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962发布日期:2020-05-20 03:24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



背景技术:

钢桩,是桥梁、码头等使用的一种结构基础,主要用以将荷载通过桩基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由于水深限制或者调遣费用较高,浅河道桥梁、海外中小型高桩码头基础中钢管桩施打无法借助打桩船等专用设备,需要架设施工栈桥作为施工平台利用吊车等进行吊打施工,钢管桩的精度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钢管桩的施工效率严重制约着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合理的设计并布置沉桩导向系统成为控制钢管桩沉桩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包括六个导桩,六个导桩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四个导桩,第一组导桩固定在安装区域的四个角点,第二组的两个导桩位于沿水流的方向上且位于两个角点导桩连线的中部,导桩的上方固定设有下部桁架平台,下部桁架平台包括五组双拼工字钢,其中四组双拼工字钢组成框形且固定在第一组导桩上,第一组的四个导桩分别位于四组双拼工字钢两两相交的交点下部,另外一组双拼工字钢架设在第二组的两个导桩之间,所述下部桁架平台的上方设有上部导向桁架,所述上部导向桁架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贝雷梁,两排贝雷梁之间固定架设有若干对连接杆,每对连接杆之间的间距相等,每对连接杆外侧的两排贝雷梁之间还固定设有水平连接件,水平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排贝雷梁上,每对连接杆和两排贝雷梁所围成的区域内均设有四个尼龙导向轮,所述尼龙导向轮的转轴分别固定在连接杆和贝雷梁上且四个尼龙导向轮相向设置,四个尼龙导向轮之间穿设有钢管桩,尼龙导向轮与钢管桩的侧面相抵,所述上部导向桁架与下部桁架平台之间通过焊接压板固定相连。

所述水平连接件为i40a工字钢。

所述上部导向桁架的贝雷梁与下部桁架平台的双拼工字钢之间连有若干个斜撑连接件,所述斜撑连接件倾斜的连接在贝雷梁与双拼工字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有效的解决了打入式钢管桩基础沉桩偏位较大的难题,将沉桩偏位控制在2cm以内;该导向系统拆卸方便且刚度强,每天单节段沉桩数量可达8根以上,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此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类似桩基工程提供了借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桩;2-下部桁架平台;3-上部导向桁架;4-贝雷梁;5-水平连接件;6-尼龙导向轮;7-斜撑连接件;8-钢管桩;9-连接杆;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包括六个导桩1,六个导桩1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四个导桩1,第一组导桩1固定在安装区域的四个角点,第二组的两个导桩1位于沿水流的方向上且位于两个角点导桩1连线的中部,导桩1的上方固定设有下部桁架平台2,下部桁架平台2包括五组双拼工字钢,其中四组双拼工字钢组成框形且固定在第一组导桩1上,第一组的四个导桩1分别位于四组双拼工字钢两两相交的交点下部,另外一组双拼工字钢架设在第二组的两个导桩1之间,所述下部桁架平台2的上方设有上部导向桁架3,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贝雷梁4,两排贝雷梁4之间固定架设有若干对连接杆9,每对连接杆9之间的间距相等,每对连接杆9外侧的两排贝雷梁4之间还固定设有水平连接件5,水平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排贝雷梁4上,每对连接杆9和两排贝雷梁4所围成的区域内均设有四个尼龙导向轮6,所述尼龙导向轮6的转轴分别固定在连接杆9和贝雷梁4上且四个尼龙导向轮6相向设置,四个尼龙导向轮6之间穿设有钢管桩8,尼龙导向轮6与钢管桩8的侧面相抵,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与下部桁架平台2之间通过焊接压板固定相连。

所述水平连接件5为i40a工字钢。

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的贝雷梁4与下部桁架平台2的双拼工字钢之间连有若干个斜撑连接件7,所述斜撑连接件7倾斜的连接在贝雷梁4与双拼工字钢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履带吊振沉六根施工导桩1,待导桩1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截桩,为方便下部桁架平台2与导桩1的连接,导桩1顶面应处于水面以上至少1m,截桩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下部桁架平台2,然后对准放样点位,调整上部导向桁架3至水平,确定上部导向桁架3平面位置、导向槽口垂直度无误后,将上部导向桁架3与下部桁架平台2按照设计要求固定,通过焊接压板固定在一起。上部导向桁架3固定完毕,测量人员再次校核导向框中心坐标,使之与待打工程桩中心吻合,上部导向桁架3的四个导向槽口兼顾承台同向四根钢管桩8的沉桩作业,第一排沉桩完成后移动上部导向桁架3至第二排待打工程桩位置,如此循环使用,直至同一承台处的钢管桩8全部吊打完成。

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有效的解决了打入式钢管桩8基础沉桩偏位较大的难题,将沉桩偏位控制在2cm以内;该导向系统拆卸方便且刚度强,每天单节段沉桩数量可达8根以上,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此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类似桩基工程提供了借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导桩(1),六个导桩(1)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四个导桩(1),第一组导桩(1)固定在安装区域的四个角点,第二组的两个导桩(1)位于沿水流的方向上且位于两个角点导桩(1)连线的中部,导桩(1)的上方固定设有下部桁架平台(2),下部桁架平台(2)包括五组双拼工字钢,其中四组双拼工字钢组成框形且固定在第一组导桩(1)上,第一组的四个导桩(1)分别位于四组双拼工字钢两两相交的交点下部,另外一组双拼工字钢架设在第二组的两个导桩(1)之间,所述下部桁架平台(2)的上方设有上部导向桁架(3),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贝雷梁(4),两排贝雷梁(4)之间固定架设有若干对连接杆(9),每对连接杆(9)之间的间距相等,每对连接杆(9)外侧的两排贝雷梁(4)之间还固定设有水平连接件(5),水平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排贝雷梁(4)上,每对连接杆(9)和两排贝雷梁(4)所围成的区域内均设有四个尼龙导向轮(6),所述尼龙导向轮(6)的转轴分别固定在连接杆(9)和贝雷梁(4)上且四个尼龙导向轮(6)相向设置,四个尼龙导向轮(6)之间穿设有钢管桩(8),尼龙导向轮(6)与钢管桩(8)的侧面相抵,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与下部桁架平台(2)之间通过焊接压板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件(5)为i40a工字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向桁架(3)的贝雷梁(4)与下部桁架平台(2)的双拼工字钢之间连有若干个斜撑连接件(7),所述斜撑连接件(7)倾斜的连接在贝雷梁(4)与双拼工字钢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包括六个导桩,六个导桩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四个导桩,第一组导桩固定在安装区域的四个角点,第二组的两个导桩位于沿水流的方向上且位于两个角点导桩连线的中部,导桩的上方固定设有下部桁架平台,下部桁架平台包括五组双拼工字钢,其中四组双拼工字钢组成框形且固定在第一组导桩上,第一组的四个导桩分别位于四组双拼工字钢两两相交的交点下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有效的解决了打入式钢管桩基础沉桩偏位较大的难题,将沉桩偏位控制在2cm以内,此钢管桩吊打导向系统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类似桩基工程提供了借鉴。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余建波;刘远森;牛东东;唐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