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8543发布日期:2020-05-20 03: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

而城市地下管廊在修筑时,其建设周期也同样宜断不宜长,建设周期太长将影响城市道路的通畅性,采用预制拼接式建设方式恰好能大大缩短建设工期。地下综合管廊内需要固定各种置物架,用以安装各种线槽管道,此时往往需要于地下管廊内壁进行钻孔,然后以螺栓固定各种置物架,其将破坏混凝土预制的管廊本体的强度,影响其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的内部结构,使其无需钻孔也可于内壁上固定置物架,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预制的管廊本体的强度,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本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的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呈圆筒状;所述管廊本体内设有若干固定圈,各所述固定圈由钢材制成,各所述固定圈均由若干固定弧组合而成,相邻两所述固定弧之间设有双头螺栓相连接;所述固定圈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可固定若干线槽和管道。

本地下综合管廊在预制时,工作人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管廊本体预制好后,可根据其内径预制好固定弧形,使固定弧的内径略小于管廊本体内径,然后将多条固定弧首尾相连,用双头罗双连接在一起,置于管廊本体内;每个双头螺栓的两端均由两个螺帽,工作人员可通过这两个螺帽调节两相邻固定弧之间的距离,进而连接固定圈的外径,从而使其紧紧抵靠在管廊本体的内壁上,最终实现固定圈的固定安装;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时,工作人员可将已固定安装好固定圈的多个管廊本体预制件置于开挖好的地下沟槽内并完成拼接安装,此时,便可对开挖好的地下沟槽进行回填和路面建设了,其大大缩短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周期,对城市路面的交通影响时间大大较少;沟槽回填完成后,工作人员可进入本地下综合管廊内,并于固定圈上安装各种置物架、线槽和管道,而过程中无需对管廊本体进行钻孔,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预制的管廊本体的强度,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所述管廊本体的一端靠近管廊本体内壁处设有第一台阶面,管廊本体的另一端靠近管廊本体外壁出设有能够与第一台阶面配合连接的第二台阶面。

管廊本体的两端设置相配合的台阶面,更加方便了管廊本体的拼接;工作人员可在其品接口处填充连接剂和防水剂,使其连接更为牢固,同时防水效果更好。

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所述管廊本体的底端铺设有网格板。

由于本地下综合管廊的底端呈圆弧状,工作人员于其内行走活动很是不便,且容易摔倒,故需在其底端铺设行走网格板;网格板相对于平板来讲,不易积攒灰尘及碎渣,且表面摩擦力大,使行走于其上的工作人员更具安全性。

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所述固定弧、置物架均由带凹槽的钢条制成。

固定弧、置物架均为带凹槽的钢条,使得工作人员仅需于凹槽内预先置入螺帽,然后通过螺栓及连接件来完成固定、构筑置物架,且后期对置物架的调整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优点:

1、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固定圈采用螺栓挤推的方式固定于管廊本体内壁上,尔后与固定圈上安装置物架,整个过程无需对管廊本体进行钻孔,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预制的管廊本体的强度,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管廊本体的两端设置相配合的台阶面,更加方便了管廊本体的拼接;工作人员可在其品接口处填充连接剂和防水剂,使其连接更为牢固,同时防水效果更好。

3、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由于本地下综合管廊的底端呈圆弧状,工作人员于其内行走活动很是不便,且容易摔倒,故需在其底端铺设网格板;网格板相对于平板来讲,不易积攒灰尘及碎渣,且表面摩擦力大,使行走于其上的工作人员更具安全性。

4、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中,固定弧、置物架均为带凹槽的钢条,使得工作人员仅需于凹槽内预先置入螺帽,然后通过螺栓及连接件来完成固定、构筑置物架,且后期对置物架的调整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圆筒状拼接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中,1、管廊本体;2、固定弧;3、双头螺栓;4、置物架;5、线槽;6、管道;7、第一台阶面;8、第二台阶面;9、网格板;a、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的管廊本体1,管廊本体1呈圆筒状;管廊本体1内设有若干固定圈,固定圈由钢材制成,各固定圈均由若干固定弧2组成,相邻两固定弧2之间设有双头螺栓3相连接;固定圈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架4,置物架4上可固定若干线槽5和管道6。本地下综合管廊在预制时,工作人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管廊本体1预制好后,可根据其内径预制好固定弧2形,使固定弧2的内径略小于管廊本体1内径,然后将多条固定弧2首尾相连,用双头罗双连接在一起,置于管廊本体1内;每个双头螺栓3的两端均由两个螺帽,工作人员可通过这两个螺帽调节两相邻固定弧2之间的距离,进而连接固定圈的外径,从而使其紧紧抵靠在管廊本体1的内壁上,最终实现固定圈的固定安装;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时,工作人员可将已固定安装好固定圈的多个管廊本体1预制件置于开挖好的地下沟槽内并完成拼接安装,此时,便可对开挖好的地下沟槽进行回填和路面建设了,其大大缩短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周期,对城市路面的交通影响时间大大较少;沟槽回填完成后,工作人员可进入本地下综合管廊内,并于固定圈上安装各种置物架4、线槽5和管道6,而过程中无需对管廊本体1进行钻孔,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预制的管廊本体1的强度,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管廊本体1的一端靠近管廊本体1内壁处设有第一台阶面7,管廊本体1的另一端靠近管廊本体1外壁出设有能够与第一台阶面7配合连接的第二台阶面8;管廊本体1的两端设置相配合的台阶面,更加方便了管廊本体1的拼接;工作人员可在其品接口处填充连接剂和防水剂,使其连接更为牢固,同时防水效果更好。

管廊本体1的底端铺设有网格板9;由于本地下综合管廊的底端呈圆弧状,工作人员于其内行走活动很是不便,且容易摔倒,故需在其底端铺设行走网格板9;网格板9相对于平板来讲,不易积攒灰尘及碎渣,且表面摩擦力大,使行走于其上的工作人员更具安全性。

固定弧2、置物架4均由带凹槽的钢条制成;固定弧2、置物架4均为带凹槽的钢条,使得工作人员仅需于凹槽内预先置入螺帽,然后通过螺栓及连接件a来完成固定、构筑置物架4,且后期对置物架4的调整更为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