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4510发布日期:2020-02-11 09:2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考虑到扩大使用空间和稳定建筑基础等方面需要,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修建了地下室。地下室由顶板、底板、侧墙等组成。

在现有技术中,地下室的外墙深埋在地下,易长期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进入到外墙内的水会逐渐破坏外墙结构形成微裂缝,当这些微裂缝在水压作用下形成贯通外墙的渗水通道时,地下室便会发生渗漏,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潮防水问题是地下室设计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外墙、内饰层,还包括防水层,所述外墙与内饰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布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当外界水渗透到外墙内形成裂缝并与防水层接触时,防水层能够顺着裂缝渗透并填充裂缝,并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结晶体与外墙的内部结构结合成封闭式的整体,堵截外界水继续向内饰层一侧的渗透。

优选的,所述外墙朝向防水层上设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内饰层远离外墙的侧面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凹槽连通,所述防水层朝向外墙的一侧设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内可预埋电路管道,避免后续铺设电路时要对墙体施工而破坏防水层结构,并且使用防水层填充在预埋管道和凹槽内壁之间,降低水顺着管道外壁进入地下室内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有两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在涂布防水层时防水层能够充分覆盖外墙,提高防水能力,且单层防水层的厚度相对较小,不容易出现开裂。

优选的,两层防水层之间设有网格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网格布能够增强整个墙体的结构强度,并且使两层防水层之间能够更好的连接,降低防水层出现脱落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和内饰层之间设有防潮防霉层,所述防潮防霉层为乳胶漆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无法被阳光照射,室内容易潮湿,而防潮防霉层能够阻挡室内的水汽向外墙一侧的渗透,并且在防潮防霉层朝向内饰层的侧面不会附着潮气,从而降低对内饰层与防潮防霉层连接稳定性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朝向防潮防霉层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匀分布在防水层的侧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能够增大防水层和防潮防霉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防潮防霉层能够更加稳定地连接在防水层上。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不均,防水层靠近侧边的厚度大于靠近中心一侧的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对地下室墙壁与顶板、底板之间以及相邻墙壁之间的防水层厚度,从而增强对这些容易出现渗漏位置的防水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水层,降低外界水渗透到地下室内部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提高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障各层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外墙;11、凹槽;2、防水层;21、凸条;22、凸起;3、防潮防霉层;4、内饰层;41、通槽;5、网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墙1、内饰层4,从外墙1到内饰层4之间依次设有防水层2、防潮防霉层3。

外墙1为混凝土墙体,主要承受楼梯的重力以及阻挡外界泥土,外墙1朝向地下室内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呈竖直方向设置且朝上的一端向地下室顶板一侧延伸,凹槽11内设有用于电线通过的管道,该管道为l型,管道的一端处在凹槽11内,管道的另一端垂直于外墙1侧壁并向地下室内部延伸。

防水层2有两层,靠近外墙1的防水层2为外层的防水层2,外层的防水层2由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布在外墙1表面形成,且该防水层2填充在凹槽11内并形成将管道包裹住的凸条21,防水层2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当外界水渗透到外墙1内形成裂缝并与防水层2接触时,防水层2能够顺着裂缝渗透并填充裂缝,并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结晶体与外墙1的内部结构结合成封闭式的整体,堵截外界水继续向内饰层4一侧的渗透。外层的防水层2的厚度不一,该防水层2侧边的厚度大于中心位置的厚度,防水层2较厚的侧边能对墙体的连接位置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远离外墙1的防水层2为内层的防水层2,内层的防水层2由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布在外层的防水层2侧壁形成,内层的防水层2将外层的防水层2填平,内层的防水层2朝向防潮防霉层3的侧面上通过拉毛工艺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22,两个防水层2之间设有网格布5,网格布5有多个,多个网格布5均匀排列的防水层2相对的侧面上,相邻网格布5之间存在重叠部分。

防潮防霉层3为弹性乳胶漆层,防潮防霉层3涂布在防水层2的凸起22所在的侧壁上,弹性乳胶漆具有优异的防水功能,防止水渗透墙壁,从而保护墙壁,并具抗菌功能。

内饰层4为陶瓷层,由陶瓷胶粘在防潮防霉层3表面形成,陶瓷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能,与防潮防霉层3配合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潮能力,内饰层4上设有通槽41,管道朝向地下室内部的一端处在通槽41内,通槽41槽口处在内饰层4朝向地下室内部的侧壁上,通槽41远离槽口的一端沿管道依次贯穿内饰层4、防潮防霉层3、防水层2并与凹槽11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