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0227发布日期:2020-08-28 15:1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



背景技术:

当今城市建设中,经常会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这一现象的发生源于现有井盖的不完善。现有城市井盖的结构较为单一,井盖排水不够自动化,不能针对水量自动调节排水口大小,容易在排水量较大时造成排水系统瘫痪,即使现有一些井盖能够满足智能化排水,但这些井盖往往结构过于复杂,不便批量对其生产,且造价较为昂贵,同时对安装的要求较为严格,有时还需要提供外界电源辅助进行自动化排水,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实用性不强,故需对现有雨水井盖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包括u型导流主体、上层排水口、井盖主体、活动井盖和下层排水口,所述井盖主体的一侧固定有u型导流主体,所述井盖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上层排水口,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井盖,所述活动井盖上开设有下层排水口,所述井盖主体的底部固定有轮座,所述轮座内转动连接有过渡轮,所述过渡轮的一侧固定有摇摆杠杆,所述摇摆杠杆的一端通过连接座活动连接有集水筒,所述过渡轮的另一侧固定有连接杠杆,所述连接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弯型推钩,所述弯型推钩的一端抵接在活动井盖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井盖主体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井盖的底部固定有滚轮,且滚轮滚动连接在滑槽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摇摆杠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轮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有衣型悬挂件,所述集水筒悬挂在衣型悬挂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u型导流主体内开设有u型导流口,所述集水筒位于u型导流口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活动井盖的一侧与井盖主体内部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杠杆与弯型推钩的转动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层排水口和下层排水口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上层排水口与井盖主体的底部贯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层排水口、u型导流口、活动井盖、弯型推钩、集水筒和下层排水口,当暴雨天气排水量过大时,雨水经过u型导流口进入集水筒内,当集水筒内的排水口的排水速度小于u型导流口的进水速度时,此时集水筒向下移动,集水筒向下移动带动摇摆杠杆摆动,进而带动连接杠杆转动,连接杠杆转动进而通过第二弹簧带动弯型推钩推动活动井盖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此时下层排水口与上层排水口并排,进而扩大排水口大小,加快排水速度,当通过u型导流口进入集水筒内的水流速度小于集水筒排水口的排水速度时,此时集水筒内的水量减少,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活动井盖恢复至初始位置处,上层排水口与下层排水口错开,排水口减小,进而完成井盖的自动调节,解决了雨水井盖不能根据排水量自动调节排水口大小的问题,具有能够自动化的实现雨水井盖排水口大小调节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型导流口、活动井盖、弯型推钩、摇摆杠杆、集水筒和连接杠杆,排水时,当u型导流口进入集水筒内的进水速度大于集水筒排水口的出水速度时,此时集水筒向下移动,带动摇摆杠杆摆动,进而摇摆杠杠带动连接杠杆转动,连接杠杆转动进而通过第二弹簧带动弯型推钩推动活动井盖移动,以此调节雨水井盖的排水口大小,解决了雨水井盖自动调节出水口时,需使用电力驱动,节能性不强的问题,具有能够通过杠杆机械构造,自动对雨水井盖的排水口大小进行调节,节约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井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扩大排水口时井盖主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初始位置处的井盖主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u型导流主体;2、上层排水口;3、井盖主体;4、u型导流口;5、衣型悬挂件;6、活动井盖;7、滑槽;8、弯型推钩;9、摇摆杠杆;10、集水筒;11、第一弹簧;12、滚轮;13、过渡轮;14、轮座;15、连接杠杆;16、第二弹簧;17、下层排水口;18、连接座;19、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全自动增排雨水井盖,包括u型导流主体1、上层排水口2、井盖主体3、活动井盖6和下层排水口17,井盖主体3的一侧固定有u型导流主体1,u型导流主体1用于向集水筒10内导入雨水,井盖主体3的顶部开设有上层排水口2,上层排水口2用于将雨水从上层排水口2处排至井盖下方的井中,井盖主体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井盖6,活动井盖6上开设有下层排水口17,活动井盖6能够活动,用于带动下层排水口17移动,进而调整上层排水口2和下层排水口17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排水口大小,对排水的速度进行调节,井盖主体3的底部固定有轮座14,轮座14用于支撑并实现过渡轮13转动,轮座14内转动连接有过渡轮13,过渡轮13的一侧固定有摇摆杠杆9,通过过渡轮13能够实现摇摆杠杆9的转动摇摆,摇摆杠杆9的一端通过连接座18活动连接有集水筒10,集水筒10上下移动,能够带动与之连接的摇摆杠杆9绕着过渡轮13实现摆动,集水筒10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排水孔,且排水孔处设置有滤网,防止排水口处堵塞,过渡轮13的另一侧固定有连接杠杆15,过渡轮13转动能够带动连接杠杆15摆动,连接杠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弯型推钩8,弯型推钩8的一端抵接在活动井盖6的一侧,连接杠杆15摆动能够带动与之连接的弯型推钩8移动摆动,进而通过弯型推钩8推动活动井盖6移动。

进一步,井盖主体3的内层开设有滑槽7,活动井盖6的底部固定有滚轮12,且滚轮12滚动连接在滑槽7上,活动井盖6通过底部的滚轮12活动在滑槽7上,其中滚轮12一共设置有六个,位于活动井盖6的两侧,每侧有三个滚轮12。

进一步,连接座18内转动连接有转轮19,连接座18用于固定连接集水筒10,并实现转轮19转动,摇摆杠杆9的一端固定在转轮19上,连接座18下方的集水筒10向下移动,带动连接座18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摇摆杠杆9绕着转轮19转动。

进一步,连接座18的底部固定有衣型悬挂件5,集水筒10悬挂在衣型悬挂件5的底部,衣型悬挂件5底部的两挂钩分别挂接在集水筒10的两侧,用于对集水筒10进行悬挂。

进一步的,u型导流主体1内开设有u型导流口4,通过u型导流口4能够将井盖主体3外的雨水引流至u型导流口4下方的集水筒10内,进而改变集水筒10筒内的水量,其中u型导流口4的顶部固定有过滤网,用于防止垃圾等进入u型导流口4,进而堵塞u型导流口4,集水筒10位于u型导流口4的正下方,用于确保雨水能够通过u型导流口4进入集水筒10。

进一步,活动井盖6的一侧与井盖主体3内部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连接杠杆15与弯型推钩8的转动连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当集水筒10内的水量减少时,通过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16能够带动活动井盖6恢复至初始位置处,完成井盖排水口的自动调节。

进一步,上层排水口2和下层排水口17的开口宽度相同,能够通过调节上层排水口2和下层排水口17之间的相对位置,完成井盖主体3的排水口调节,上层排水口2与井盖主体3的底部贯通,用于实现雨水能够顺利的从上层排水口2处排入至井盖主体3下方的井内。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雨量较大时,此时雨水一方面通过井盖主体3上的上层排水口2进行排水,另一方面雨水通过u型导流主体1上的u型导流口4向下流入至u型导流口4下方的集水筒10内,此时若当从u型导流口4处流入集水筒10内的雨水量大于集水筒10出水口处的出水量时,集水筒10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加,此时集水筒1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接座18同步向下移动,此时摇摆杠杆9在转轮19的作用下摆动,同时在过渡轮13的作用下绕着轮座14摆动,进而带动与过渡轮13连接的连接杠杆15摆动,连接杠杆15摆动通过第二弹簧16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弯型推钩8向内弯曲,进而推动活动井盖6沿滑槽7滑动,并压缩活动井盖6与井盖主体3之间的第一弹簧11,活动井盖6移动带动其上的下层排水口17同步移动,此时下层排水口17与上层排水口2的位置呈并排分布,雨水排水口增大,对雨水快速排水,一段时间后当进入集水筒10内的水流速度小于集水筒10出水口处的出水速度时,此时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活动井盖6恢复至初始状态,下层排水口17与上层排水口2之间呈交错分布,雨水排水口减小,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摇摆杠杆9带动集水筒10恢复至初始位置处,进而完成雨水井盖排水的自动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