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444发布日期:2020-08-11 20:1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装静载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



背景技术:

静载荷试验是指按桩的使用功能,分别在桩顶逐级施加轴向压力、轴向上拔力或在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处施加水平力,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根据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即q~s曲线)判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一般应用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中的有堆载法和锚桩法,堆载法需要运输车辆及吊车配合,试验成本较高;使用水箱配重,试验结束后,由于要放水,会影响试验场地的整洁;锚桩法安装快捷,但是对于大吨位试验桩,其重量大、体积大,在运输和装载的过程中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包括静载试验桩、锚桩、主梁、次梁、千斤顶,所述静载试验桩上固定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水平设置主梁;所述主梁上设置至少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次梁两端通过钢筋与锚桩连接,所述主梁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次梁设置在主梁两端。

所述次梁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

所述复合梁为一体设置。

所述复合梁为叠层设置,每层梁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复合梁的主梁,梁从下向上长度逐渐增长,能够在原来梁的基础上减少梁材料的使用,梁的重量减少,同时在安装与拆卸时能够减少吊装时用力,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主梁,2为次梁,3为千斤顶,4为静载试验桩,5为锚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包括静载试验桩4、锚桩5、主梁1、次梁2、千斤顶3,所述静载试验桩4上固定设置千斤顶3,千斤顶3上水平设置主梁1;所述主梁1上设置至少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2,次梁2两端通过钢筋与锚桩5连接,所述主梁1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次梁2设置在主梁两端。

所述次梁2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

所述复合梁为一体设置。

所述复合梁为叠层设置,每层梁的中心线重合。

如图1所示,主梁1和次梁2为一体设置,从下向上的长度逐渐增长,梁的两侧成锯齿状,也可以设置成为两侧为平面的,即梁的主视图呈倒梯形状的。图1中锯齿状的梁上部两端的悬臂所承受的力是预估力的150%。

如图2所示,主梁1和次梁2从下向上依次增长的梁叠加在一起的,每层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设置成主梁1为叠层设置梁,次梁2一体设置梁;也可以设置成主梁1为一体设置的梁,次梁2为叠层设置的梁。

本实用新型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其主梁和次梁设置成复合梁,从下向上量的长度逐渐增加,能够在原来梁的基础上减少梁材料的使用,梁的重量减少,同时在安装与拆卸时能够减少吊装时用力,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包括静载试验桩、锚桩、主梁、次梁、千斤顶,所述静载试验桩上固定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水平设置主梁;所述主梁上设置至少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次梁两端通过钢筋与锚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次梁设置在主梁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梁为一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梁为叠层设置,每层梁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装置,包括静载试验桩、锚桩、主梁、次梁、千斤顶,所述静载试验桩上固定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水平设置主梁;所述主梁上设置至少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次梁两端通过钢筋与锚桩连接,主梁为复合梁,复合梁的长度从下向上一次加长,次梁设置在主梁两端,能够在原来梁的基础上减少梁材料的使用,梁的重量减少,同时在安装与拆卸时能够减少吊装时用力,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明;李洪波;许莉;秦秋红;周启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