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404发布日期:2020-04-24 22:12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自然生态也面临严峻的失衡。城市路面硬化,到处都是不透水的材料铺装,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

因此,要加强雨水的自然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雨水从硬化不透水路面汇集到市政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而导渗管就是用以增强雨水渗透而使用的。

现有的导渗管结构较为简单,仅在管身上开设渗水孔,其工作原理就是将导渗管安装设置在不透水地面和透水地面下方,当降雨量较大时,透水地面的水向下渗透进入导渗管,经过导渗管运输至不透水地面下方,再从导渗管中渗出,从而增强整体城市地面的吸水性。

当暴雨天来临时,导渗管内会渗入大量的雨水,目前导渗管仅通过毛细现象进行出水,其出水速度较慢,无法实现快速出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能够加速暴雨天时导渗管的出水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包括埋设在透水地面下方的进水管段以及埋设在不透水地面地方的出水管段,所述进水管段的管壁上密布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出水管段的管壁上密布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段内部设置有叶轮组,所述叶轮组包括设置在出水管段内固定轴以及间隔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若干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暴雨天时,雨水大量向导渗管内渗入,导渗管内的水从进水管段向出水管段流动,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叶轮旋转从而给予水流一个周向的离心力,使水流加速从出水孔中渗出,从而提升了导渗管的出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段具有弯折并延伸至地表面的落水段,所述出水管段具有弯折并延伸至地表面的抽水段,所述抽水段外侧还连接有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大时,地表面的水会通过落水段大量进入导渗管内,若地面吸水能力不足,抽水泵启动,从而导渗管内的水向抽水段抽动,增强了水流的流速,能够提升叶轮转动时的转速,从而进一步提升水通过叶轮后的周向离心力,能够增强导渗管的出水能力,多余的水还可以通过抽水泵抽出,减小地面的吸水负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孔为外宽内窄的锥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进水孔设置为锥形孔,能够在方便渗水的同时,阻止外部土壤中的泥沙或其他杂物进入导渗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为内宽外窄的锥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水孔设置为锥形孔,能够在方便出水的同时,阻止外部土壤中的泥沙或其他杂物进入导渗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段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固定轴进行固定支撑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设在出水管段上,所述第二固定架活动设置在出水管段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安装时先将叶轮设置在转轴上,再将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架上,随后再将转轴连带着第二固定架一起安装进入出水管段,能够实现叶轮组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段朝向出水管段的一侧外凸设置有第一螺纹座,所述出水管段朝向进水管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座,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对接后穿设螺栓实现进水管段和出水管段的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能够在完成出水管段内叶轮组的安装后,再将出水管段和进水管段相连,能够避免对叶轮组的安装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出水管段远离进水管段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转轴和叶轮从出水管段的第二螺纹座开口处安装进入出水管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段的长度大于抽水段的长度,且落水段和抽水段均伸出至地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落水段的长度大于抽水段的长度,在安装时,导渗管为倾斜设置,且出水段为倾斜上端,进水段为倾斜下端,能够使得不透水地面下方的土壤更好地进行吸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暴雨天来临时,雨水透过透水地面大量向下渗透,通过进水管段的进水孔进入进水管段内,地表径流的雨水能够通过落水段的开口进入落水段并连同进水管段内的渗水向出水管段一侧流动,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叶轮旋转从而给予水流一个周向的离心力,使水流加速从出水孔中渗出,从而提升了导渗管的出水能力,多余的水还可以通过抽水泵抽走。

附图说明

图1为导渗管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为导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水管段处的剖视爆炸图。

图中,1、进水管段;11、进水孔;12、第一螺纹座;2、出水管段;21、出水孔;22、第二螺纹座;3、叶轮组;31、固定轴;32、叶轮;33、第一固定架;34、第二固定架;4、落水段;5、抽水段;6、透水地面;7、不透水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导渗管,包括埋设在透水地面6下方的进水管段1以及埋设在不透水地面7下方的出水管段2。

进水管段1的管壁密布开设有进水孔11,出水管段2的管壁上密布开设有出水孔21,其中进水孔11为外宽内窄的锥形孔,出水孔21为内宽外窄的锥形孔。地下水从进水孔11进入进水管段1内,经过进水管段1运输至出水管段2,再从出水管段2的出水孔21中排出进入不透水地面下方,对不透水地面下方的土壤进行地下水的补充。

出水管段2内部设置有叶轮组3,叶轮组3包括设置在出水管段2内的固定轴31以及间隔转动设置在固定轴31上的若干叶轮32,出水管段2内部设置有对固定轴31两端进行支撑的第一固定架33和第二固定架34,第一固定架33和第二固定架34均为十字形结构,第一固定架33和第二固定架34内部

其中第一固定架33固设在出水管段2上,且设置在出水管段2远离进水管段1的一端,第二固定架34活动设置在出水管段2上。

进水管段1靠近出水管段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座12,出水管段2靠近进水管段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座22,第一螺纹座12和第二螺纹座22对接后穿设螺栓实现进水管段1和出水管段2的连接固定,在安装时,先将叶轮32间隔安装在固定轴31上,再将固定轴3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架34相连,最后再将固定轴31的另一端伸入出水管段2内并与第一固定架33相连。

进水管段1还具有弯折并延伸至地表面的落水段4,落水段4的表面与地面平齐且落水段4开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网。出水管段2具有弯折并延伸至地面上抽水段5,抽水段5的外侧还连接有抽水泵。其中,落水段4的长度大于抽水段5的长度,在安装设置时,导渗管整体呈倾斜设置,且出水段为倾斜上端,进水段为倾斜下端。

使用方法:

在城市规划建设前,就先将导渗管埋设在地下,当暴雨天来临时,雨水透过透水地面大量向下渗透,通过进水管段1的进水孔11进入进水管段1内,地表径流的雨水能够通过落水段4的开口进入落水段4并连同进水管段1内的渗水向出水管段2一侧流动,带动叶轮32进行转动,叶轮32旋转从而给予水流一个周向的离心力,使水流加速从出水孔21中渗出,随后从出水管段2的侧壁的出水孔21中流出,多余的水通过抽水泵抽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