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5794发布日期:2020-05-08 14:2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管廊下穿公路位置,由于公路负载和车辆的压力,常常会出现裂缝、变形,导致管廊破损,甚至影响管道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该结构通过支撑肋墙、隔墙和对拉锚栓,加强了公路下穿管廊的顶面抗剪切能力,同时不影响管廊使用,可适用于各种需要加强管廊支撑力的管廊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包括有管廊、隔墙、管道座、管道支架、支撑肋墙、对拉锚栓;所述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矩形通道结构,该管廊内腔的角部位置设置为倒角结构,且管廊内腔中部修筑有隔墙;所述隔墙为垂直于管廊的内腔底面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该隔墙上每间隔2000-3000mm设置有一个隔墙门洞;所述管廊的内腔底面在隔墙一侧修筑有管道座,该管道座为矩形通长混凝土墩结构,管道座顶面设置为弧形截面,且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管廊两侧均通过化学螺栓安装有管道支架,该管道支架由通长钢板和斜撑钢支脚焊接而成,管道支架上放置有电缆和气体管道;所述管廊内腔顶部两角位置修筑有支撑肋墙,该支撑肋墙内部钢筋与管廊钢筋焊接连接;所述管廊顶面内部贯穿有对拉锚栓,该对拉锚栓在管廊两侧通过铸钢螺母拉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肋墙之间的间距为300-350mm。

作为优选,所述对拉锚栓两侧与管廊之间设置有塑料垫层,且对拉锚栓之间彼此间距为500-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通过支撑肋墙、隔墙和对拉锚栓,加强了公路下穿管廊的顶面抗剪切能力,同时不影响管廊使用,可适用于各种需要加强管廊支撑力的管廊位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公路下穿管廊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管廊,2为隔墙,21为隔墙门洞,3为管道座,31为输送管道,4为管道支架,41为电缆,42为气体管道,5为支撑肋墙,6为对拉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包括有管廊1、隔墙2、管道座3、管道支架4、支撑肋墙5、对拉锚栓6;所述管廊1为钢筋混凝土矩形通道结构,该管廊1内腔的角部位置设置为倒角结构,且管廊1内腔中部修筑有隔墙2;所述隔墙2为垂直于管廊1的内腔底面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该隔墙2上每间隔2000-3000mm设置有一个隔墙门洞21;所述管廊1的内腔底面在隔墙一侧修筑有管道座3,该管道座3为矩形通长混凝土墩结构,管道座3顶面设置为弧形截面,且放置有输送管道31;所述管廊1两侧均通过化学螺栓安装有管道支架4,该管道支架4由通长钢板和斜撑钢支脚焊接而成,管道支架4上放置有电缆41和气体管道42;所述管廊1内腔顶部两角位置修筑有支撑肋墙5,该支撑肋墙5内部钢筋与管廊1钢筋焊接连接;所述管廊1顶面内部贯穿有对拉锚栓6,该对拉锚栓6在管廊1两侧通过铸钢螺母拉紧。

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肋墙5之间的间距为300-35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对拉锚栓6两侧与管廊1之间设置有塑料垫层,且对拉锚栓6之间彼此间距为500-1000mm。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廊、隔墙、管道座、管道支架、支撑肋墙、对拉锚栓;所述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矩形通道结构,该管廊内腔的角部位置设置为倒角结构,且管廊内腔中部修筑有隔墙;所述隔墙为垂直于管廊的内腔底面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该隔墙上每间隔2000-3000mm设置有一个隔墙门洞;所述管廊的内腔底面在隔墙一侧修筑有管道座,该管道座为矩形通长混凝土墩结构,管道座顶面设置为弧形截面,且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管廊两侧均通过化学螺栓安装有管道支架,该管道支架由通长钢板和斜撑钢支脚焊接而成,管道支架上放置有电缆和气体管道;所述管廊内腔顶部两角位置修筑有支撑肋墙,该支撑肋墙内部钢筋与管廊钢筋焊接连接;所述管廊顶面内部贯穿有对拉锚栓,该对拉锚栓在管廊两侧通过铸钢螺母拉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墙之间的间距为300-3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锚栓两侧与管廊之间设置有塑料垫层,且对拉锚栓之间彼此间距为500-10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下穿管廊结构,包括有管廊、隔墙、管道座、管道支架、支撑肋墙、对拉锚栓;所述管廊内腔的角部位置设置为倒角结构,且管廊内腔中部修筑有隔墙;所述隔墙上每间隔2000‑3000mm设置有一个隔墙门洞;所述管廊的内腔底面在隔墙一侧修筑有管道座,该管道座顶面设置为弧形截面,且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管廊两侧均通过化学螺栓安装有管道支架,该管道支架由通长钢板和斜撑钢支脚焊接而成,管道支架上放置有电缆和气体管道;所述管廊内腔顶部两角位置修筑有支撑肋墙,该支撑肋墙内部钢筋与管廊钢筋焊接连接;所述管廊顶面内部贯穿有对拉锚栓,该对拉锚栓在管廊两侧通过铸钢螺母拉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陈旭巍;陈艳秋;阳青波;李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协立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