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2947发布日期:2019-10-28 21:4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后浇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底板和外墙相应位置留设后浇带。然而在某些城市施工时,由于当地地下水资源特别丰富,地下室底板结构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当基坑超深(超过10m)时,地下水压更大,因此需要进行持续的降水,否则容易导致底板后浇带结构内的钢筋和止水钢板被水浸泡而生锈,并且施工时底板后浇带内钢筋易受建渣污染,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困难,且清理不彻底,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引发开裂和漏水等质量问题,造成工期延误,施工造价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底板后浇带结构容易受地下水和建渣等的污染和破坏,并且清理困难,最终影响浇筑质量,引发开裂和漏水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包含设于基槽内的待浇筑区域,所述待浇筑区域两侧为已浇筑底板,所述待浇筑区域和已浇筑底板设于混凝土垫层上,所述待浇筑区域底面和已浇筑底板底面均设有防水结构,所述待浇筑区域内设有至少两个集水坑,所述集水坑的底面低于所述待浇筑区域的底面,所述待浇筑区域的底面设有朝向集水坑的坡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通过设置集水坑,将积水排入集水坑中,通过抽水机将集水坑中的水抽出,有效保证后浇带的干燥,集水坑直接设置在底板后浇带内,无需单独开挖集水坑,仅需基槽局部增加挖深,有利于现场布置,节省空间,减少挖土量,后浇带底面设有坡面,坡面坡向集水坑,能够使水流自动流入集水坑,保证后浇带内的干燥,避免预留的钢筋和钢板受到浸泡,防止受到建渣的破坏,有效节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清理,减少对后浇带内的钢筋的破坏,有利于提高后期浇筑质量和成型质量,降低漏水和开裂几率。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集水坑相距10m-20m。

进一步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集水坑分别位于所述待浇筑区域的两个端部。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外墙后浇带区域充分利用集水坑,便于将外墙后浇带内的建渣、水、泥沙等排入集水坑中,从而保持干燥,提高浇筑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集水坑的底面比待浇筑区域的底面低500-600mm。

优选的,所述坡度为5‰-10‰。

所述待浇筑区域的底面采用5‰-10‰分别坡向两边的两个集水坑。

优选的,所述防水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含保护层、附加防水层和防水层。

优选的,还包含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设于待浇筑区域和已浇筑底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止水钢板的弯折面朝向迎水面。

优选的,所述集水坑的宽度等于所述待浇筑区域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集水坑上方的钢筋断开。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即将集水坑上方的钢筋截断,仅留有钢筋接头,方便将垃圾等排入集水坑以及后期对集水坑的清理,后期在采用素混凝土回填集水坑,再将上部钢筋焊接,不仅更方便,还不会增加钢筋用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无需单独开挖集水坑,仅需局部增加挖深,有利于现场布置,节省空间,减少挖土量,保证后浇带内的干燥,避免预留的钢筋和钢板受到浸泡,防止受到建渣的破坏,有效节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清理,减少对后浇带内的钢筋的破坏,利于提高后期浇筑质量和成型质量,降低漏水和开裂几率。

2、有利于外墙后浇带区域充分利用集水坑,便于将外墙后浇带内的建渣、水、泥沙等排入集水坑中,从而保持干燥,提高浇筑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1-待浇筑区域,2-已浇筑底板,3-混凝土垫层,4-集水坑,5-附加防水层,6-防水层,7-止水钢板,8-外墙,9-外墙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如图1-3所示,包含设于基槽内的待浇筑区域1,所述待浇筑区域1内设有至少两个方形的集水坑4,所述待浇筑区域1两侧为已浇筑底板2,所述待浇筑区域1和已浇筑底板2设于混凝土垫层3上,所述待浇筑区域1底面和已浇筑底板2底面均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含保护层、附加防水层5和防水层6,所述附加防水层5、防水层6均可采用现有材料,如防水卷材,所述附加防水层5设于待浇筑区域1和集水坑4的底面,两边伸出基槽各300mm,还设有止水钢板7,所述止水钢板7设于待浇筑区域1和已浇筑底板2之间,即所述止水钢板7一端预埋在已浇筑底板2中,所述止水钢板7的弯折面朝向迎水面。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集水坑4相距10m-20m,其中两个所述集水坑4分别位于所述待浇筑区域1的两个端部,即位于待浇筑区域1与外墙后浇带9的交界处,所述外墙后浇带9位于左右两侧已浇筑的外墙8之间,有利于外墙后浇带9充分利用集水坑,便于将外墙后浇带9内的建渣、水、泥沙等排入集水坑中,从而保持外墙后浇带9干燥,提高外墙浇筑成型质量,所述集水坑4的宽度等于所述待浇筑区域1的宽度,所述集水坑4上方的钢筋断开,即将集水坑4上方的钢筋截断,方便将垃圾等排入集水坑4以及后期对集水坑4的清理,后期在集水坑采用素混凝土回填时,再将上部钢筋焊接,不仅更方便,还不会增加钢筋用量。所述集水坑4的底面低于所述待浇筑区域1的底面,优选的,所述集水坑4的底面比待浇筑区域1的底面低500-600mm,所述待浇筑区域1的底面设有朝向集水坑4的坡度,所述坡度为5‰-10‰,如图1中,所述待浇筑区域1的底面采用5‰-10‰分别坡向两边的两个集水坑4,并且在所述集水坑4的四周设置防护栏杆,所述集水坑4中的水通过抽水机抽出。

在后浇带满足封闭的时间要求后,对待浇筑区域1进行清理,将垃圾、杂物用高压水枪冲洗进两端的集水坑4内,然后将集水坑4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后期在采用素混凝土回填集水坑4,再将上部钢筋焊接,不仅更方便,还不会增加钢筋用量。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结构,通过设置集水坑4,将积水排入集水坑4中,通过抽水机将集水坑4中的水抽出,有效保证后浇带的干燥,直接将集水坑4设置在底板后浇带内,无需单独开挖集水坑4,仅需局部增加挖深,有利于现场布置,节省空间,减少挖土量,后浇带底面设有坡面,坡面坡向集水坑4,能够使水流自动流入集水坑4,保证后浇带内的干燥,避免预留的钢筋和钢板受到浸泡,防止受到建渣的破坏,有效节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清理,减少对后浇带内的钢筋的破坏,有利于提高后期浇筑质量和成型质量,降低漏水和开裂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