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上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873发布日期:2020-10-23 12: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和过滤装置(2),所述盖板(1)包括顶面、侧面(17)和底面(18),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盖板(1)的侧面(17)或底面(18)固连;在所述盖板(1)的底面(18)上固连有弹跳芯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和过滤装置(2)嵌装在地漏主体内,所述地漏主体为凹型壳体,包括侧壁(3)和底壁(4),在所述地漏主体的底壁(4)上设置有排水口(5),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6),所述盖板(1)和所述过滤装置(2)嵌装在所述的第一进水口(6)中;所述固连有过滤装置(2)的盖板(1)可纵向在所述第一进水口(6)中上下插拔;所述弹跳芯柱包括下方固定柱(9)和上方的伸缩柱(10),所述伸缩柱(10)的顶端与所述盖板(1)的底面(18)固连,所述固定柱(9)通过第一支撑架(11)与所述排水口(5)或底壁(4)固连;当所述过滤装置(2)固连在所述盖板(1)的侧面(17)上时,所述盖板(1)覆盖所述的排水口(5);当所述过滤装置(2)固连在所述盖板(1)的底面(18)上时,所述盖板(1)覆盖所述的第一进水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固连在所述盖板(1)的侧面(17)上,所述盖板(1)的底面(18)覆盖所述的排水口(5);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所述盖板(1)的侧面(17)、地漏主体的侧壁(3)和底壁(4)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过滤室(7),所述第一过滤室(7)顶部的开口为第二进水口(8);在需要排水时,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固连在所述盖板(1)侧面(17)的过滤装置(2)随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提起后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缘不高于所述侧壁(3)的上缘;水流从所述第二进水口(8)进入第一过滤室(7),然后从所述底面(18)与底壁(4)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排水口(5);所述过滤装置(2)过滤所述从第二进水口(8)流向所述排水口(5)的水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底面(18)向上内凹形成扣盖,所述排水口(5)的周向纵向设置有水封板(14),所述水封板(14)的高度小于所述侧壁(3)的高度,所述水封板(14)设置在所述扣盖的下方,位于所述扣盖边缘的内侧,规格与所述扣盖相配合;在排水时,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提起后所述扣盖侧面(17)的下缘低于所述水封板(14)的上缘,所述扣盖、水封板(14)与所述地漏主体形成水封地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固连在所述盖板(1)的底面(18)上,所述盖板(1)覆盖所述的第一进水口(6);在所述的地漏主体内,所述盖板(1)的底面(18)、所述地漏主体的侧壁(3)和底壁(4)形成第二过滤室(19);在需要排水时,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固连在所述盖板(1)底面(18)的过滤装置(2)随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提起后所述过滤装置(2)的下缘不高于所述侧壁(3)的上缘;在所述盖板(1)侧面(17)下缘与所述第一进水口(6)上缘之间形成第三进水口(20);水流从所述第三进水口(20)进入第二过滤室(19),再从第二过滤室(19)进入排水口(5);所述过滤装置(2)过滤所述从第三进水口(20)流向所述排水口(5)的水流;所述的过滤装置(2)呈柱形,外径与所述第一进水口(6)的内径相配合,所述盖板(1)向上提起后,所述柱形的过滤装置(2)覆盖所述的第三进水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漏主体的顶面上,在所述第一进水口(6)的周向设置有污垢沉积槽(12),所述的污垢沉积槽(12)为凹型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洗衣机排水管接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2)为pp棉、或海绵、或过滤网,当所述的过滤装置(2)为过滤网时,所述过滤网的孔径或孔宽小于2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上盖,属于地漏装置制造的技术领域,所述地漏上盖包括盖板和过滤装置,所述盖板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盖板的侧面或底面固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当毛发淤堵在地漏上盖的过滤装置表面时,清理更方便快捷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海慧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