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976发布日期:2019-12-20 20:58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井支护模板,特别涉及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工程设计地下室都会有集水井和电梯坑。步梯底坑、扶梯底坑有集水坑,室外安装阀门井室,电缆井等均有集水坑。

在实际施工当中,地下室集水井、电梯坑模板施工频繁出现模板浮起,给后续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它可以根据集水井开口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模板与集水井开口接触部位能有效结合,不易在使用中出现模板浮起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包括四块胶合板、四个龙骨、四个角钢以及两个支撑件,四块胶合板围合形成矩形框,四个角钢以其内角分别贴靠在矩形框外部的四个角上,四个龙骨分别设置在四块胶合板的内侧,两个支撑件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支撑件以两端分别抵接于相对的两个胶合板上,支撑件包括两个垫板、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垫板上的两个连接杆、分别套设且固定于两个连接杆上的两个扣盖、分别固定于两个扣盖上的两个螺纹杆以及与两个螺纹杆螺纹连接的一个螺纹套筒,连接杆、扣盖以及螺纹杆同轴线设置,两个螺纹杆配合螺纹套筒的一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四个角钢分别贴靠到集水井开口的四个角上,然后将四块胶合板支撑在集水井井口的四个侧壁上,将垫板抵接在龙骨上,然后拧动螺纹套筒,使得垫板向外挤压龙骨,使得龙骨推动胶合板紧密贴靠在集水井井口的四个侧壁上。相比现有技术,四个角钢能限制胶合板的偏移,使得四块胶合板能形成规整的矩形;同时两个支撑件可以使得胶合板可靠的与集水井井口贴合,最终使得模板不易在使用中出现浮起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垫块对应龙骨的一侧开设有嵌槽,龙骨能嵌入嵌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龙骨嵌入嵌槽中,使得模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使用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螺纹套筒上固定设置有拨杆,拨杆的轴线与螺纹套筒的轴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拧动螺纹套筒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拨杆共有三个,三个拨杆围绕螺纹套筒的外周等间距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拧动时始终有易于抓住的拨杆,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扣盖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其以开口端套设于连接杆上,在扣盖开口端的外周上等间距开设有孔,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还包括若干销钉,销钉一端通过扣盖上的孔拧入连接杆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扣盖和连接杆的连接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还包括垫块、螺杆以及螺母,垫块呈三角形柱状结构且与角钢内侧相对设置,每块胶合板的两端设置楔形面,相邻两个胶合板的楔形面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螺杆的一端固定于角钢上且另一端穿透垫块,螺母与螺杆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垫块和角钢形成一个直角空间,通过拧紧螺母可以驱使垫块向接近角钢的方向运动,直角空间不断缩小,最终使得相邻两个胶合板的端部被挤压在垫块和角钢之间,对于四块胶合板形成的矩形框而言,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垫块的两侧设置有延伸部,两个延伸部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延伸部配合垫块的直角面形成一个面积更大的直角面,使得垫块配合角钢对胶合板的固定更为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还包括四个支撑杆,在龙骨的两端开设有孔,支撑杆的两端相对于中部向同一侧弯曲一定角度,支撑杆的两端可以分别插入相邻两个龙骨上的孔中,四个支撑杆形成矩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四个胶合板、四个支撑杆以及两个支撑件将模板空间分割为多个三角形空间,使得模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四个角钢能限制胶合板的偏移,使得四块胶合板能形成规整的矩形,同时两个支撑件可以使得胶合板可靠的与集水井井口贴合,最终使得模板不易在使用中出现浮起现象;

2.通过设置垫块、螺杆以及螺母,使得相邻两个胶合板的端部被挤压在垫块和角钢之间,对于四块胶合板形成的矩形框而言,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3.通过设置支撑杆,使得四个胶合板、四个支撑杆以及两个支撑件将模板空间分割为多个三角形空间,使得模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与集水井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水井;2、胶合板;3、龙骨;4、支撑件;40、垫板;41、连接杆;42、扣盖;43、螺纹杆;44、螺纹套筒;45、拨杆;46、销钉;5、角钢;6、垫块;60、延伸部;7、螺杆;8、螺母;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集水井开口支护模板,包括四块胶合板2、四个龙骨3、四个角钢5以及两个支撑件4,四块胶合板2围合形成矩形框,四个角钢5以其内角分别贴靠在矩形框外部的四个角上,四个龙骨3分别设置在四块胶合板2的内侧,两个支撑件4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支撑件4以两端分别抵接于相对的两个胶合板2上,支撑件4包括两个垫板40、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垫板40上的两个连接杆41、分别套设且固定于两个连接杆41上的两个扣盖42、分别固定于两个扣盖42上的两个螺纹杆43以及与两个螺纹杆43螺纹连接的一个螺纹套筒44,连接杆41、扣盖42以及螺纹杆43同轴线设置,两个螺纹杆43配合螺纹套筒44的一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使用时,将四个角钢5分别贴靠到集水井1开口的四个角上,然后将四块胶合板2支撑在集水井1井口的四个侧壁上,将垫板40抵接在龙骨3上,然后拧动螺纹套筒44,使得垫板40向外挤压龙骨3,使得龙骨3推动胶合板2紧密贴靠在集水井1井口的四个侧壁上。相比现有技术,四个角钢5能限制胶合板2的偏移,使得四块胶合板2能形成规整的矩形;同时两个支撑件4可以使得胶合板2可靠的与集水井1井口贴合,最终使得模板不易在使用中出现浮起现象。

为了使得垫块40和龙骨3的适配性更好,在垫块40对应龙骨3的一侧开设嵌槽,使用时龙骨3嵌入嵌槽中,使得模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使用更为可靠。

在螺纹套筒44上固定设置有拨杆4,拨杆4的轴线与螺纹套筒44的轴线垂直,使用时工作人员拧动螺纹套筒44更为省力。拨杆4共有三个,三个拨杆4围绕螺纹套筒44的外周等间距分布,使得工作人员拧动时始终有易于抓住的拨杆4,使用更为方便。

扣盖42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其以开口端套设于连接杆41上。在扣盖42开口端的外周上等间距开设有孔,模板还包括若干销钉46,销钉46通过扣盖42上的孔拧入连接杆41中。连接杆41一般用木质材料制造,扣盖42用金属材料制造。

为了使得模板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模板还包括垫块6、螺杆7以及螺母8。垫块6呈三角形柱状结构且与角钢5内侧相对设置,每块胶合板2的两端设置楔形面,相邻两个胶合板2的楔形面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螺杆7的一端固定于角钢5上且另一端穿透垫块6,螺母8与螺杆7配合。

使用时,垫块6和角钢5形成一个直角空间,通过拧紧螺母8可以驱使垫块6向接近角钢5的方向运动,直角空间不断缩小,最终使得相邻两个胶合板2的端部被挤压在垫块6和角钢5之间,对于四块胶合板2形成的矩形框而言,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为了使得垫块6和角钢5的挤压面更大,在垫块6的两侧设置有延伸部60,两个延伸部60相互垂直,两个延伸部60配合垫块6的直角面形成一个面积更大的直角面,配合角钢5对胶合板2的固定更为有效。

为了使得四个胶合板2形成的矩形框更为稳定,模板还包括四个支撑杆9,在龙骨3的两端开设有孔,支撑杆9的两端相对于中部向同一侧弯曲一定角度,支撑杆9的两端可以分别插入相邻两个龙骨3上的孔中,四个支撑杆9形成矩形结构。

使用时,四个胶合板2、四个支撑杆9以及两个支撑件4将模板空间分割为多个三角形空间,使得模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