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902发布日期:2019-11-15 21:5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漂浮式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漂浮式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河床或池塘底部长时间便会积累有淤泥,大量淤泥沉淀后,会造成河道堵塞,河床或池塘底部升高,水位上升,生态环境破坏,所以,需要定期清理河道河床或池塘底部的淤泥,传统的清淤方式比较笨重,不灵活,潜水淤泥泵或绞吸头直接沉入河床或池塘底部,容易造成河床或池塘底部割裂,而大型挖掘设备更容易造成河床或池塘底部的硬泥层破坏,底部黑臭泥会被翻转出来,对水质造成污染,潜水淤泥泵或绞吸头在水底移动不方便,容易钩挂在河床或池塘底部,打捞麻烦,清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操作简单、移动灵活、清淤范围大、省时省力的漂浮式清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漂浮式清淤装置,包括船体、两个空心浮球、两个淤泥泵、一个淤泥箱和两套浮力调节机构,两个空心浮球分别通过锁链连接在船体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淤泥泵分别设置在两个空心浮球的底部,两个淤泥泵分别与淤泥箱通过淤泥软管连接,淤泥箱设置在船体内,两套浮力调节机构分别与两个空心浮球连接。

淤泥箱内设有过滤平板,过滤平板上开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滤孔,过滤平板的上表面铺设有过滤布,淤泥箱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口伸到船体外部。

两套浮力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左侧浮力调节机构包括一个注水泵、一个放水泵、一根注水软管、一根放水软管和一根气压平衡软管,注水泵通过注水软管与左侧空心浮球连接,放水泵通过放水软管与左侧空心浮球连接,左侧空心浮球的顶部通过气压平衡软管与大气连通。

注水软管连接在空心浮球的上侧部,放水软管连接在空心浮球的下侧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空心浮球能够通过注水泵和放水泵调节自由浮力大小,两个淤泥泵分别与两个空心浮球固定连接,从而两个空心浮球承载两个淤泥泵上浮或下沉,船体在河道或池塘中移动空间大,方便灵活,使得两个淤泥泵的清淤作业更加灵活自由,两个淤泥泵对称设置在船体两侧,保证船体平衡,两个淤泥泵分别通过淤泥软管与淤泥箱连接,若需要清淤作业时,启动两个注水泵,两个注水泵分别通过注水软管向两个空心浮球中注满水,从而两个空心浮球的浮力减小,两个空心浮球和两个淤泥泵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河床或池塘底部,锁链此时处于松弛状态,两个注水泵停止,启动两个淤泥泵,两个淤泥泵抽吸淤泥,将淤泥和一部分水抽进淤泥箱中,淤泥落在淤泥箱中的过滤平板上表面,淤泥中掺杂的水及抽吸进来的一部分水均渗透过滤布后,从过滤平板的滤孔向下流入淤泥箱内底部,然后水又经排水管从船体排出流入河道或池塘中,在不同深度的河道或池塘内进行清淤作业时,在船体沿直线行进过程中(行进速度很慢,根据淤泥抽取情况来设定,比如5米/分钟),由于空心浮球和淤泥泵收到水的阻力,锁链处于向后倾斜的张紧状态(如图4所示),通过调节锁链的长度以及空心浮球的注水量来使淤泥泵始终保持沉到河床或池塘底部的状态,锁链在张紧状态时,淤泥软管、注水软管、放水软管均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可使淤泥软管、注水软管和放水软管避免受力而漏水,船体沿直线往复行进,以便把船体行进的区域清淤彻底,清淤完成后,两个淤泥泵停止;若需要移动到其它区域进行清淤,则启动两个放水泵,两个放水泵分别通过放水软管将两个空心浮球中水排出至河道或池塘中,使两个空心浮球的浮力增大,两个空心浮球带动两个淤泥泵上浮至水面,两个放水泵停止,两个空心浮球和两个淤泥泵在在张紧状态下的锁链带动下随船体移动,避免淤泥泵在河床或池塘底部发生钩挂,省时省力。

气压平衡软管能够使两个空心浮球内部始终与大气之间保持气压平衡,保证顺利对两个空心浮球注水或放水。

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清淤装置具有设计科学、操作简单、移动灵活、清淤范围大、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淤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船体行进清淤作业时锁链向后倾斜张紧状态参考图。

图中:1.船体;2.空心浮球;3.淤泥泵;4.淤泥箱;5.锁链;6.淤泥软管;7.过滤平板;8.滤孔;9.过滤布;10.排水管;11.注水泵;12.放水泵;13.注水软管;14.放水软管;15.气压平衡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漂浮式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两个空心浮球2、两个淤泥泵3、一个淤泥箱4和两套浮力调节机构,两个空心浮球2分别通过锁链5连接在船体1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淤泥泵3分别设置在两个空心浮球2的底部,两个淤泥泵3分别与淤泥箱4通过淤泥软管6连接,淤泥箱4设置在船体1内,两套浮力调节机构分别与两个空心浮球2连接。

淤泥箱4内设有过滤平板7,过滤平板7上开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滤孔8,过滤平板7的上表面铺设有过滤布9,淤泥箱4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出口伸到船体1外部。

两套浮力调节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左侧浮力调节机构包括一个注水泵11、一个放水泵12、一根注水软管13、一根放水软管14和一根气压平衡软管15,注水泵11通过注水软管13与左侧空心浮球2连接,放水泵12通过放水软管14与左侧空心浮球2连接,左侧空心浮球2的顶部通过气压平衡软管15与大气连通。

注水软管13连接在空心浮球2的上侧部,放水软管14连接在空心浮球2的下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空心浮球2能够通过注水泵11和放水泵12调节自由浮力大小,两个淤泥泵3分别与两个空心浮球2固定连接,从而两个空心浮球2承载两个淤泥泵3上浮或下沉,船体1在河道或池塘中移动空间大,方便灵活,使得两个淤泥泵3的清淤作业更加灵活自由,两个淤泥泵3对称设置在船体1两侧,保证船体1平衡,两个淤泥泵3分别通过淤泥软管6与淤泥箱4连接,若需要清淤作业时,启动两个注水泵11,两个注水泵11分别通过注水软管13向两个空心浮球2中注满水,从而两个空心浮球2的浮力减小,两个空心浮球2和两个淤泥泵3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河床或池塘底部,锁链5此时处于松弛状态,两个注水泵11停止,启动两个淤泥泵3,两个淤泥泵3抽吸淤泥,将淤泥和一部分水抽进淤泥箱4中,淤泥落在淤泥箱4中的过滤平板7上表面,淤泥中掺杂的水及抽吸进来的一部分水均渗透过滤布9后,从过滤平板7的滤孔8向下流入淤泥箱4内底部,然后水又经排水管10从船体1排出流入河道或池塘中,在不同深度的河道或池塘内进行清淤作业时,在船体1沿直线行进过程中(行进速度很慢,根据淤泥抽取情况来设定,比如5米/分钟),由于空心浮球2和淤泥泵3收到水的阻力,锁链5处于向后倾斜的张紧状态(如图4所示),通过调节锁链5的长度以及空心浮球2的注水量来使淤泥泵3始终保持沉到河床或池塘底部的状态,锁链5在张紧状态时,淤泥软管6、注水软管13、放水软管14均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可使淤泥软管6、注水软管13和放水软管14避免受力而漏水,船体1沿直线往复行进,以便把船体1行进的区域清淤彻底,清淤完成后,两个淤泥泵3停止;若需要移动到其它区域进行清淤,则启动两个放水泵12,两个放水泵12分别通过放水软管14将两个空心浮球2中水排出至河道或池塘中,使两个空心浮球2的浮力增大,两个空心浮球2带动两个淤泥泵3上浮至水面,两个放水泵12停止,两个空心浮球2和两个淤泥泵3在张紧状态下的锁链5带动下随船体1移动,避免淤泥泵3在河床或池塘底部发生钩挂,省时省力。

气压平衡软管15能够使两个空心浮球2内部始终与大气之间保持气压平衡,保证顺利对两个空心浮球2注水或放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船体1内还可以设置为淤泥泵3、注水泵11和放水泵12供电的蓄电池,或者淤泥泵3、注水泵11和放水泵12的动力通过船体1的动力驱动装置(此为现有常规技术)提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