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4175发布日期:2020-07-10 15:2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的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的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马桶通常包括马桶主体和水箱,马桶主体顶部相连有冲水管道,而该冲水管道需要在马桶主体生产过程中,待马桶主体下部的便池主体基本成型后,再通过粘贴方式与便池主体顶部结构相连,这样使两者之间可能因为前后存在时间差而造成粘结位置不牢固以降低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冲水管道制造时还需要开设冲水孔,这样也会增加相应的加工时间以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粘接方式对安装人工的要求较高,因此最终产品成品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冲水管道的冲水孔需要朝向便池主体内壁面以起到清洁效果,但通过粘贴形式将冲水管道与便池主体内壁面相连,使得冲水管道与便池主体之间存在内弯半径较小的空间,这样尺寸较小的空间将会成为藏污纳垢位置,用户长时间使用后,通常会在该位置积聚较多污垢,而该处位置处于马桶主体内顶部,长柄刷子难以伸入其内进行刷洗干净,最终只会变成马桶主体的卫生死角,因此对马桶主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对提高马桶整体清洁的便捷性以及提高马桶内部卫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生产效率高、结构强度大以及高效冲刷的便于清洁的马桶,旨在提高马桶生产效率、方便用户清洁马桶以及提高结构强度和冲刷洁净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洁的马桶,包括马桶主体和设置于马桶主体后端位置的水箱,马桶主体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支撑圈体以及设置于下部的便池主体,支撑圈体和便池主体相连位置为圆弧平滑过渡结构,圆弧平滑过渡结构向便池主体内部凸出,便池主体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水凹槽向便池主体内壁面冲刷水体。优选地,所述支撑圈体为实心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圈体和所述便池主体之间通过内模体和外模体共同配合以高强度注浆成型所述马桶主体。优选地,对称设置于所述便池主体后端两侧的所述冲水凹槽深度沿所述便池主体后端向前端逐渐递减。优选地,所述冲水凹槽的冲水路径从出发端向末端逐渐向所述便池主体内部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冲水凹槽的进水口可拆卸相连喷水部件,喷水部件的出水通道的轴向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直角梯形结构的直角边位于上部。优选地,所述冲水凹槽的进水口可拆卸相连喷水部件,喷水部件的出水通道的轴向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优选地,所述便池主体底部相连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内至少设有用于管道密封的第一存水弯管和第二存水弯管。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便池主体和支撑圈体以一体成型方式生产马桶主体,并且便池主体和支撑圈体之间以向便池主体内凸出的圆弧平滑过渡结构,使得便池主体和支撑圈体之间不会存在内部尺寸较小的容纳污垢空间,用户使用过程中更为容易地对便池内壁面进行清洁。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支撑圈体为内部实心结构,这样使得马桶主体不需要通过粘接方式实现便池主体和支撑圈体相连,只需要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即可方便地生产马桶主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并且马桶主体整体结构强度还得到相应提升。此外,通过在便池主体内壁面设置有冲水凹槽通道,配合冲水凹槽深度以及冲水角度变化,使冲水过程更加高效以及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清洁的马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马桶主体2水箱11便池主体3支撑圈体12冲水凹槽31圆弧平滑过渡结构13喷水部件4排污管道131直角梯形结构41第一存水弯管1311直角边42第二存水弯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清洁的马桶。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清洁的马桶包括马桶主体1和设置于马桶主体1后端位置的水箱2,马桶主体1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支撑圈体3以及设置于下部的便池主体11,其中支撑圈体3和便池主体11相连位置为向便池主体11内凸的圆弧平滑过渡结构31,并且便池主体11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冲水凹槽12向便池主体11内壁面进行冲刷水体。由于现有技术的马桶主体通常在便池主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冲水的冲水管道,并且需要使冲水管道的冲水孔朝向与便池主体内壁面以实现协同冲水效果,但便池主体顶部与冲水管道之间容易存在尺寸较小的间隙而形成卫生死角,并且该处卫生死角对于普通用户是较难清洁的,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便池主体11顶部设置只用于支撑座圈(图上未标示)的的支撑圈体3,并且支撑圈体3与便池主体11顶部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结构31,并且圆弧平滑过渡结构31向便池主体11内部凸出,因此本实施例马桶主体1在实际使用过程并不会存在便池主体11与支撑圈体3之间的卫生死角,用户在日常维护过程中也较为容易清洁便池主体11内壁面表面。由于本实施例的支撑圈体3只起到支撑作用而不需要作为运输水体的通道,因此本实施例的支撑圈体3为实心结构,因此支撑圈体3可与便池主体11之间通过一体成型生产,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现有技术通过空心结构的冲水管道与便池主体之间粘接需要花费较多工作时间,还能相应地提高马桶的整体结构强度。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圈体3和便池主体11之间通过内模体和外模体共同配合,再使用高强度注浆方式形成马桶主体1,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一体成型能够加快生产效率、提高结构强度以及降低废品率。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于便池主体11后端两侧的冲水凹槽12深度沿便池主体11后端向前端逐渐递减,并且本实施例的冲水凹槽12的冲水路径从出发端向末端逐渐向便池主体11内部向下倾斜。由于本实施例的马桶主体1在后端位置相连有水箱2,因此水箱2也是从便池主体1后端位置向便池主体11内部进水,并且由于本实施例的便池主体11顶部的支撑圈体3内部并没有设置冲水管道以及相应的冲水孔,因此压力较高的水体从水箱2进入至便池主体11内部后,需要沿着特定流向的冲水凹槽12向便池主体11前端移动以实现冲水,而通过使冲水凹槽12的初始端深度提高,能够使水体沿着冲水凹槽12而定向向前移动且具有一定移动惯性,而随着水体移动而使冲水凹槽12的深度逐渐降低,而使水体逐渐向便池主体11内壁面扩散而实现将便池主体11内壁面覆盖以冲刷干净便池主体11内壁面。另外本实施例的冲水路径从出发端向末端逐渐向便池主体11内部而向下倾斜,通过上述冲水凹槽12结构设置,能够使冲水水路以扇形形式而尽量覆盖便池主体11内壁面以将便池主体11内部清洁干净。请参见图1和图2,为提高本实施例的冲水洁净能力,本实施例通过在冲水凹槽12的进水口位置可拆卸相连有喷水部件13,并且喷水组件13的出水通道的轴向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131,而直角梯形结构131的直角边1311位于上部位置。当用户在冲刷便池主体11内壁面时,通过喷水部件13的出水通道为直角梯形结构131,并且直角梯形结构131的直角边1311位于上部,使得水体经过喷水部件13向外喷出后,水体上部与支撑圈体3基本保持平行,因此水体不容易向上飞溅,而下部的水体则以逐渐扩大的形状而将便池主体11内壁面覆盖以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喷水组件13的出水通道的轴向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这样能够使水体以整体平行方式而向外冲出,并沿着冲水凹槽12而相对稳定地将便池主体11内壁面覆盖以及清洁。此外,本实施例设置于便池主体11下部的排污管道4设置有第一存水弯管41和第二存水弯管42,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便于清洁的马桶主体1在非冲水状态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臭味气体向马桶主体1外释放。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