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9928发布日期:2020-10-09 18:3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城市防洪墙工程中,一般设有交通旱闸,平时开敞,汛期视水位涨落决定闸门启闭,交通旱闸闸门多采用叠梁式钢闸门,叠梁闸门门体宽度4.5m,单块门体重为3.3t,高度为0.8m,用时吊装到闸墩之间,平时则吊起叠放在防洪墙顶启闭亭内。

现有的叠梁闸门板存在连接处密封不严实,与门槽侧壁有间隙,而导致水流过防洪闸门的问题,不满足防汛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解决现有叠梁闸门板连接处密封不严实,而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包括左闸墩、右闸墩和闸底板,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左闸墩和右闸墩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的门槽,所述门槽之间安装有闸门板,所述闸门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止水,所述门槽靠近闸门板背水面的侧壁安装有侧止水,所述门槽靠近闸门板迎水面的侧壁安装有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用于为闸门板提供预紧压力。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将底止水安装在每块闸门板的底部,然后沿门槽叠放闸门板,在闸门板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底止水,达到两块闸门板之间的密封作用,同时,将侧止水安装在门槽靠近闸门板背水面的侧壁,将预紧装置安装在门槽靠近闸门板迎水面的侧壁,预紧装置提供预紧压力,将闸门板与侧止水紧密抵触,对闸门板的两侧进行密封。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叠梁闸门,结构简单,自身重量轻、起吊力小,搬运方便,闸门板与闸门板之间的底止水靠自重而达到密封的作用,并将侧止水整体安装在门槽侧壁,相较安装在每块闸门板两侧,其整体密封效果好,且方便调整和拆装。

进一步,所述侧止水包括固定座板和夹紧螺栓,所述固定座板固定连接在门槽侧壁上,两块固定座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p型止水带,所述p型止水带与固定座之间填充有止水承压垫,所述p型止水带远离固定座板的一侧抵接有压板,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座板、止水承压垫、p型止水带和压板,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p型止水带固定牢靠,拆换简单,且其具有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预紧压力下起到紧固密封作用,有效的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确保闸门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预紧装置包括门槽侧壁竖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接有凸轮和涡轮,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固接有与涡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接有转盘,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凹槽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转动转盘,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上的涡轮带动转轴上的涡轮转动,与涡轮同轴的凸轮转动,使凸轮抵压闸门板,对其产生预紧压力,加强侧止水的密封作用,且涡轮蜗杆具有自锁特性,无需一直对转盘施加力,即可保证凸轮一直抵紧闸门板,预紧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预紧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闸门板采用钢板制作,并在钢板的迎水面设置有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

通过上述设置,增加闸门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左闸墩和右闸墩之间设置有不锈钢隔网,所述不锈钢隔网位于闸门板迎水面的前方。

通过上述设置,防止淤泥杂物堆积到闸门板处,影响其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的左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左闸墩1、右闸墩2、门槽3、闸门板4、底止水5、侧止水6、固定座板601、夹紧螺栓602、p型止水带603、止水承压垫604、压板605、预紧装置7、凹槽701、转轴702、涡轮703、凸轮704、转动杆705、蜗杆706、转盘707、不锈钢隔网8。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包括左闸墩1、右闸墩2和闸底板,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1和右闸墩2的底端连为一体,左闸墩1和右闸墩2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的门槽3,门槽3之间安装有闸门板4,闸门板4采用钢板制作,并在钢板的迎水面设置有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闸门板4的底部安装有底止水5,门槽3靠近闸门板4背水面的侧壁安装有侧止水6,门槽3靠近闸门板4迎水面的侧壁安装有预紧装置7,预紧装置7可为闸门板4提供预紧压力。

参考图3,侧止水6包括固定座板601和夹紧螺栓602,固定座板6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门槽3侧壁上,两块固定座板60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pp型止水带603,pp型止水带603的小端与门槽3侧壁固定粘接,pp型止水带603与固定座之间填充有两块止水承压垫604,pp型止水带603远离固定座板601的一侧抵接有压板605,夹紧螺栓602依次穿过固定座板601、止水承压垫604、pp型止水带603和压板605,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

参考图4,预紧装置7包括门槽3侧壁竖向设置的凹槽701,凹槽701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702,转轴702上同轴固接有凸轮704和涡轮703,凹槽701内竖向设置有转动杆705,转动杆705上同轴固接有与涡轮703啮合的蜗杆706,转动杆705的上端固接有转盘707,转动杆705的下端与凹槽701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

左闸墩1和右闸墩2之间焊接有不锈钢隔网8,不锈钢隔网8位于闸门板4迎水面的前方。

具体工作时,将底止水5安装在每块闸门板4的底部,然后沿门槽3叠放闸门板4,在闸门板4自身重力作用下压紧底止水5,达到两块闸门板4以及闸门板4与闸底板之间的密封作用,同时,将侧止水6安装在门槽3靠近闸门板4背水面的侧壁,将预紧装置7安装在门槽3靠近闸门板4迎水面的侧壁,转动转盘707,使凸轮704抵紧闸门板4,闸门板4与侧止水6紧密抵触,对闸门板4的两侧进行密封,最后将不锈钢隔网8安装在左闸墩1和右闸墩2之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示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包括左闸墩、右闸墩和闸底板,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左闸墩和右闸墩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的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槽之间安装有闸门板,所述闸门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止水,所述门槽靠近闸门板背水面的侧壁安装有侧止水,所述门槽靠近闸门板迎水面的侧壁安装有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用于为闸门板提供预紧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止水包括固定座板和夹紧螺栓,所述固定座板固定连接在门槽侧壁上,两块固定座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p型止水带,所述p型止水带与固定座之间填充有止水承压垫,所述p型止水带远离固定座板的一侧抵接有压板,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座板、止水承压垫、p型止水带和压板,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包括门槽侧壁竖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接有凸轮和涡轮,所述凹槽内竖向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固接有与涡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接有转盘,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凹槽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板采用钢板制作,并在钢板的迎水面设置有纵向肋板和横向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闸墩和右闸墩之间设置有不锈钢隔网,所述不锈钢隔网位于闸门板迎水面的前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包括左闸墩、右闸墩和闸底板,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左闸墩和右闸墩的相对侧壁均开设有竖向的门槽,门槽之间安装有闸门板,闸门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止水,门槽靠近闸门板背水面的侧壁安装有侧止水,门槽靠近闸门板迎水面的侧壁安装有预紧装置,预紧装置用于为闸门板提供预紧压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身重量轻、起吊力小,搬运方便,闸门板与闸门板之间的底止水靠自重而达到密封的作用,并将侧止水整体安装在门槽侧壁,相较安装在每块闸门板两侧,其整体密封效果好,且方便调整和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涂飞;张礼全;蒋强强;储昭云;张骏;陶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