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704发布日期:2020-10-23 12: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水箱是生活中常见的储水装置,无论是分散供水还是在小区、澡堂等特定区域的集中式供水,都会用到水箱。水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频繁进水,在进水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水流与现有液面进行撞击进而发出噪音:在针对小区的夜间供水中,产生的噪音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正常作息;而集中式供水的澡堂水箱往往也是建在居民区附近,产生的噪音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活动。因而,亟需开发一款设计简约、安装便捷、针对水箱噪音的减轻消除装置以解决水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缓冲消音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缓冲消音装置,应用于水箱,水箱连通一竖直向下的进水管;

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具体包括:

一导向竖杆,导向竖杆设置于水箱中,导向竖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始终保持伸入进水管内的状态;

一浮球,浮球设置于靠近水箱的底部的位置,浮球包括一第一贯穿通孔;

一扩散器,扩散器设置于进水管和浮球之间,扩散器为一喇叭状器件,扩散器的喇叭开口朝向浮球,扩散器包括一第二贯穿通孔;

导向竖杆的第二端依次贯穿第二贯穿通孔和第一贯穿通孔。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扩散器的下端设置有一凹槽;

凹槽的下表面与浮球的表面接触,且凹槽与浮球的接触面相贴合。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的第二端固定于水箱的底部,第一端不与进水管的管壁接触;

浮球可沿导向竖杆上下移动;并且

扩散器可沿导向竖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件固定于进水管内,第二端不与水箱的底部接触;

浮球可沿导向竖杆上下移动;并且

扩散器可沿导向竖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进水管内设置一限位件,导向竖杆的第一端套设于限位件中;

导向竖杆的长度大于进水管的管口至水箱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浮球和扩散器均固定连接于导向竖杆。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浮球通过多根连接杆固定连接扩散器。

优选的,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和扩散器的表面均涂覆有一防锈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通过本技术方案,利用扩散器的喇叭形外结构,使得柱状的进水流体能够先行随曲面扩散呈面状再与水箱内的液面平缓接触,从而能够避免进水水柱垂直冲击液面所产生的噪音及浪涌;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具有设计简约、安装便捷的特点,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消音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缓冲消音装置,应用于水箱配件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缓冲消音装置,应用于水箱0,水箱0连通一竖直向下的进水管01;

如图1-2所示,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具体包括:

一导向竖杆1,导向竖杆1设置于水箱0中,导向竖杆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始终保持伸入进水管01内的状态;

一浮球2,浮球2设置于靠近水箱0的底部的位置,浮球2包括一第一贯穿通孔;

一扩散器3,扩散器3设置于进水管01和浮球2之间,扩散器3为一喇叭状器件,扩散器3的喇叭开口朝向浮球2,扩散器3包括一第二贯穿通孔;

导向竖杆1的第二端依次贯穿第二贯穿通孔和第一贯穿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包括导向竖杆1、浮球2和扩散器3,其中:

导向竖杆1竖直设置于水箱0内并伸入进水管01中,导向竖杆1保持了与进水管01和进水水柱的平行,起引导进水水柱的作用;

扩散器3呈喇叭形并设置于导向竖杆1上,用于对柱形进水水柱进行缓冲扩散,如图2,扩散器3的剖面表面呈逐渐向两边扩散的光滑曲面,能够对柱状进水水流进行有效的引流和分散,使得柱形进水水柱先行随曲面扩散呈面状再与水箱内的液面平缓接触,从而能够避免进水水柱垂直冲击液面所产生的噪音及浪涌;

浮球2对该种缓冲消音装置起调节作用,由于随着水箱0的进水和出水,水箱0内的液面会不断发生变化,导致扩散器3的底部难以始终与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通过浮球2的引入,保证了扩散器3的底部能够始终与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液面上升时,浮球2随之上升,通过浮力推动扩散器3完成上升动作;当液面下降时,浮球2随之下降,防止扩散器3跌落过低。

特别地,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扩散器3采用轻质成型件制成,浮球2的设计尺寸有严格限定,能够保证在水箱液面的波动幅度正常的情况下,扩散器3的底部能够始终与实时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扩散器3的下端设置有一凹槽;

凹槽的下表面与浮球2的表面接触,且凹槽与浮球2的接触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扩散器3的下端设置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浮球2的表面形状相适应,能够较好地限定了扩散器3随浮球2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灵敏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1的第二端固定于水箱0的底部,第一端不与进水管01的管壁接触;

浮球2可沿导向竖杆1上下移动;并且

扩散器3可沿导向竖杆1上下移动。

现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向竖杆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水箱0的底部,第一端伸入进水管01内,导向竖杆1保持与进水管01相同的竖直状态,浮球2和扩散器3均可移动的连接导向竖杆1,浮球2可随液面的高低进行相应的移动,扩散器3在浮球2浮力的作用下也进行相应变化,保证扩散器3的边缘与水箱0的实时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得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设计目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1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件固定于进水管01内,第二端不与水箱0的底部接触;

浮球2可沿导向竖杆1上下移动;并且

扩散器3可沿导向竖杆1上下移动。

现提供另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是,导向竖杆1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件固定设置于进水管01内,能够避免当水箱0出现特殊设计时,例如在水箱0整体横剖面面积小,但整体高度大的情况时,不必要准备过长的导向竖杆1,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适用范围。

特别地,于上述第二具体实施例中,导向竖杆1的第二端的端口处设置有一限位凸起,防止液面过低时浮球2和扩散器3从导向竖杆1的第二端脱落导致该种缓冲消音装置解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进水管01内设置一限位件,导向竖杆1的第一端套设于限位件中;

导向竖杆1的长度大于进水管01的管口至水箱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浮球2和扩散器3均固定连接于导向竖杆1。

现提供另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与上述两具体实施例不同的是,浮球2和扩散器3均固定连接导向竖杆1,导向竖杆1的第一端通过一限位件设置于进水管01内;其中限位件对导向竖杆1的第一端并不其固定而是限位作用,使得导向竖杆1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浮球2和扩散器3均固定连接导向竖杆1,使得浮球2随液面的上下变动能够带动导向竖杆1和扩散器3进行相应的移动,进一步规范了扩散器3的移动方向,能够避免浮球2给予的浮力不均匀导致扩散器3发生不必要的倾斜,影响该种缓冲消音装置的消音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浮球2通过多根连接杆固定连接扩散器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浮球2通过多根短小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扩散器3,能够保证浮球2和扩散器3的协同联动,避免浮球2给予的浮力不均匀导致扩散器3发生不必要的倾斜,影响该种缓冲消音装置的消音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缓冲消音装置,其中导向竖杆1和扩散器3的表面均涂覆有一防锈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导向竖杆1和扩散器3的表面均涂覆有一防锈涂层,防止随水箱0的进水和停止进水长期交替暴露在水体和空气中引发锈迹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该种缓冲消音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对于该装置的频繁替换。

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方案,利用扩散器的喇叭形外结构,使得柱状的进水流体能够先行随曲面扩散呈面状再与水箱内的液面平缓接触,从而能够避免进水水柱垂直冲击液面所产生的噪音及浪涌;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具有设计简约、安装便捷的特点,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