二护坡墙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一护坡墙倾斜;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之间围成中空腔室;第一护坡墙的墙面上设置有护坡墙孔。

进一步的,第二护坡墙的墙面上设置有护坡墙孔。

进一步的,护坡墙孔与中空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种植槽体,种植槽体连接于第一护坡墙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的顶部;

并且,种植槽体的底部设置有种植槽底孔,种植槽底孔与中空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河岸防护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种植槽体。

进一步的,种植槽体的侧壁设置有种植槽侧孔,种植槽侧孔连通相邻的种植槽体。

进一步的,种植槽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有灯带槽,灯带固定于灯带槽。

进一步的,种植槽体包括靠近第一护坡墙的第一侧壁和靠近第二护坡墙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顶部或者第二侧壁的顶部设有槽体缺口。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种植槽体的槽体缺口,分别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河岸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线包括:河岸基体和上述的河岸防护结构;河岸防护结构中的基板固定于河岸基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及河岸线,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基板、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基板用于固定于岸边;第一护坡墙的底部和第二护坡墙的底部均连接于基板,第一护坡墙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的顶部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一护坡墙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二护坡墙倾斜,第二护坡墙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一护坡墙倾斜;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之间围成中空腔室;第一护坡墙的墙面上设置有护坡墙孔。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设置在河流的岸边,基板固定连接到岸边上,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位于基板的上方,使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分别位于远离河流的一侧和靠近河流的一侧,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具有挡土的作用,阻挡岸边的土质流失到河流中,一方面保护河岸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对河流水质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均倾斜设置,形成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梯形结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整体的稳固性。第一护坡墙和第二护坡墙之间的中空腔室用于填充土壤,可在其中种植树木和草皮等植被,为植被扩大根系提供了空间,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设置于第一护坡墙上的护坡墙孔为蚯蚓和螺蛳等小型动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小型动物可在护坡墙孔中休息和藏匿,便于小型动物在河流周边生存和繁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减少防护结构对两侧生态发展的阻隔,有利于使河岸与河流和离岸的周边区域形成连续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从而使防护结构与周边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体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干扰。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河流的防护结构容易对附近的生态造成较大干扰,不利于河流周边整体的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技术问题。

所述的河岸线与上述的河岸防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河岸防护结构的右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河岸防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基板;11-基板连接孔;21-第一护坡墙;22-第二护坡墙;23-护坡墙孔;24-中空腔室;30-种植槽体;31-种植槽底孔;32-种植槽侧孔;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50-灯带;61-第一基体;62-第二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河岸防护结构。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基板10、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基板10用于固定于岸边;第一护坡墙21的底部和第二护坡墙22的底部均连接于基板10,第一护坡墙21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22的顶部连接到一起,并且,第一护坡墙21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二护坡墙22倾斜,第二护坡墙22从底端至顶端向第一护坡墙21倾斜;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之间围成中空腔室24;第一护坡墙21的墙面上设置有护坡墙孔23。

具体地,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设置在河流的岸边,基板10固定连接到岸边上,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位于基板10的上方,使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分别位于远离河流的一侧和靠近河流的一侧,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具有挡土的作用,阻挡岸边的土质流失到河流中,一方面保护河岸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对河流水质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均倾斜设置,形成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梯形结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整体的稳固性。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之间的中空腔室24用于填充土壤,可在其中种植树木和草皮等植被,为植被扩大根系提供了空间,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设置于第一护坡墙21上的护坡墙孔23为蚯蚓和螺蛳等小型动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小型动物可在护坡墙孔23中休息和藏匿,便于小型动物在河流周边生存和繁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减少防护结构对两侧生态发展的阻隔,有利于使河岸与河流和离岸的周边区域形成连续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从而使防护结构与周边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体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可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上设置有基板连接孔11,基板连接孔11沿竖直方向贯穿基板10。预制完成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在岸边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桩体与基板连接孔11连接,来实现在岸边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护坡墙21设置于靠近河流的一侧,便于河流中的小型动物进入第一护坡墙21中的护坡墙孔23中活动。

进一步的,第二护坡墙22的墙面上设置有护坡墙孔23,使得靠近河流的一侧和远离河流的一侧均具有护坡墙孔23,便于陆地和河流中的小型动物在护坡墙孔23中活动。

进一步,第一护坡墙21的墙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护坡墙孔23,第二护坡墙22的墙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护坡墙孔23。

进一步的,护坡墙孔23与中空腔室24连通,使护坡墙孔23、中空腔室24、河流和远离河流的一侧的生态环境连接为一个整体,便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从河流中进入中空腔室24和岸上区域,以及从岸上区域进入中空腔室24和河流中,为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和迁徙提供了便利,从而促进河岸周边的生态融为一体,有利于生态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河岸结构的稳固。

另外,中空腔室24中生长的植物的根系可通过护坡墙孔23进入到河流和岸体土质,便于扩大根系,根系形成的交错结构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与岸体连接得更加牢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种植槽体30,种植槽体30连接于第一护坡墙21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22的顶部;并且,种植槽体30的底部设置有种植槽底孔31,种植槽底孔31与中空腔室24连通。

具体地,种植槽体30的底部与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连接,将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连接到一起,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种植槽体30通过砖块堆砌的方式,在第一护坡墙21的顶部和第二护坡墙22的顶部施工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种植槽体30采用预制浇筑的方式制作,并且使用混凝土连接固定到第一护坡墙21和第二护坡墙22的顶部。

种植槽体30的顶部具有开口,在种植槽体30中铺设土壤,树木和草皮种植在种植槽体30;树木和草皮的根系可通过种植槽底孔31向中空腔室24中延伸。通过种植槽体30,便于为植被的早期生长提供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对种植槽体30中的土壤和含水量等进行调控养护,减少了养护的范围,从而缩减了对于植被的早期生长进行养护的工作量。种植槽体30可承载雨水等降水,并且雨水可通过种植槽底孔31渗透到中空腔室24中,避免积水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河岸防护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种植槽体30。

具体地,多个种植槽体30依次分布,便于在各个种植槽体30种植植物,以及对各个种植槽体30进行养护。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和图3,种植槽体30的侧壁设置有种植槽侧孔32,种植槽侧孔32连通相邻的种植槽体30,便于水分在种植槽体30之间流动,并且微生物可通过种植槽侧孔32,有利于各个种植槽体30的生态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种植槽体30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有灯带槽,灯带50固定于灯带槽。

具体地,灯带槽在种植槽体30的内壁和外壁上延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防护结构设置于岸边时,灯带槽沿水平方向设置。灯带50起到装饰作用,当位于河流边的广场等区域,可以美化环境,活跃气氛,还能起到提示河岸位置的作用。

进一步的,种植槽体30包括靠近第一护坡墙21的第一侧壁41和靠近第二护坡墙22的第二侧壁42,第一侧壁41的顶部或者第二侧壁42的顶部设有槽体缺口。相邻两个种植槽体30的槽体缺口,分别位于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

具体地,槽体缺口在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上交替分布。一条灯带槽在第一侧壁41的内壁上和第二侧壁42的外壁上延伸,另一条灯带槽在第一侧壁41的外壁上和第二侧壁42的内壁上延伸,丰富了灯光效果。通过槽体缺口,实现灯带槽以弯折的形状延伸,从而增加了灯带50形状的变化,有利于展示多样化的灯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河岸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岸线包括:河岸基体和上述的河岸防护结构;河岸防护结构中的基板10固定于河岸基体。

具体地,请参照图5,河岸基体包括第一基体61和第二基体62,第一基体61和第二基体62分别位于河岸防护结构的两侧,河岸防护结构设于第二基体62的顶面,通过混凝土桩体与基板10连接孔连接,来使河岸防护结构与第二基体62之间固定。基板10靠近第一基体61的一侧的顶面设置有压紧块,压紧块使用混凝土制成,并与第一基体61连接,使河岸防护结构的位置更加稳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这些修改、替换或者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