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4118发布日期:2020-08-05 02: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基座(1)、挡板ⅰ(2)、挡板ⅱ(3)、出水口(5)、储存箱(6)和挡板ⅲ(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ⅰ(2)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顶部并位于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挡板ⅱ(3)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顶部并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所述挡板ⅲ(10)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顶部并位于偏左的位置,所述挡板ⅲ(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捞装置(7),所述基座(1)的左侧壁并位于紧靠挡板ⅰ(2)内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引导板(4),所述储存箱(6)设置在基座(1)的顶部并位于挡板ⅱ(3)内测的位置,所述挡板ⅱ(3)的侧壁并位于储存箱(6)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挡板ⅲ(10)的侧壁并位于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远离挡板ⅲ(10)的一端与储存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9)的内部设置有冲洗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装置(7)包括固定桩(701)、电机(702)、传输带(703)、打捞板(704)、第一滚轮(705)、第二滚轮(706)、第三滚轮(707)和支撑滚轮(708),所述固定桩(701)与挡板ⅲ(10)的顶部并位于两端的位置固定连接,电机(702)固定连接在挡板ⅰ(2)的顶部并位于挡板ⅲ(10)右侧的位置,所述固定桩(701)的顶部通过承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第一滚轮(705)固定套接,所述传动杆靠近固定桩(70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通过皮带与电机(70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706)通过承轴与挡板ⅰ(2)的内壁并位于支撑板(9)上方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滚轮(707)通过承轴与挡板ⅰ(2)的内壁并位于靠近左侧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带(703)套接在第一滚轮(705)、第二滚轮(706)和第三滚轮(707)的外部,所述支撑滚轮(708)通过承轴与固定桩(70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滚轮(708)的外壁与传输带(703)接触,所述打捞板(704)与传输带(703)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8)包括水泵(801)、入水管(802)、过滤网(803)、出水管(804)、输水管(805)、喷头ⅰ(806)和喷头ⅱ(807),所述挡板ⅲ(10)的侧壁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外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03),所述入水口通过入水管(802)与水泵(801)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水泵(801)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804)与输水管(805)连通,所述输水管(805)设置在支撑板(9)的内部,所述喷头ⅰ(806)与喷头ⅱ(807)均设置在支撑板(9)的外表面,所述喷头ⅰ(806)与喷头ⅱ(807)均与输水管(80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板(704)由滤板(709)与固定柱(710)组成,两个所述固定柱(710)与传输带(703)的外壁并位于两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滤板(709)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柱(7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ⅰ(806)与喷头ⅱ(807)均匀分布在支撑板(9)的上表面,所述喷头ⅰ(806)的喷嘴方向为竖直向上,所述喷头ⅱ(807)的喷嘴方向为水平向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内设置有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与挡板ⅰ(2)的左侧壁的夹角为6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河流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基座、挡板Ⅰ、挡板Ⅱ、出水口、储存箱和挡板Ⅲ,所述挡板Ⅰ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并位于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挡板Ⅱ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并位于靠近右侧的位置。该河流垃圾收集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带动传输带滚动,通过传输带与其表面设置的打捞板的配合,可以将生活垃圾和水中的水藻一起打捞,通过水泵与入水管的配合,将打捞装置附近的水抽离,使引导板附近水和垃圾一起流至打捞装置处,通过水泵与喷头Ⅰ、喷头Ⅱ的配合,将打捞过后的打捞板与传输带进行清洗,防止其表面附着的垃圾重新进入河流,从而提高了打捞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刚;崔红雨;陈辉;冯湲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水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