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及其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279发布日期:2020-05-06 23:5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及其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挡土墙块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及其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市政水利、园林和建筑等工程建设领域,防止土坡水土流失是较为常见的建设项目。最初的防护措施是在边坡上自然堆砌石块,以减少雨水对岸坡的冲刷,但后来发现这种措施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容易受到破坏。后来,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出现了在边坡上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措施,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边坡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但隔离了土壤与外界的联系,容易导致生态失衡,也降低了边坡的景观效果,并且时间一长,这种混凝土硬化边坡也会开裂损坏。

目前,针对上述防护措施存在的缺陷,出现了一种岸坡铺设砌块,这种砌块是新型的建筑砌块结构材料,对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利用资源、节省能源、方便施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广发展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采用这种建筑砌块满足了岸坡的强度要求,同时能够进行植栽来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岸坡的景观效果。但是现有的岸坡铺设砌块大多采用联锁式平面铺设结构,结构单一,且由于实际环境复杂多变,砌块与坡面结合效果较差,容易发生护坡局部破坏和坡体滑坡等问题,并且施工也较为不便。

为了克服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号zl201710110935.9,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1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斜坡生态挡土巨型块体,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斜坡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包括块体主体,块体主体上设有植栽孔和碎石填充孔,块体主体的尾部设有尾翼,该尾翼使块体主体的两侧形成内凹结构,块体主体的顶面上设有靠近块体主体中部的顶面台阶,块体主体的底面上设有位于块体主体前端能够与上述的顶面台阶相配合的底面台阶;在上层块体主体与下层块体主体相配合时,上层块体主体向后退让出下层块体主体的植栽孔。该申请案利用块体主体的顶面台阶和底面台阶定位互锁,并利用碎石提高了块体主体之间的摩擦互锁作用,同时利用块体主体自身阶梯式码置结构,提高了块体主体与坡面的结合作用。但是,虽然该巨型块体也具有植栽孔用于植栽,但由于其通常设于河堤两侧,植栽孔内的土壤量少,含水率低,因此绿植成活率较低,不利于河堤两侧的绿化。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态挡土墙块体存在植栽腔土壤和水分易流失、植栽成活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及其铺装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巨型块体的植栽槽的底部设有底板,并在底板上设有贯通口,利用底板有效承托植栽土壤,防止土壤和水分过快流失,利用底板上的贯通口能够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腔积水内涝;同时在植栽槽上部可铺设滴灌水管,在干旱天气可及时对植栽进行滴灌,大幅提高了植栽成活率,改善了河堤两侧生态挡土墙的绿化环境。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包括块体主体,所述的块体主体包括身部、设于身部前端的头部和设于身部后端的尾部,所述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在身部的两侧形成侧凹结构,所述的身部位置上设有上下贯穿的碎石填充孔,所述的头部位置上设有植栽槽,所述的植栽槽的底部具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贯通口,所述的头部上平面上设有位于植栽槽上部且横向延伸贯穿的布管缺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贯通口位于植栽槽偏后的位置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块体主体的上平面中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上插孔,块体主体的下平面前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下插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尾翼,所述的尾翼的前后侧面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断裂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的最大宽度尺寸大于尾部的最大宽度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部的前端面两侧还设有倒角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块体主体由透水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铺装结构,包括上述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以及插销棒、滴灌水管和加筋格网,所述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在同一层根据预设铺设轨迹依次并排排列,所述的插销棒插装于块体主体上平面的上插孔内,所述的滴灌水管沿同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横向铺设在块体主体的上部布管缺口内;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在横向交错设置,且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相对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向后一定距离,使下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上平面上的插销棒插入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下平面上的下插孔内,所述的加筋格网设于相邻两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之间,所述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碎石填充孔内填充有碎石,所述的植栽槽内回填有植栽土壤。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在巨型块体的植栽槽的底部设有底板,并在底板上设有贯通口,利用底板有效承托植栽土壤,防止土壤和水分过快流失,利用底板上的贯通口能够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腔积水内涝;同时在植栽槽上部可铺设滴灌水管,在干旱天气可及时对植栽进行滴灌,大幅提高了植栽成活率,尤其适用于河堤两岸的护坡,改善了河堤两侧生态挡土墙的绿化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贯通口位于植栽槽偏后的位置处,进一步防止了土壤随水流从贯通口流失;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块体主体的上平面中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上插孔,块体主体的下平面前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下插孔,可利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插销板将上下巨型块体互连起来,结合碎石填充孔内的碎石摩擦互锁作用,使得生态挡土墙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尾部的两侧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尾翼,尾翼的前后侧面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断裂槽,通过断裂槽能够方便地将尾翼部分劈断,方便施工时挡土墙转弯铺设,施工更加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巨型块体头部的前端面两侧还设有倒角结构,不仅造型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更好地让出下层块体的植栽槽,更加利于绿植栽培和生长;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其块体主体由透水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且透水性好,更加生态环保;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铺装结构,其包括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以及插销棒、滴灌水管和加筋格网,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在横向交错设置,且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相对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向后一定距离,加筋格网设于相邻两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之间,采用上述铺装结构,施工简单方便,铺装挡土墙与坡面结合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单层铺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上下层铺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加筋格网铺设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块体主体;1-1、身部;1-2、头部;1-3、尾部;1-4、碎石填充孔;1-5、植栽槽;1-6、底板;1-7、贯通口;1-8、布管缺口;1-9、上插孔;1-10、断裂槽;1-11、下插孔;2、插销棒;3、滴灌水管;4、加筋格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包括块体主体1,块体主体1包括身部1-1、设于身部1-1前端的头部1-2和设于身部1-1后端的尾部1-3,头部1-2和尾部1-3之间在身部1-1的两侧形成侧凹结构,身部1-1位置上设有上下贯穿的碎石填充孔1-4,头部1-2位置上设有植栽槽1-5,植栽槽1-5的底部具有底板1-6,底板1-6上设有贯通口1-7,底板1-6对植栽槽1-5内的土壤起到承托作用,有效防止土壤流失和水分过快流失,贯通口1-7起到植栽槽1-5底部排水作用,能够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腔积水内涝,贯通口1-7优选设于植栽槽1-5偏后的位置处,能够进一步防止了土壤随水流从贯通口流失;头部1-2上平面上设有位于植栽槽1-5上部且横向延伸贯穿的布管缺口1-8,利用布管缺口1-8方便滴灌水管的铺设,在干旱天气可及时对植栽进行滴灌,大幅提高了植栽成活率,尤其适用于河堤两岸的护坡,改善了河堤两侧生态挡土墙的绿化环境。

为了提高巨型块体之间的互连稳定性,在块体主体1的上平面中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上插孔1-9,块体主体1的下平面前部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下插孔1-11,利用上插孔1-9和下插孔1-11结构,可利用高强度玻璃纤维插销板将上下巨型块体互连起来,结合碎石填充孔1-4内的碎石摩擦互锁作用,使得生态挡土墙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为了便于根据现场环境进行施工,在块体主体1的尾部1-3两侧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尾翼,尾翼的前后侧面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断裂槽1-10,通过断裂槽1-10能够方便地将尾翼部分劈断,减小尾翼部分长度尺寸,方便施工时挡土墙转弯铺设,施工更加方便。另外,块体主体1的头部1-2的最大宽度尺寸大于尾部1-3的最大宽度尺寸,能够方便相邻两块块体主体1之间的角度调节,便于坡面转向设计和施工。块体主体1的头部1-2前端面两侧还设有倒角结构,不仅造型更加美观,而且能够更好地让出下层块体的植栽槽,更加利于绿植栽培和生长。本实施例中的块体主体1优选由透水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且透水性好,更加生态环保。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铺装结构,包括上述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以及插销棒2、滴灌水管3和加筋格网4,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在同一层根据预设铺设轨迹依次并排排列(参见图2所示),可根据实际环境适当转弯排列,插销棒2插装于块体主体1上平面的上插孔1-9内,滴灌水管3沿同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横向铺设在块体主体1的上部布管缺口1-8内;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在横向交错设置,且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相对于下一层的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向后一定距离(如图3所示),使下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上平面上的插销棒2插入上一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下平面上的下插孔1-11内;如图4所示,加筋格网4设于相邻两层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之间,加筋格网4前部的网孔可套入插销棒2内固定,加筋格网4后部锚固在夯实回填土层上;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的碎石填充孔1-4内填充有碎石,上层碎石填充孔1-4内的碎石与下层两块巨型块体的侧凹结构形成的腔体连通,利用碎石的摩擦实现相邻巨型块体之间的互锁,提高挡土墙的铺设稳定性;植栽槽1-5内回填有植栽土壤,用于栽培植物。采用上述铺装结构,施工简单方便,铺装挡土墙与坡面结合稳固。

具体施工时,上层块体主体1和下层块体主体1之间错开半个块体主体1的宽度,每层相邻两块块体主体1之间由侧凹结构形成腔槽,铺设完一层块体主体1后,在碎石填充孔1-4和上述腔槽内用碎石填充,并在下层块体主体1的上插孔1-9内插入插销棒2,沿布管缺口1-8铺设滴灌水管3;然后回填后部土壤并夯实,铺设加筋格网4并固定;之后铺设上一层块体主体1,上层块体主体1向后一定距离,让出下层块体主体1的植栽槽1-5,然后在上层块体主体1的碎石填充孔1-4和腔槽内用碎石填充,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整个斜坡护坡的铺设;最后可在植栽孔1-7内种植绿植,达到生态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灌型植栽生态挡土巨型块体及其铺装结构,在巨型块体的植栽槽的底部设有底板,并在底板上设有贯通口,利用底板有效承托植栽土壤,防止土壤和水分过快流失,利用底板上的贯通口能够快速将过多的水流排出,防止植栽腔积水内涝;同时在植栽槽上部可铺设滴灌水管,在干旱天气可及时对植栽进行滴灌,大幅提高了植栽成活率,改善了河堤两侧生态挡土墙的绿化环境;并且施工简单方便,铺装挡土墙与坡面结合稳固。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