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8022发布日期:2020-05-01 17:0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大,工程人员对基坑质量及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坑监测作为指引工程安全、高质量施工的有效措施,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按照现行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对于整个基坑的安全管控至关重要,且为各等级基坑安全监测的常规指标之一。

目前,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通常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由于全站仪对现场条件及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测量前需制作高质量的基准点和观测墩,且全站仪的仪器和人工成本较大,因此,更多的技术人员开始采用激光测距仪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激光测距仪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固定到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三倍基坑深度)以外,并在基坑坡顶布设反光靶,将激光测距仪瞄准反光靶的靶心,通过红外线感应即可测出其与反光靶间的距离,根据测量频率求出每次距离的差值,即为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量。该方法虽然操作便捷,且仪器及人员成本较低,但对激光测距仪和反光靶的固定措施要求较高,受现场施工及天气影响,反光靶暴露出的问题尤为突出,

1.反光靶固定措施较为繁琐,根据基坑支护形式不同可直接粘贴到钢板桩或地连墙上,若无支护结构常采用将反光靶固定到方钢上,然后打入土体,或者在基坑边预先打入钢筋,然后将反光靶绑扎在钢筋上,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2.反光靶的固定支架嵌入土体中不牢固,人为碰触或大风天气极易引起变形,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3.受现场施工影响,反光靶表层极易被混凝土或油漆涂抹,致使激光测距仪无法采集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本固定架有很好的固定效果,且支撑架与地插连杆可分离,在必要时可将支撑架取下,避免反光靶受现场施工破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包括地插连杆和支撑架;

所述地插连杆包括实心杆尖、空心钢管、和固定在所述空心钢管内部的导向槽;

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反光靶的一面镂空的双面夹板和可插入所述导向槽并保持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双面夹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面夹板包括正面夹板、反面夹板和将所述正面夹板与所述反面夹板底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面夹板为正方形空心框架,所述反面夹板为正方形实心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面夹板和所述反面夹板的边长均为15cm,厚度均为3mm,所述正面夹板和所述反面夹板之间的距离为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面夹板两竖边各设有一个螺栓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实心杆尖长度为5-20cm,所述空心钢管(1-2)长度为5-10cm,外径为2.5-3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为一立方体形,长度为1-2cm,宽度为0.5-1cm,高度为5-8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长度为5-8cm,截面尺寸与导向槽截面尺寸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地插连杆还包括杆塞,所述杆塞与所述空心钢管为过盈连接,所述杆塞为聚氯乙烯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目前激光测距法存在的激光靶现场安装费时费力,安装固定效果不理想的难题;

2.支撑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适时拔出使用,避免了反光靶受现场施工破坏、涂抹而导致数据无法采集等问题;

3.支撑架作为反光靶固定结构,能够“一体多测”,极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

4.使用该实用新型所测量的结果较为精确,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且该实用新型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可控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固定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地插连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插连杆;1-1实心杆尖;1-2空心钢管;1-3导向槽;1-4杆塞;2支撑架;3反光靶;4双面夹板;4-1正面夹板;4-2反面夹板;4-3连接板;5螺栓孔;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包括地插连杆1和支撑架2;

所述地插连杆1用于将该固定架固定在基坑边沿,支撑架2用于支撑和固定反光靶3,地插连杆1和支撑架2之间通过扦插连接。

支撑架2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适时拔出,避免反光靶受现场施工破坏、涂抹而导致数据无法采集,当继续使用时,将支撑架2插入地插连杆1,而无需重新安装和固定地插连杆1,现场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地插连杆包括实心杆尖1-1、空心钢管1-2和固定在所述空心钢管内部的导向槽1-3;

所述实心杆尖1-1为向下的圆锥形状,用于插入基坑边沿的地面。所述空心钢管1-2和导向槽1-3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导向槽1-3用于确保反光靶3的朝向。

所述支撑架2包括用于固定反光靶3的一面镂空的双面夹板4和可插入所述导向槽1-3并保持固定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双面夹板4固定连接。

所述双面夹板4为一面镂空的结构,可以使插在其两面间的反光靶3正面裸露,从而进行检测活动。

上述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地插连杆1用混凝土固定在基坑边沿,固定时使其内部的导向槽1-3与基坑边沿平行;

步骤2:将反光靶3插入所述双面夹板4,所述反光靶3正面朝向所述双面夹板4镂空的一面;

步骤3:将所述连接杆6插入导向槽1-3;使所述双面夹板4镂空的一面背离基坑;

步骤4:固定并开启激光测距仪,实施测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双面夹板4的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双面夹板4包括正面夹板4-1、反面夹板4-2和将所述正面夹板4-1与所述反面夹板4-2底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3。从侧面看,正面夹板4-1、反面夹板4-2和连接板4-3行程一u形结构,反光靶3插入u形结构中间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正面夹板4-1为正方形空心框架,框架边宽为2cm,其中心的空白部分使插入的反光靶3正面裸露,用于监测。所述反面夹板4-2为正方形实心钢板。

优选的,所述正面夹板4-1和所述反面夹板4-2的边长均为15cm,厚度均为3mm,所述正面夹板4-1和所述反面夹板4-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反光靶3的厚度,为4mm,使反光靶3容易插入并且插入之后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正面夹板4-1两竖边各设有一个螺栓孔5。将反光靶3插入双面夹板4后,将固定螺丝拧入螺栓孔5,以使反光靶3紧密贴在反面夹板4-2上。反光靶3应预先用电钻在与固定螺丝接触的位置钻个凹槽,以保证每次反光靶3插入双面夹板4后,固定螺丝将其固定在反面夹板(4-2)的同一位置,从而减小了测量误差。

上述基坑监测用激光测距仪反光靶固定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地插连杆1用混凝土固定在基坑边沿,固定时使其内部的导向槽1-3与基坑边沿平行;

步骤2:将反光靶3插入所述双面夹板4,所述反光靶3正面朝向所述正面夹板4-1一面;

步骤3:将所述连接杆6插入导向槽1-3;使所述正面夹板4-1一面背离基坑;

步骤4:固定并开启激光测距仪,实施测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地插连杆1的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地插连杆1包括实心杆尖1-1、空心钢管1-2、和设置在所述空心钢管1-2内部的导向槽1-3。

优选的,所述实心杆尖1-1长度为5-20cm,所述空心钢管(1-2)长度为5-10cm,外径为2.5-3cm。

所述实心杆尖1-1为向下的圆锥形状,用于插入基坑边沿的地面。其长度越长,其与地面的固定效果越好。椎体的倾角越小,其插入地面的阻力越小,更适合于较为坚硬的地面。

所述空心钢管1-2和导向槽1-3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导向槽1-3用于确保反光靶3的朝向。导向槽1-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立体筒状,底端与实心杆尖1-1上表面连接,连接杆6插入导向槽1-3之后与实心杆尖1-1上表面接触,不再继续下降。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1-3为一立方体形,长度为1-2cm,宽度为0.5-1cm,高度为5-8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6长度为5-8cm,截面尺寸与导向槽1-3截面尺寸相同,连接杆6可插入导向槽1-3,并保持固定。

导向槽1-3与连接杆6的接触高度越高,其固定关系越牢固,可有效防止刮风、触碰等外界因素对支撑架2的形变影响,真实的反映出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优选的,所述地插连杆1还包括杆塞1-4,所述杆塞1-4与所述空心钢管1-2为过盈连接,所述杆塞1-4为聚氯乙烯材质。

测量结束后或其他需要拔出支撑架2时,拔出连接杆6,将杆塞1-4盖入空心钢管1-2顶部,可避免现场施工时混凝土或泥土阻塞导向槽1-3,使连接杆6不能顺利插入导向槽1-3,影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