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1706发布日期:2020-09-04 11:5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压力也随之日益增大。作为交通的主要载体,城镇道路对于居民的出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依附于道路之上为了地下基础设施的安装维修方便而设置的检查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交通量增大和车辆荷载过大,使得道路上的各种检查井盖及其周边路面损坏较快,严重影响了道路质量,破坏城市形象,也危害了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使用新型防沉降井盖施工技术来替代传统井盖,不仅能够解决检查井沉降及周边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的问题,而且施工工期较短,具有防震、防盗、噪声较小等优点,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查井盖的使用寿命,保证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也节约道路维修养护的经济成本。

传统井盖落坐在井筒上,主要是依靠井座井筒来传递荷载,而防沉降井盖插入井筒内并与路面形成一体,改变了受力形式,将车辆荷载通过上盘面传递到井盖边缘的道路结构中,井盖与道路共同受力,整体性更强。同时,井盖的弹性锁定装置及嵌入式胶条的设置也能够防止井盖跳动、位移、意外开启,减少振动,因而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井盖沉降、变形等问题。

防沉降井盖在安装过程中对安装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目前没有一种专用的安装工具来对防沉降井盖进行安装,导致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包括配套使用的盖板和井筒,所述盖板为圆形板结构,所述井筒包括承插部、井盖孔成型部和提手,所述承插部和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下端与所述承插部的上端连接,所述井盖成型孔的外径大于所述承插部的外径,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井盖成型部的上端外侧壁上,所述提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沿所述井盖成型部的周向均布设置。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多根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

可选的,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四根。

可选的,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上端设有抗变形部,所述抗变形部的横截面积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承插部与所述井盖孔成型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积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过渡部的上端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下端端部的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过渡部的下端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承插部的上端端部的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为环状结构,所述加强筋的轴线与所述井盖孔成型部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辅助安装防沉降井盖,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能够较好的保证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盖板;11-限位柱;20-井筒;21-承插部;22-井盖孔成型部;23-提手;24-过渡部;25-抗变形部;2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包括配套使用的盖板10和井筒20。

盖板10为圆形板结构,盖板10采用钢板制成,钢板制成的盖板10不易变形。盖板10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柱11,限位柱11的数量为四根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当然限位柱11的数量也可以为四根以上。本实施例中,盖板10的直径为750mm,盖板10的厚度为3mm,限位柱11的高度为97mm,限位柱11所在的圆周直径为630mm。

井筒20包括承插部21、井盖孔成型部22和提手23,承插部21和井盖孔成型部2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井盖孔成型部22的下端与承插部21的上端通过过渡部24连接,过渡部24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圆形,本实施例中,井盖成型孔的外径大于承插部21的外径,过渡部24的横截面积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增大,过渡部24的上端端部的外径与井盖孔成型部22的下端端部的外径相同,过渡部24的下端端部的外径与承插部21的上端端部的外径相同。

提手23设置于井盖成型部的上端外侧壁上,提手23的数量为两个且沿井盖成型部的周向均布设置,当然,提手23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及三个以上,这样方便多人共同提取井筒20。

井盖孔成型部22的上端设有抗变形部25,抗变形部25的横截面积从下端朝向上端逐渐减小,抗变形部2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抗变形部25的设置能够提高井筒20的抗变形能力,降低井盖孔成型部22在受到挤压时,被挤压变形的情况发生。

当然,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井盖孔成型部22的抗变形能力,可以在井盖孔成型部22的内表面设有加强筋26,加强筋26为环状结构,加强筋26的轴线与井盖孔成型部22的轴线重合,加强筋26的数量为多根,多根加强筋26沿井盖孔成型部22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本实施例中,承插部21、井盖孔成型部22、过渡部24和抗变形部25均可以采用钢板卷制而成,提手23采用钢筋弯折制成。

本实施例中,承插部21的外径为660mm、高度为100mm,井盖孔成型部22的外径为690mm、高度为250mm,过渡部24的高度为30mm,抗变形部25的下端端部外径为690mm、上端端部外径为260mm、高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道路防沉降井盖安装组件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在道路基层及井盖板施工处清理完毕且清扫结束后,在沥青铺设前将盖板10安装在混凝土井口之上,且在盖板10表面涂刷柴油防止沥青粘黏在盖板10上,摊铺机铺设过后,立即将盖板10上的沥青清扫干净,然后将盖板10取出,再将井筒20的承插部21放入混凝土预留井孔内,通过人工快速向井筒20周围填塞沥青,虚铺一定厚度,摊平沥青后用平板夯将其井筒20周围30cm范围内夯实,夯实结束后两个工人用力均匀平稳提起井筒20,避免造成沥青塌导致防沉降井盖翼缘下空鼓,在取出井筒20后立即将防沉降井盖放到安装孔内,采用平板夯将防沉降井盖夯平,移除平板夯,压路机按正常沥青碾压工艺碾压,压至防沉降井盖顶面与沥青路面标高基本齐平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