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控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450发布日期:2020-02-21 20:41阅读:1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控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水器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台控下水器。



背景技术:

下水器是用于实验室水池、厨房水槽及面盆等的排水,手动关闭或开启下水器即可实现蓄水或排水。然而,厨房水槽或实验室水池内所盛装的液体尤其是实验室的不宜与手部直接接触,以免造成脏污、腐蚀或灼伤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手部直接接触水池内液体而实现水池排水,且操作简单方便的台控下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台控下水器,安装于水池台面上的拉压单元、通过外部包覆有线管的控制线与拉压单元连接的顶伸单元、及安装于水池底部的泄水单元,所述顶伸单元安装于所述泄水单元内,且泄水单元与设于水池下方的下水管道连接,于所述顶伸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堵水池泄水口的堵头,所述拉压单元具有在外力按压下通过控制线驱动顶伸单元顶起堵头,以构成所述水池通过泄水单元与下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拉压单元包括与所述水池台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组件及与所述控制线一端端部连接的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通过装配套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水池台面螺纹连接的固定套,于所述固定套内同轴装配有中空的顶块,所述顶块通过第一锁紧帽固连所述线管相对应的一端,于所述固定套上部螺纹连接有一承接套,所述承接套具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顶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凸缘的下端相抵。

进一步的,于所述水池台面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与固定套螺纹连接的挡圈和第一锁紧螺母,所述挡圈的下端面和第一锁紧螺母的上端面分别与水池台面的上端面和水池台面的下端面相抵,所述装配套套装于所述固定套外,且装配套的底端与所述挡圈的顶端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顶块中空部位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线相对应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杆可拆卸连接于操作手柄内,所述操作手柄套装于所述装配套外并与装配套滑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在外力提拉或按压下与所述挡圈分离或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顶伸单元包括一顶杆,所述顶杆的轴向一端与所述控制线远离所述拉压单元的一端相抵,所述顶杆的轴向另一端与所述堵头的底端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泄水单元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水池底部通过堵头与水池连通的落水器,所述落水器与所述下水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线管远离所述拉压单元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固连于所述落水器远离所述水池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落水器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水池底部的固定管,于所述固定管伸入所述水池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水池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堵头封堵于所述固定管的第二凸缘的一端,于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水池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承接组件,所述线管远离所述拉压单元的一端固连于所述承接组件上,所述固定管通过所述承接组件与所述下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组件包括半径沿其轴线向下减缩的承接管,于所述承接管的中部位置处形成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承接管通过其凸起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承接管通过第二连接套连接于所述固定管底端,所述第二连接套远离所述水池的一端具有沿第二连接套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的内壁与所述承接管的外壁相接触,且第三凸缘的底面与所述凸起的顶面相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可拆连接于所述落水器底部的中空的导杆,所述导杆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线管远离所述拉压单元的一端固连,所述控制线远离所述拉压单元的一端由所述导杆的中空部位穿过导杆并与所述顶伸单元远离所述水池的一端顶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所述拉压单元,使拉压单元驱动控制线顶接所述顶伸单元并使所述顶伸单元向上运动,进而使与所述顶伸单元连接的堵头向上运动,实现所述水池通过所述泄水单元与所述下水管道连通;当需要关闭水池泄水时,操作人员拉动所述拉压单元,顶伸单元通过控制线带动堵头将泄水单元封堵,进而实现水池的封闭,以便于水池的蓄水;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手部直接接触水池内液体而实现水池排水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压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线与拉压单元固定侧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压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落水器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落水器、下水管道二者的局部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承接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伸单元、泄水单元及下水管道连接后的结构剖视图。

标注部件:1-台面,2-固定套,3-第一锁紧螺母,4-第一垫片,5-第一橡胶垫圈,6-第四凸缘,7-挡圈,8-第二橡胶垫圈,9-顶块,10-承接套,11-滑杆,12-连接螺栓,13-操作手柄,14-封盖,15-第一锁紧帽,16-控制线,17-线管,18-卡头,19-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21-顶针,22-顶杆,23-堵头,24-固定管,25-第二凸缘,26-第三橡胶垫圈,27-第二锁紧螺母,28-水池,29-隔栅,30-承接管,31-凸起,32-第二连接套,33-第四橡胶垫圈,34-连接管,35-连接口,36-第三锁紧螺母,37-下水管道,38-放残口,39-密封帽,40-导杆,41-第二锁紧帽,42-第一密封圈,43-第三锁紧帽,44-贴纸,45-装配套,46-通孔,47-第三凸缘,48-第二密封圈,49-第五橡胶垫圈,50-第六橡胶垫圈,51-限位块,52-第二垫片,53-第一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台控下水器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台控下水器,如图1-8所示,包括拉压单元、控制线16、顶伸单元及泄水单元,其中,拉压单元安装在水池28的台面1上,泄水单元安装在水池28的底部,顶伸单元安装在泄水单元内,泄水单元与设置在水池28下方的下水管道37连接,在顶伸单元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堵水池28泄水口的堵头23,拉压单元通过控制线16与顶伸单元连接。在外力按压拉压单元时,拉压单元通过控制线16驱动顶伸单元顶起堵头23,使得水池28、泄水单元及下水管道37相连通,进而实现水池28内液体的排放。

控制线16为硬质具有较大刚性的金属线或者由多根金属丝相互缠绕构成的绳状结构,在控制线16外部包覆有线管17,线管17的两端分别压合有第一接头19和第二接头20,控制线16的两端分别经第一接头19和第二接头20伸出线管17,且控制线16在外力拉拽下可与线管17发生相对运动。

如图2-4所示,拉压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提拉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水池28的台面1上,提拉组件与控制线16的一端端部连接,且提拉组件通过装配套45与第一固定组件活动连接。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水池28台面1上的通孔46处的固定套2,在水池28台面1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挡圈7和第一锁紧螺母3,第一锁紧螺母3与固定套2螺纹连接,且第一锁紧螺母3与台面1下端面之间装配有第一垫片4和第一橡胶垫圈5,旋紧第一锁紧螺母3使其顶压第一垫片4和第一橡胶垫圈5至台面1下端面上;挡圈7与固定套2螺纹连接,在挡圈7与台面1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垫圈8,旋转挡圈7以实现第二橡胶垫圈8压紧台面1。当不配备第一垫片4、第一橡胶垫圈5及第二橡胶垫圈8时,旋转挡圈7和第一锁紧螺母3,使挡圈7的下端面和第一锁紧螺母3的上端面分别与水池28台面1的上端面和水池28台面1的下端面相抵。此时装配套45套装在固定套2外,且装配套45的底端与挡圈7的顶端相抵。在固定套2的中部具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第四凸缘6,在固定套2内且位于第四凸缘6上卡接有一端伸至第四凸缘6下的顶块9,顶块9伸至第四凸缘6下方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9相抵,第一接头19通过与顶块9伸至第四凸缘6下方的一端螺纹连接的第一锁紧帽15紧固在顶块9上,且第一锁紧帽15的上端面与第四凸缘6的下端面相抵。在固定套2上部螺纹连接有一承接套10,承接套10具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53,顶块9的顶端与第一凸缘53的下端相抵。提拉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顶块9中空部位的滑杆11,滑杆11的一端开有卡槽,控制线16与滑杆11相对应的一端固定有与卡槽相适配卡头18,卡头18卡接在卡槽内,进而实现控制线16的一端与滑杆11的连接。滑杆11远离控制线16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12可拆卸连接在操作手柄13内,操作手柄13套装于所述装配套45外并与装配套45滑动连接。操作手柄13在外力提拉或按压下与挡圈7分离或相抵,与此同时,滑杆11带动控制线16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实现控制线16与线管17的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手柄13的上端端面安装有封盖14用来避免杂物等进入操作手柄13而影响各部件的传动,在封盖14的上端面上粘贴有贴纸44,贴纸44上拓印有操作示意图,以方便操作按照操作示意图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操作手柄13与装配套45之间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动时发生相对转动,在装配套45的外表面上沿装配套45的周向间隔开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由装配套45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操作手柄13的内壁上形成有分别与每个凹槽相适配的滑条。

如图5-8所示,顶伸单元包括一根顶杆22,顶杆22的轴向一端与控制线16远离拉压单元的一端相抵,顶杆22的轴向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堵头23的底端。泄水单元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水池28底部落水器,落水器与下水管道37可拆卸连接。落水器包括竖直的固定管24,固定管24螺纹连接在水池28底部并与水池28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固定管24紧固在水池28底部,在固定管24伸入水池28的一端沿固定管24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二凸缘25,第二凸缘25与水池28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橡胶垫圈26,第三橡胶垫圈26套接在固定管24上,水池28的下方设置有与固定管24螺纹连接的第二锁紧螺母27,通过旋紧第二锁紧螺母27实现第二凸缘25压迫第三橡胶垫圈26并将固定管24紧固在水池28底部。堵头23封堵在固定管24的第二凸缘25的一端。在固定管24远离水池28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承接组件,线管17远离拉压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接组件上,固定管24通过承接组件与下水管道37连通。其中,承接组件包括半径沿其轴线向下减缩的承接管30,在承接管30的中部位置处形成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31,承接管30通过其凸起31螺纹连接有连接管34,且承接管30与连接管34二者的上部通过第二密封圈48密封,以避免液体流入二者之间的间隙内。承接管30通过第二连接套32连接在固定管24底端,第二连接套32远离水池28的一端具有沿第二连接套32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三凸缘47,第三凸缘47的内壁与承接管30的外壁相接触,且第三凸缘47的底面与凸起31的顶面相接处,且固定管24的底端与第三凸缘47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承接管30上的第四橡胶垫圈33。线管17远离拉压单元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在落水器远离水池28的一端,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中空的导杆40,在导杆40的下部处构造有限位块51,连接管34的底部内壁上构造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装配有第二垫片52,导杆40的限位块51装配在限位槽内,且导杆40的底端沿竖直方向伸出连接管34的底端并螺纹连接第二锁紧帽41,第二接头20的端部与导杆40远离顶杆22的一端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2,通过旋转第二锁紧帽41实现第二接头20与导杆40的紧固,且第二锁紧帽41的端面与连接管34的底部端面相抵,这样第二接头20和导杆40均与连接管34固定在一起。导杆40远离第二接头2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帽43。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控制线16沿固定方向顶伸顶杆22,在控制线16远离拉压单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针21,顶针21依次穿过导杆40和第三锁紧帽43并顶接在顶杆22上,顶针21和顶杆22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连接管3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口35,下水管道37通过与连接口35螺纹连接的第三锁紧螺母36与连接口35连接,承接管30的底端靠近连接管34的底端,且承接管30的底端低于连接口35的最低点,承接管30的凸起31以下的部分的外壁与该位置处的连接管34的内壁之间及承接管30的底端与连接管34的底端之间形成缓流区,水池28通过固定管24、承接管30及缓流区与下水管道37连通。为了实现下水管道37与连接口35之间的密封以防止液体流出,在下水管道37与连接口35之间安装有第五橡胶垫圈49。本实用新型为了清除下水管道37弯折处堆积的残留物,在弯折处设置有放残口38,在放残口38上螺纹连接有密封帽39,并通过装配在放残口38与密封帽39之间的第六橡胶垫圈50密封。本实用新型为了表面较大杂质堵住液体流通的通道,在固定管24内安装有隔栅29。隔栅29包括上隔离网和下隔离网,上隔离网和下隔离网通过连管连接,顶杆22贯穿连管与堵头23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进行水池28排水时,按压操作手柄13,直至操作手柄13的底端与挡圈7的顶面相接触,滑杆11驱动与之连接的控制线16的端部向下运动,控制线16的另一端固定的顶针21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顶杆22带动堵头23向上运动,从而使堵头23脱离水池28的底部,水池28通过泄水单元与下水管道37连通,水池28内的液体由固定管24经过隔栅29的过滤后进入承接管30,由于承接管30的口径沿竖直方向渐缩,限制了液体的流量及流速,流速变慢的液体对连接管34内壁底部进行冲刷,以使残留于连接管34内壁底部的残渣随液体逐渐上升至连接口35处,并平稳地通过连接口35经下水管道37排出,连接管34底部没过承接管30下口的残留水隔断了下水管道37的臭气,使其不能窜入下水器上口,从而起到防臭作用。

当需要进行水池28蓄水时,将操作手柄13拉离挡圈7,滑杆11驱动与之连接的控制线16的端部向上运动,控制线16的另一端固定的顶针21竖直向下运动,进而使顶杆22带动堵头23向下运动,从而使堵头23封堵水池28底部的泄水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