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062发布日期:2020-02-18 14: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



背景技术:

在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担忧食品安全产生的相关隐患。在现有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附带宣传处理食品安全的能力,现今市场主流的处理视频安全的途径有臭氧/超声波/钛基触媒电解等,其中钛基触媒电解的方式效果最好,技术最优,使用感受最好。

但是,水中存在有钙镁等易产生水垢的离子,钛基触媒电解式净化发生器极片在工作时容易导致水垢在其表面粘附而影响工作效果,同时食材净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食物残渣及碎屑进入到净化发生器表面粘附,所以一般发生器要进行手工清洗和化学品浸泡等保养来清除表面水垢和残渣碎屑。

而市场常规固定式的净化发生器,一般净化结构固定,无法方便拆装清洗,此方式安装的净化模块如果出现损坏,在进行日常保养时将无比麻烦与痛苦,保养难度大,从而渐渐导致使用感受越来越差。

而对于安装了普通不带净化功能的水槽的家庭,想使用食材净化模块,但又不想更换水槽(受橱柜及使用环境影响,更换水槽非常麻烦或根本就无法更换),这种矛盾问题的存在,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将净化发生器模块可拆卸式植入到下水器结构中,并且这种下水器结构本身与水容器的下水口可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利了下水器的更换以及净化发生器模块的保养和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包括:

下水器外杯25,其内底面设有朝上延伸的快速插头251,底部设有侧向出水口,快速插头25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至少两根相互间隔的导电螺杆23;

下水器内杯19,其下部外壁螺接下水器外杯25内壁,其顶口周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承托于水容器下水口顶面的圆环;

净化发生器模块40,包括可拆卸式的壳体、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于壳体内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塑胶材质的快速扣合套12、用于电连接电极导电片的多个导电柱11,导电柱11底端位于快速扣合套12的空腔中;

快速插头251与快速扣合套12可拆卸式扣合连接,导电柱11与导电柱一一对应接触。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快速插头251一体成型于下水器外杯25内底面中心,且快速插头251包括下部圆柱体、一体成型于下部圆柱体顶面上的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上设置有与其同竖向轴心线的凹槽252;

所述快速扣合套12空腔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拱形门,且所述空腔弧形侧壁内表面设有多个间隔的凸扣122,所述凸扣122可拆卸式卡扣于所述凹槽252内。

实施例中,优选:

导电螺杆23的螺钉盖与快速插头251顶面之间垫设有封水胶圈24,导电螺杆23位于下水器外杯25下方的部分螺接有2个导电柱固定螺母27,且一个导电柱固定螺母27与下水器外杯25下底面之间垫设有一个封水胶圈24;

导电柱11是拉铆螺钉,导电柱11的平头部分位于快速扣合套12的空腔内、带螺纹的末端部分延伸到净化发生器模块40的壳体内。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是钛材质的。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的个数分别为3根。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净化发生器模块4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负极导电片3、电极间绝缘垫片4、正极导电片5、电极间绝缘垫片4、第二负极导电片6、电极间绝缘垫片4;

所述壳体包括净化发生器上盖1和净化发生器下盖9;

且导电柱11顶部螺接净化发生器上盖1内底面。

实施例中,优选:

导电柱11上螺接有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所述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接触净化发生器下盖9的内底面;

导电柱11通过套接其上的电极导柱弹簧10一一对应接触与该导电柱11电连接的电极导电片。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下水器外杯25顶口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卡置有下水器外杯封水胶垫22,下水器内杯19外壁上套有用于对水容器的下水口上顶面进行封水的下水器内杯封水胶垫21。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进一步包括滤渣杯14,所述滤渣杯14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底部靠横向环形底面连接,且外筒和横向环形底面遍布通水孔;

所述快速插头251从所述内筒向上延伸出内筒顶口。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进一步包括与滤渣杯14共竖向轴心线的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滤渣杯外封水胶圈16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顶部插置于滤渣杯外封水胶圈16底口上,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紧贴滤渣杯14下底面,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可拆卸式卡置于下水器内杯19的底口上底面凹槽内,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由滤渣杯封水圈固定螺丝13和滤渣杯封水圈固定螺母18配合锁定于滤渣杯14下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净化发生器模块可拆卸式植入到下水器结构中,并且这种下水器结构本身与水容器的下水口可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利了下水器的更换以及净化发生器模块的保养和维修;

2、如果不想使用净化发生器模块,可以方便地拆下净化发生器模块,这并不影响下水器的下水功能,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对于安装了普通的不带净化功能的水槽的家庭,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来替代原装下水器,从而实现净化功能,不用整个换掉水槽,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5是图1所述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安装到水容器的底壁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包括:

下水器外杯25,其内底面设有朝上延伸的快速插头251,底部设有侧向出水口,快速插头25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至少两根相互间隔的导电螺杆23;

下水器内杯19,其下部外壁螺接下水器外杯25内壁,其顶口周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用于承托于水容器下水口顶面的圆环;

净化发生器模块40,包括可拆卸式的壳体、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于壳体内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塑胶材质的快速扣合套12、用于电连接电极导电片的多个导电柱11,导电柱11底端位于快速扣合套12的空腔中;

快速插头251与快速扣合套12可拆卸式扣合连接,导电柱11与导电柱一一对应接触。

在将本实施例中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安装到水容器的底壁50时,可以参考图6所示,将下水器外杯25放在底壁50的下方,然后将下水器内杯19下部插入水容器的下水口51,然后螺接下水器内杯19外壁和下水器外杯25的内壁;然后将净化发生器模块40底面上的快速扣合套12扣合连接快速插头251,这时导电柱11和导电螺杆23一一对应接触。在不需要使用净化发生器模块40时,只要将快速扣合套12从快速插头251上拔下;且本实施例中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很方便从水容器的底壁50上拆卸下来,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进一步的,对于安装了传统的水槽的家庭,如果需要使用到本实施例中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无需更换水槽,可以将传统的下水器取下来,然后安装上本实施例的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即可,节约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快速插头251和快速扣合套12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所述快速插头251一体成型于下水器外杯25内底面中心,且快速插头251包括下部圆柱体、一体成型于下部圆柱体顶面上的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上设置有与其同竖向轴心线的凹槽252;所述快速扣合套12空腔弧形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拱形门,且所述空腔弧形侧壁内表面设有多个间隔的凸扣122,所述凸扣122可拆卸式卡扣于所述凹槽252内。这种凸扣122扣合连接凹槽252的方式,能够保证快速插头251和快速扣合套12之间的快速方便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导电螺杆23与下水器外杯25之间的密封式连接,如图6所示,优选:

导电螺杆23的螺钉盖与快速插头251顶面之间垫设有封水胶圈24,导电螺杆23位于下水器外杯25下方的部分螺接有2个导电柱固定螺母27,且一个导电柱固定螺母27与下水器外杯25下底面之间垫设有一个封水胶圈24,且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柱固定螺母27是为了与控制电路实现导电线缆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导电柱11是拉铆螺钉,导电柱11的平头部分位于快速扣合套12的空腔内、带螺纹的末端部分延伸到净化发生器模块40的壳体内;

导电柱11的平头部分接触导电螺杆23的顶部,两者之间接触稳定,便于建立稳定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是钛材质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的材质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导电结构,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的个数分别为3根,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螺杆23和导电柱11的个数也不限于3个,对此不做限制。

请进一步参看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净化发生器模块4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负极导电片3、电极间绝缘垫片4、正极导电片5、电极间绝缘垫片4、第二负极导电片6、电极间绝缘垫片4;所述壳体包括净化发生器上盖1和净化发生器下盖9;且导电柱11顶部螺接净化发生器上盖1内底面。本实施例中,净化发生器模块40的该种结构,使得导电柱11与净化发生器上盖1和净化发生器下盖9建立稳定的连接,这就为壳体内的电极导电片的稳定性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提高了净化发生器模块40的质量。

请进一步参看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导电柱11与电极导电片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导电柱11上螺接有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所述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接触净化发生器下盖9的内底面,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的存在是为了,保证电极导柱固定螺母8与净化发生器下盖9的内底面的连接稳固性;导电柱11通过套接其上的电极导柱弹簧10一一对应接触与该导电柱11电连接的电极导电片,电极导柱弹簧10为了让与之对应的导电柱11通过该电极导柱弹簧10接触相应的电极导电片,从而间接增加了电极导柱弹簧10与相应的电极导电片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下水器不漏水,如图5所示,优选:

所述下水器外杯25顶口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卡置有下水器外杯封水胶垫22,下水器内杯19外壁上套有用于对水容器的下水口上顶面进行封水的下水器内杯封水胶垫21,下水器外杯封水胶垫22和下水器内杯封水胶垫21的双重密封结构,保证了水容器的底壁50上的下水口51上下底面良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进一步包括滤渣杯14,所述滤渣杯14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底部靠横向环形底面连接,且外筒和横向环形底面遍布通水孔;所述快速插头251从所述内筒向上延伸出内筒顶口。滤渣杯14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将大的菜叶子或者其他的大块杂物保留在滤渣杯14内,只有小的污物颗粒或者污水从滤渣杯14的通水孔中进入到下水器外杯25腔体的下部,从而从侧向出水口流出,防止了杂物堵塞下水器外杯25的侧向出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为了让滤渣杯14底部稳定的坐于下水器内杯19内腔中,且保证滤渣杯14与快速接头25的接触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防止污水对快速接头25的污染,如图6所示,优选:所述带食材净化功能的下水器进一步包括与滤渣杯14共竖向轴心线的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滤渣杯外封水胶圈16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顶部插置于滤渣杯外封水胶圈16底口上,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紧贴滤渣杯14下底面,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可拆卸式卡置于下水器内杯19的底口上底面凹槽内,滤渣杯内封水胶圈15和滤渣杯封水圈支撑件17由滤渣杯封水圈固定螺丝13和滤渣杯封水圈固定螺母18配合锁定于滤渣杯14下底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