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1959发布日期:2020-01-24 11:0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pp模块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的城市缺水,导致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雨水资源大量流失、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加大。

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三分之一符合卫生标准,全国7大水系有一半以上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条河流中有大部分被污染。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雨水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水源。

目前人们已经建立了很多大型的雨水收集站,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经过多步净化,得到能够被人类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但是,一些大型的雨水收集和净化再利用站多设置在距离城市较远位置,且建设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真正被利用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还是很少,为解决这类问题,人们发明了pp雨水收集模块,利用pp雨水收集模块在地面下不远的地方制造一个人工的蓄水池,将雨水暂时收集在此,并通过沉淀等对雨水进行净化,得到净化后的雨水,此雨水能够被应用在非人类直接接触领域,如灌溉、冲洗等等,且pp雨水收集模块能够被循环利用,其建设的雨水收集系统能够被快速清理或再生。

现有技术中,pp雨水收集模块形状和结构均多式多样,但是其均有耗材多,pp雨水收集模块本身占据雨水收集空间大的问题,使得能够容纳的雨水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自身采用的制造材料少,占据雨水空间小,雨水收集渗漏块,能够容纳的沉砂多,收集雨水量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所述pp雨水收集模块呈正六面体状,其包括四块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的正方形外模框板,四块外摸框板首尾两两首尾相接围成一柱状框体,所述柱状框体内设置一大内模板,所述大内模板平行设置于两相对的外摸框板中间位置,大内模板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两小内模板,所述小内模板分别设置在距离大内模板端部四分之一位置处,所述柱状框体未设置外模框板的一侧面上盖有一盖板。

优选的,所述外模框板一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榫,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于连接榫远离的端面相连的侧面上,外模框板上与连接榫相邻的两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连接销一和连接孔一。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连接销一和连接孔一分别相适应的连接孔二和连接销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将一个个单独的雨水收集模块拼合好后,将盖板盖于柱状框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上,然后将雨水收集模块直立,将盖板盖于框体上部,然后将上一层雨水收集模块预放在盖板上,并注意此时上一层雨水收集模块放置状态与下一层雨水收集模块状态一致,然后将预放置的上一层雨水收集模块水平旋转90度后再安装在盖板上,依次类推安装上一层雨水收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本pp雨水收集模块的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了pp材料的使用,节省了耗材,节省了pp雨水收集模块生产成本;同时本结构的pp雨水收集模块及其上下层呈水平90度状态的安装方式,有效的弥补了其结构上交单薄的问题,避免了pp雨水收集模块是安装和使用中出现垮塌的问题;本pp雨水收集模块自身占据的空间容积小,能够为雨水收集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便于雨水的快速渗漏和泥砂的沉积,便于地表上雨水的快速干燥,便于雨水快速澄清和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p雨水收集模块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p雨水收集模块水平旋转90度后的俯视图,

图3为外模框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下层pp雨水收集模块安装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pp雨水收集模块呈正六面体状,其包括四块形状和面积均相同的正方形外模框板2,四块外摸框板2首尾两两首尾相接围成一柱状框体,状框体内设置一大内模板5,大内模板5平行设置于两相对的外摸框板2中间位置,大内模板5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两小内模板1,小内模板1分别设置在距离大内模板5端部四分之一位置处,柱状框体未设置外模框板2的一侧面上盖有一盖板12,外模框板2一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榫7,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槽3,连接槽3设置于连接榫7远离的端面相连的侧面9上,外模框板2上与连接榫7相邻的两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连接销一6和连接孔一4,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与连接销一6和连接孔一4分别相适应的连接孔二11和连接销二10。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四块外摸框板2首尾两两首尾相接围成一柱状框体,状框体内设置一大内模板5,大内模板5平行设置于两相对的外摸框板2中间位置,大内模板5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两小内模板1,小内模板1分别设置在距离大内模板5端部四分之一位置处,小内模板1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和安装榫,大内模板5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外摸框板2设置有连接槽3的侧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大内模板5、小内模板1和外摸框板2之间均是通过设置的安装槽和安装榫连接安装,安装和拆卸方便快速,不必要借助工具。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拼合的pp雨水收集模块,四块外摸框板2首尾两两首尾相接围成一柱状框体,状框体内设置一大内模板5,大内模板5平行设置于两相对的外摸框板2中间位置,大内模板5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两小内模板1,小内模板1分别设置在距离大内模板5端部四分之一位置处,这种结构的设计,减少了柱状框体内连接板的使用,同时仅仅在柱状框体未设置外模框板2的一侧面上盖有一盖板12,即上下相邻的两层柱状框体共用一块盖板,减少了盖板的使用,从整体上,本pp雨水收集模块节省了制造耗材,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pp雨水收集模块的体积,即降低了雨水收集系统中雨水收集池内pp雨水收集模块占据的容积,即增加了水的容纳量,同时pp雨水收集模块内连接板设置得到比较稀疏,避免地上雨水的快速渗漏,避免出现长时间积水;同时本pp雨水收集模块需要拼合出较少,简化安装,降低安装人工耗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