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025发布日期:2019-11-27 18:4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地会出现大量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且土壤污染较高的地表结构,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一方面易引发塌方、滑坡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也易造成扬尘、地下水污染等环境污染,对于中国这样的少地国家来说,土地闲置即是浪费;

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种植绿化方式对矿山地表进行治理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山地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但这种治理方式往往劳动强度大、建设及日常维护成本高,同时植被体系建立周期漫长、植被成活率低等缺点,因此难以有效满足矿山生态的修复治理工作的需要。

植物纤维毯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以秸秆等天然纤维为基底,连同优质草籽、营养剂、专用纸、定型网等多种材料(视用途而定),在大型生产流水线上一次加工完成。

将植物纤维毯铺敷于地表,可抗水蚀、风蚀、固化地表、防治水土流失、储存地表水分,因此广泛应用于沙质土、山坡、河道、矿区复垦、铁路、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园林以及飞机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屋顶花园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量大、植被成活率低、建设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若干个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的修复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承载基体和敷设在所述承载基体表面上的植物纤维毯,所述承载基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钎杆;所述承载基体的材质均为可降解材料;所述承载基体表面上还设有排水沟和若干个通孔;所述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泵、与所述泵的出水端连接的给水管和安装在所述给水管上的喷头;所述喷头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修复组件的铺设区域。

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毯通过弹性压板固定在所述承载基体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基体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植物纤维毯相适配的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钎杆的底部设有棘爪。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纤维毯包括围边,所述围边上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排水沟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植物纤维毯的设置,使得植物能够在前期脱离污染地表生长,提高植物成活率、降低植物养护成本;承载基体的设置,使得植物纤维毯既能够通过固定钎杆固定在矿山地表,使其不发生滑动,同时还能够提高地表土壤的稳定性;承载基体上排水沟的设置,使得过量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防止植物纤维毯被水浸泡、腐烂;承载基体上通孔的设置,使得生根的植物的根系能够通过通孔顺利的扎根在矿山土壤内,达到植物与矿山土壤结合的最终目的;可降解材料的承载基体的设置,使得本修复系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更小,设备再回收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修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修复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修复组件、11-承载基体、12-植物纤维毯、121-围边、122-提手、13-固定孔、14-固定钎杆、15-排水沟、16-通孔、17-弹性压板、18-棘爪、2-蓄水池、3-泵、4-给水管、5-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若干个通过榫卯结构(图中未示出)连接的修复组件1,修复组件1包括承载基体11和敷设在承载基体11表面上的植物纤维毯12,承载基体11上设有固定孔13,固定孔13内设有固定钎杆14;承载基体11的材质均为可降解材料;承载基体11表面上还设有排水沟15和若干个通孔16;给水系统包括蓄水池2、泵3、与泵3的出水端连接的给水管4和安装在给水管4上的喷头5;其中喷头5有若干个,若干个喷头5均匀分布在修复组件1的铺设区域。

植物纤维毯12通过弹性压板17固定在承载基体11上。

为了更进一步的使植物纤维毯12的安装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承载基体11表面上设有与植物纤维毯12相适配的容置槽。

为了提高修复组件1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固定钎杆14的底部设有棘爪18。

为了使植物纤维毯12的安装拿取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植物纤维毯12包括围边121,围边121上设有用于提拿的提手122。

为了提高修复组件1的排水效果,本实施例中,承载基体11表面上的排水沟15有若干个,若干个排水沟15交错设置(图中未示出),例如纵横交错,使得无论承载基体11如何布置,总有排水沟15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近,使排水能够顺利进行。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