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020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



背景技术:

堰与高坝相比,结构相对简单,经济而实用,它具有蓄水灌溉、消除水患等功能。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古代的堰坝主要以土坝、木坝、草木坝为主,而现代逐渐转变为浆砌石坝、混凝土坝等。并且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蓄水排水升级为生态及景观的辅助水利建筑。

增加亲水性、拒绝硬质景观几乎成了每个生态项目的必要因素,因此,堰坝在满足防洪安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了追求生态景观,一方面除了尽可能的节省混凝土用量,另一方面还要增加景观装饰,满足生态和人文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经济的堰型,同时能将景观措施与堰坝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现有的景观堰多以主堰坝及多个低堰坝来形成跌水景观,主堰坝断面采用重力式或者矩形形式,低堰坝采用多个小挡墙形式,该方案严重侵占河道,对于水面本身很小但水头差又很大的河道来说,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如此多级数的景观堰坝。并且已有的景观堰大多体型过大,混凝土用量多,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观堰的体型、减少低堰坝的数量,降低了河道的侵占空间,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营造同样的景观跌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包括1个堰坝主体,所述堰坝主体的上端面形成多级台阶,所述多级台阶的顶部阶梯与上游景观水位齐平,所述多级台阶的底部阶梯低于下游景观水位,所述堰坝主体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倒立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2个侧壁分别为坝踵和坝趾,所述坝踵的高度等于或不等于坝趾的高度,所述坝踵和坝趾的底部分别低于上游河床高程和下游河床高程。

所述堰坝为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所述跌水是指使上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水流自由跌落到下游渠道(河、沟、水库、塘、排水区等)的落差建筑物。

为达到跌水效果,堰顶高程与上游景观水位齐平,以上游景观水位和下游河床高程作为堰体高度的控制点,下游坝趾满足抗冲要求,若堰体过高,在满足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坝踵位置的高度。堰底为类似“板凳”的形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

本实用新型只有一个主堰坝,跌水坎与堰体融为一体,景观在堰顶造型,减少了低堰坝的数量,减少侵占河道空间;景观堰体型被优化,通过在堰坝主体的上端面形成多级台阶实现跌水,堰坝主体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倒立的u形结构,使得堰底采用类“板凳”形式,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用量,大约节约混凝土量约15%,降低工程投资,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堰坝形体不仅能够满足景观连续跌水效果,且更加节省混凝土量。

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观堰的体型、减少低堰坝的数量,降低了河道的侵占空间,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营造同样的景观跌水效果。

进一步地,堰坝主体的顶部安装栈桥或汀步。

堰顶形状则根据景观对多级台阶高度宽度的要求而定,如有交通要求,可在堰顶设置栈桥或者汀步。

进一步地,u形结构的内侧底壁设置有砂浆垫层,所述砂浆垫层上铺设有砂卵石。

进一步地,坝踵的前端凸出于或不凸出于多级台阶的顶部阶梯前端。

进一步地,多级台阶的各个阶梯的高度一致或不一致。

进一步地,多级台阶的各个阶梯的宽度一致或不一致。

上述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跌水效果。

进一步地,上游河床高程大于或等于下游河床高程。

上述设置确保整个堰坝主体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堰坝主体采用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只有一个主堰坝,减少了低堰坝的数量,减少侵占河道空间。

2、本实用新型景观堰体型被优化,更加节省混凝土量

3、本实用新型堰轴线可根据需要设置为直线、曲线或其他形状均可,多级台阶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景观堰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堰坝主体,2-多级台阶,3-坝踵,4-坝趾,5-砂浆垫层,6-砂卵石,7-栈桥,8-上游景观水位,9-上游河床高程,10-下游景观水位,11-下游河床高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包括1个堰坝主体1,所述堰坝主体1的上端面形成多级台阶2,所述多级台阶2的顶部阶梯与上游景观水位8齐平,所述多级台阶2的底部阶梯低于下游景观水位10,所述堰坝主体1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倒立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2个侧壁分别为坝踵3和坝趾4,所述坝踵3的高度等于或不等于坝趾4的高度,所述坝踵3和坝趾4的底部分别低于上游河床高程9和下游河床高程11;所述坝踵3的前端凸出于或不凸出于多级台阶2的顶部阶梯前端;所述多级台阶2的各个阶梯的高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多级台阶2的各个阶梯的宽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上游河床高程9大于或等于下游河床高程11;所述堰坝主体1采用混凝土制成。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堰坝主体1的顶部安装栈桥7或汀步;所述u形结构的内侧底壁设置有砂浆垫层5,所述砂浆垫层5上铺设有砂卵石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包括1个堰坝主体(1),所述堰坝主体(1)的上端面形成多级台阶(2),所述多级台阶(2)的顶部阶梯与上游景观水位(8)齐平,所述多级台阶(2)的底部阶梯低于下游景观水位(10),所述堰坝主体(1)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倒立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2个侧壁分别为坝踵(3)和坝趾(4),所述坝踵(3)的高度等于或不等于坝趾(4)的高度,所述坝踵(3)和坝趾(4)的底部分别低于上游河床高程(9)和下游河床高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主体(1)的顶部安装栈桥(7)或汀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结构的内侧底壁设置有砂浆垫层(5),所述砂浆垫层(5)上铺设有砂卵石(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踵(3)的前端凸出于或不凸出于多级台阶(2)的顶部阶梯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台阶(2)的各个阶梯的高度一致或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台阶(2)的各个阶梯的宽度一致或不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河床高程(9)大于或等于下游河床高程(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堰坝主体(1)采用混凝土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多级跌水效果的景观堰坝,包括1个堰坝主体,所述堰坝主体的上端面形成台阶,所述台阶的顶部阶梯与上游景观水位齐平,所述台阶的底部阶梯低于下游景观水位,所述堰坝主体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倒立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2个侧壁分别为坝踵和坝趾,所述坝踵的高度等于或不等于坝趾的高度,所述坝踵和坝趾的底部分别低于上游河床高程和下游河床高程。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观堰的体型、减少低堰坝的数量,降低了河道的侵占空间,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营造同样的景观跌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红春;杨德超;韩雪娇;卢荻秋;王秀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