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429发布日期:2020-05-26 18:3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



背景技术:

河道等水体的水面漂浮物,一般是漂浮垃圾;这些漂浮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其中,生活垃圾是河道水面漂浮垃圾中的第一大部分,尤其是河道位于居民区附近时,生活垃圾更为严重。工业垃圾也是河道漂浮垃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河道周围工厂向河道偷偷排放污水脏水为主,工业垃圾导致了河面上漂浮着黑水脏水,造成了河道的“黑臭”。除了上述所讲的两种污染河道的垃圾来源,根据河道所在地有着当地特色的经济农作物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植物漂浮垃圾现象。

目前,针对水面漂浮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打捞船进行清除。打捞船工作时,打捞人员站在船上,用打捞工具进行打捞;这种打捞方式,不仅打捞效率低,而且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包括:浮体、太阳能发电系统、连接支架、外筒、内筒、垃圾收集袋、压盖、吸气管、潜水抽吸泵;

所述浮体通过连接支架与外筒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所述浮体上;所述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安装于浮体内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内筒置于外筒内,且外筒和内筒通过压盖连接固定,以使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垃圾收集袋安装于内筒内,垃圾收集袋顶部设置有提手;

所述潜水抽吸泵位于所述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底部,且所述潜水抽吸泵的吸水口位于内筒内,所述潜水抽吸泵的排水口位于外筒外;所述潜水抽吸泵的吸气口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

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潜水抽吸泵的吸气口相连;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外筒之外;

所述潜水抽吸泵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配重体,所述配重体固定于垃圾收集袋底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体由玻璃钢或碳纤维模具成型,或者采用铝制或钢制板材焊接而成;所述浮体具有中空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锂电池其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选择多晶硅、单晶硅、非晶硅电池板中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电池片采用柔性发电板形式,且太阳能发电板倾斜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材质分别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或玻璃钢材质中一种,优选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体设置有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固定于水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收集袋具有网孔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孔的孔径为2-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位于水体中时,所述内筒顶端低于水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当其位于水体中进行打捞水面漂浮物时,其潜水抽吸泵不断运行引起水体上下循环,并制造水面旋涡,带动周围垃圾向内筒聚集,最终进入垃圾收集袋中,完成水面漂浮物的打捞工作;与水工打捞相比,打捞效率高,而且人力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浮体1、太阳能发电系统2、连接支架3、外筒4、内筒5、垃圾收集袋6、压盖8、吸气管10、潜水抽吸泵11;

所述浮体1通过连接支架3与外筒4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1、蓄电池22及充放电控制器2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1固定于所述浮体1上;所述蓄电池22及充放电控制器23安装于浮体1内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3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21及蓄电池22电连接;

所述内筒5置于外筒4内,且外筒4和内筒5通过压盖8密封固定,以使内筒5与外筒4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垃圾收集袋6安装于内筒5内,垃圾收集袋6顶部设置有提手7;

所述潜水抽吸泵11位于所述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的底部,且所述潜水抽吸泵11的吸水口位于内筒5内,所述潜水抽吸泵11的排水口位于外筒4外;所述潜水抽吸泵11的吸气口位于内筒5和外筒4之间;

所述吸气管10的一端与潜水抽吸泵11的吸气口相连;所述吸气管10的另一端位于外筒4之外;

所述潜水抽吸泵11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3与蓄电池22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来打捞水平漂浮物时,将其置于待打捞的水体中,漂浮体1漂浮于水面上;潜水抽吸泵11的排水口浸没于水中,吸气管10位于外筒4之外的另一端位于水面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浮体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示例性地,可以为2-6个;较佳地,浮体可以对称设置,以保证当设备位于水中时的平衡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浮体1由玻璃钢或碳纤维模具成型,或者采用铝制或钢制板材焊接而成;所述浮体1具有中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浮体1设置有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固定于水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还包括配重体9,所述配重体固定于垃圾收集袋底部,用于保证垃圾收集袋6处于竖直状态。具体实施过程中,配重体可以是环状配重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蓄电池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3个,4个等,各蓄电池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相互连接,用于向潜水抽吸泵11供电。

本文中,所说的“电连接”可以理解为通过电线或电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充放电控制器23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21及蓄电池22电连接,也即太阳能电池板21通过充放电控制器23与蓄电池22连接;潜水抽吸泵11通过充放电控制器23与蓄电池22连接;充放电控制器23一方面用于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并防止过充电,另一方面控制蓄电池的放电程度,防止过放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蓄电池22可以为铅酸蓄电池、锂电池其中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1选择多晶硅、单晶硅、非晶硅电池板中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21上的电池片可采用柔性发电板形式,其弱光发电效率高;且太阳能发电板倾斜对称布置,保证重量平衡及受光面积,而且造型美观。太阳能电池板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认,示例性地,可以为2-6个;较佳地,与浮体1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21、蓄电池22、充放电控制器23均为本领域的常用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地,可以采用东莞市拓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铅酸蓄电池,型号为fm127;以及浙江格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板,型号为:gpm285w。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筒4和内筒5的材质可以分别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玻璃钢材质中一种,优选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筒4和内筒5可以同心设置,以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捞设备,其外筒4和内筒5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当打捞设备位于水中时,该密闭空间可以提供一定的浮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收集袋6的材质为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材质中的一种;较佳地,所述垃圾收集袋6具有网孔结构。网孔大小可根据漂浮物的大小、数量等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孔的孔径为2-5mm,例如2mm、3mm等。垃圾收集袋6采用网孔结构,可以防止潜水抽吸泵11缠绕垃圾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筒5顶部为敞口结构,垃圾收集袋6可以从其上方的口,固定于内筒5内部,较佳地,垃圾收集袋6贴附于内筒5的内壁设置。

当本实用新型的打捞设备位于水中时,内筒5顶端低于水面,水从内筒5上方的敞口进入到内筒5内的垃圾收集袋6中;垃圾被截留在垃圾收集袋6内,水可以穿过垃圾收集袋6的网孔,再由潜水抽吸泵11排出内筒5及设备外。

可以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综合考虑、计算打捞设备的重力及浮力,并基于此来制备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捞设备,从而使得打捞设备位于水中时,内筒5顶端可以低于水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工作:将水面漂浮物打捞设备投放于待治理水域中,通过接通太阳能发电系统2,为蓄电池22充电,蓄电池22向潜水抽吸泵11供电,潜水抽吸泵11运行引起水体上下循环,并制造水面旋涡,带动周围垃圾向内筒5聚集,从内筒5上方进入内筒5内的垃圾收集袋6中。同时,潜水抽吸泵11在运行时,通过吸气管10不断吸入空气,并传入周边水体,逐步增加水体溶氧水平,保持水质,并通过水体循环,促进了水体的上下层的交换,利于水体健康。待垃圾收集满后,通过提手7可将垃圾收集袋6提出,并运送制定地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