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6519发布日期:2020-09-11 21:3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



背景技术:

泵房是一种供水系统,在市政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常在工厂企业、居民生活区等生活、生产地点建立泵房,以便于为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提供水源。泵房内一般安装有水泵、电动机、水泵控制柜及其它辅助设备等。

专利号为201822264498.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慧供水泵房,其包括泵房房体,所述泵房房体的内部布置有水泵、控制柜、分别与市政管网、用户管网相连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房体为由支撑板构成的立体结构,所述泵房房体上设置有起吊孔,所述起吊孔包括至少四个,所述起吊孔围成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泵房房体的内部布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噪声检测装置、稳流补偿器,所述稳流补偿器的入口端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市政管网连接,所述稳流补偿器的出口端通过所述水泵、管道与所述用户管网连接。

其解决了现有的泵房智能化程度较低,泵房内的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情况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期检测实现,其无法对泵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泵房的建造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施工工期较长,建造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户外泵房尺寸较小,供水设备和控制系统均集中在泵房内。若出现意外事故,使得泵房内的流水管道破裂或储水设备被破坏,造成大量的漏水现象时;水泵泵房内会出现积水,积水会损坏控制柜和配电柜。因此,现有的户外泵房存在因意外故障漏水导致水淹泵房,破坏控制系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包括泵房房体,所述泵房房体的内部布置有控制柜、配电柜、以及连接在市政管网和用户管网之间的流水管道,流水管道上连接有加压设备;所述泵房房体的内部设置有将泵房房体内部分割成水房和电房的隔断墙,隔断墙与泵房房体内墙衔接的位置处进行密封处理;所述的控制柜和配电柜布置在电房中,所述的流水管道和加压设备布置在水房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断墙上设置有移动门,移动门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移动门的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门的底部,高出水房底面至少2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墙的顶部或中上部设置有用于布线的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门与隔断墙的衔接处或穿线孔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房的底部设置有与外排水管连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顶面设置有与水房底面平齐或低于水房底面的滤水板,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滤水孔。

进一步的,排水沟顶部的滤水板略低于水房底面时,低于水房底面的滤水板与水房底面呈弧面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流水管道的四周或四周的任一侧;或沿隔断墙底边设置;或设置在流水管道的四周或四周的任一侧,并沿隔断墙底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压装置包括连接在水流管道上,由多个水泵并联组成的水泵组;所述的多个水泵通过水流管道相互并联后,再通过水流管道与压力罐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流管道上,位于水泵组的前端串联有稳流补偿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稳流补偿器包括立式稳流罐,以及设置在立式稳流罐前端与进水管连接的流量控制器,和设置在立式稳流罐后端通过管道与水泵串联的消毒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稳流罐,其靠近流量控制器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流量控制器串联;立式稳流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消毒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流量控制器采用电动蝶阀,能通过控制电动蝶阀打开、关闭的大小,从而控制水流量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其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在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上,位于流量控制器的前端设置有流量计和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的后端设置有倒流防止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隔断墙的设置,将控制柜和配电柜与流水管道隔开;若水管以及通水设备出现漏水时,能有效的起到隔水的作用,避免积水会侵蚀配电柜和控制柜;对配电柜和控制柜起到保护作用。隔断墙与泵房房体内墙衔接的位置处进行密封处理,能进一步加强隔断墙的防水性,有效防止积水渗透缝隙,进入到电房中,损坏电房内的控制柜和配电柜。

(2)隔断墙上移动门的设置,有效保证了泵房的整体性。并能通过移动门将泵房连通或隔断,使得工作人员能顺利的进入电房,对电房内的设备进行检测。移动门上锁扣的设定,能有效降低移动门被意外打开的概率。

(3)移动门底部离地面一定的距离,使得隔断墙的底部被抬高;可以有效降低积水漫过隔断,通过隔断的缝隙渗透进入电房的概率。进一步的增加了隔断的功能;同时,也对控制柜和配电柜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4)布线孔的设置,便于电房的控制柜和配电柜与水房的用电设备和监测设备进行布线;将布线孔设置在高处,能有效的避免积水渗透布线孔进入电房的概率。

(5)排水沟的设置,当设备出现漏水状态时,能从排水沟排出。有效避免出现积水,损坏电子设备的概率。

(6)多个水泵并联的设置,能有效的保证用户管网不同时段水压的提供量;若是在用户管网用水高峰期,则多台水泵一起工作,当在用户管网用水低谷期,则只需一台水泵投入工作使用。确保用户管网中水压的稳定性。另外,与水泵串联的压力罐,能进一步的确保用户管网中水压的稳定性。

(7)泵房房体中设置的稳流补偿器,在外接的自来水管网压力降低时,能够保护自来水管网不受破坏和保证水泵组流量的正常供应,为用户提供水流量充足和压力正常的自来水,确保用户水表计数的准确性,减少用户的损失。而且稳流装置还能在停电状态下利用网管,压力直接给用户供水,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能效果好。

(8)立式稳流罐的设计,将原来的卧式稳流罐改装成立式稳流罐;在保证稳流罐容积的同时,节省了稳流罐的占地面积,能有效的节省泵房的空间。而且将进水口设置在稳流罐的侧壁上,降低了稳流罐的进水高度,能有效的降低稳流罐进水口所需要的水压。并将出水口设置在稳流罐的最底端,可以确保稳流罐内的水都能全部排出,能有效避免稳流罐内出现积水的情况。

(9)流量控制装置的设置,能有效的解决水泵对市政水、市政管网流量的抽取。消毒装置的设置,能对稳流罐内的出水进行消毒,让用户用水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断墙上移动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断墙上移动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架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门禁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泵的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围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志:1-泵房房体、101-水房、102-电房、2-门、3-门禁装置、31-门禁装置控制器、4-控制柜、5-进水管、6-进水蝶阀、7-过滤器、8-倒流防止器、9-流量计、10-流量控制器、11-立式稳流罐、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2-消毒装置、13-水泵、14-压力罐、15-出水蝶阀、16-出水管、17-底座、18-排水沟、19-滤水板、20-隔断墙、201-穿线孔、21-移动门、211-锁扣、212-门框、213-滑轨、22-配电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一种水电分离式户外泵房,包括泵房房体1,在泵房房体1的内部布置有控制柜4、配电柜22、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管5、与用户管网连接的出水管16和连接在流水管道上的加压设备;以及安装在泵房房体1内墙上,用于泵房内部环境监测的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和噪声检测装置。

在泵房房体1的内部,位于控制柜4与流水管道之间设置有用于水电分离的隔断墙20,隔断墙20将泵房房体1内部分割成独立的水房101和电房102;在隔断墙20与泵房房体1内墙衔接的位置处进行密封处理。本实施例中,此处的密封处理是采用密封胶或密封条将衔接处的缝隙盖住。

在隔断墙20的顶部或中上部设置有用于布线的穿线孔201;穿线孔201进行密封处理,此处的密封处理采用的是填充胶进行密封填充。在隔断墙20的中部设置有移动门21,移动门2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移动门21的锁扣211;移动门21的底部,高出水房101底面至少20厘米。

所述的移动门21采用的是推拉门,所述隔断墙20的中部通过紧固件和固定胶固定连接有用于推拉门的门框212和滑轨213,门框内侧和移动门的衔接位置均粘贴固定有密封条。

所述的水房101内,在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管5上,其最前端安装有进水蝶阀6;位于进水蝶阀6的后端依次安装有过滤器7、倒流防止器8、流量计9和稳流补偿器。稳流补偿器包括立式稳流罐11,以及设置在立式稳流罐11前端与进水管连接的流量控制器10,和设置在立式稳流罐11后端与通过管道与水泵13串联的消毒装置12。

其中,流量控制器10采用的是安装在进水管上的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控制器连接;能通过控制电动蝶阀打开、关闭的大小,从而控制水流量的大小。

立式稳流罐11,其靠近流量控制器10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11,进水口111通过管道与流量控制器10串联;立式稳流罐1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12,出水口112通过管道与消毒装置12连接。

消毒装置12采用紫外线消毒装置,其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在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底部。

在消毒装置12的后端,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有水泵13组;所述的水泵13组包括多个水泵13;多个水泵13通过管道相互并联后,再通过管道与压力罐14串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3个水泵13并联连接。

在水泵13组的后端,位于与用户管网连接的出水管16上,安装有出水蝶阀15。

在水房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7,底座17的中部设置有与外排水管连接的排水沟18;排水沟18的顶部设置有与底座17顶面平齐的滤水板19,或者,在排水沟18的顶部设置有略低于底座17顶面的滤水板19,低于底座17顶面的滤水板19与底座17顶面呈弧面衔接;所述滤水板19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滤水孔。

所述的排水沟18设置在流水管道的四周或四周的任一侧;或沿隔断墙20底边设置;或设置在流水管道的四周或四周的任一侧,并沿隔断墙20底边设置。

所述泵房房体1设置有门2,其门口安装有门禁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门禁装置3采用的是密码锁或刷卡装置;在泵房房体1的内部的墙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门禁装置3通信的门禁控制器31。位于门禁控制装置31的一侧,通过导线串联有红外探测报警装置。

所述的红外探测报警装置串联有常态为常开的触发开关,门禁装置3串联有常态为闭合的触发开关;当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有活物进入泵房房体1内部时,红外探测报警装置的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当泵房房体1的门禁装置3被解锁时,与门禁装置3连接的触发开关则呈处于打开状态;当泵房房体1的门禁装置解锁未解锁时,与门禁装置3连接的触发开关则依然处于闭合状态;当红外探测报警装置的触发开关和门禁装置的触发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则会触发报警装置报警。

在水房101和电房102的顶部均设置有照明灯和通风装置。另外,水房101和电房102中同样安装了红外探测报警装置和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泵房的内顶上。

在泵房房体1内设置有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于所述泵房房体1的另一侧内端面上,所述储物装置内承装维修工具、清洁工具;所述泵房房体内布置有洗涤池、除湿机。

本实施例中的门禁装置、红外探测器、电动蝶阀、控制柜、流量控制器和消毒装置均采用本领域中常规产品,此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其做任何改进,此处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其中,门禁装置采用的是中空智慧提供的型号为fr2200的门禁装置,门禁控制器采用的是中控智慧提供的型号为zthcam-160的门禁控制器;红外探测器采用的是型号为zx-p10的红外探测器;进水管蝶阀和出水管蝶阀采用的是型号为kld71f4-10的手柄蝶阀;流量控制器采用的是型号为kla1k-d971x-10的电动蝶阀;消毒装置采用的是斯凯威品牌的型号为skw-uv-gf80-4的紫外线消毒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