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0288发布日期:2020-05-08 17: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尾水洞检修闸门,考虑检修尾水洞检修闸门槽至出口隧洞段,有些工程在尾水洞出口还设置了检修闸门,但存在检修时需要机组侧的水泵排除整条尾水洞水体耗时过长问题,且传统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水平压采用其顶部设置的充水平压阀存在易被水体异物卡阻开启不顺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所以,现有的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以有效缩短排水时间,并解决出口检修闸门开启不顺或关闭不严的技术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包括尾水洞;尾水洞的出口设有出口检修闸门;在出口检修闸门机组侧的尾水洞顶部设有可逆水泵;可逆水泵靠机组侧一端与旁通管一端连接;旁通管另一端位于尾水洞底部;可逆水泵靠尾水侧一端与三通的水平岔管一端连接,水平岔管另一端经控流阀与水平充压管一端连接,水平充压管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尾水侧的最低尾水位以下;三通的竖向岔管经控流阀与抽排水管一端连接,抽排水管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尾水侧的校核尾水位以上。

前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中,所述可逆水泵、旁通管路、三通、水平充压管和抽排水管各设两套,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左侧,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右侧。

前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中,所述水平充压管的进水口设有拦污罩。

前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中,所述旁通管在尾水洞侧墙内采用竖管与斜管钝角连接方式与尾水洞底部相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其机组侧设置的由可逆水泵及控流阀组控制的抽排水管路排水时,检修尾水洞检修闸门槽至出口隧洞段时,可先将尾水洞检修闸门关闭,仅需将尾水洞检修闸门至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之间的水体排除即可,无需排除整条尾水洞的水体,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了电能的损耗;检修完毕后,通过可逆水泵反向启动抽水可加快充水平压速度,有效提高检修效率;此外,旁通管路在尾水洞侧墙内采用竖管路段及斜管路段组成的钝角型布置型式,便于水流顺畅,且充水平压管路进口设置拦污装置,提高了闸门充水平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记如下:1-尾水洞、2-出口检修闸门、3-可逆水泵、4-旁通管、5-三通、6-水平岔管、7-控流阀、8-水平充压管、9-竖向岔管、10-抽排水管、11-拦污罩、12-竖管、13-斜管、14-检修闸门、15-充排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如图1~图6所示,该结构包括尾水洞1;尾水洞1的出口设有出口检修闸门2;在出口检修闸门2机组侧的尾水洞1顶部设有可逆水泵3;可逆水泵3靠机组侧一端与旁通管4一端连接;旁通管4另一端位于尾水洞底部;可逆水泵3靠尾水侧一端与三通5的水平岔管6一端连接,水平岔管6另一端经控流阀7与水平充压管8一端连接,水平充压管8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尾水侧的最低尾水位以下;三通5的竖向岔管9经控流阀7与抽排水管10一端连接,抽排水管10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尾水侧的校核尾水位以上。水平充压管8的进水口设有拦污罩11。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逆水泵3、旁通管路4、三通5、水平充压管8和抽排水管10各设两套,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左侧,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右侧;如图5所示,旁通管4在尾水洞1侧墙内采用竖管12与斜管13钝角连接方式与尾水洞1底部相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在机组侧的尾水洞1顶部设置可逆水泵3,可逆水泵3前部靠机组侧设置旁通管4引至尾水洞底部,可逆水泵后部靠尾水侧设置三通5,三通5的竖向岔管9通过控流阀7与抽排水管10底部连接,抽排水管10顶部出水口高程位于校核尾水位以上;三通5的水平岔管6通过控流阀7与水平充压管8连接,水平充压管8进水口位于最低尾水位以下。排水时如图6所示,在检修尾水洞检修闸门14至尾水洞出口段时,可先将尾水洞1的检修闸门14关闭,再将出口检修闸门2关闭,然后利用本发明的充排水结构15将检修闸门14与出口检修闸门2之间尾水洞1内的水体排除即可,无需排除整条尾水洞的水体,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了电能的损耗。检修完毕后,通过可逆水泵3反向启动抽水可加快充水平压速度,有效提高检修效率;此外,旁通管路在尾水洞侧墙内采用竖管路段及斜管路段组成的钝角型布置型式,便于水流顺畅,且充水平压管路进口设置拦污装置,提高了闸门充水平压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时,在尾水洞1的出口检修闸门2机组侧的尾水洞1顶部设置可逆水泵3。可逆水泵3前部靠机组侧设置旁通管4引至尾水洞1底部,可逆水泵3后部靠尾水侧设置三通5;三通5的竖向岔管9通过控流阀7与抽排水管10底部连接,抽排水管10顶部出水口高程位于校核尾水位以上;三通5的水平岔管6通过控流阀7与水平充压管8连接,水平充压管8的进水口位于最低尾水位以下;

尾水洞1的检修闸门14至出口隧洞段检修排水时,先将尾水洞1的检修闸门14和出口检修闸门2关闭。打开竖向岔管9的控流阀7,关闭水平岔管6的控流阀7,利用可逆水泵3正向开启可将检修闸门14至出口检修闸门2之间的水体通过抽排水管10排除。尾水洞1的出口检修闸门2充水平压时,关闭竖向岔管9的控流阀7,打开水平岔管6的控流阀7,利用可逆水泵3反向开启可将尾水洞1的出口检修闸门2侧的尾水抽至尾水洞1平压。旁通管4在尾水洞1侧墙内采用竖管12与斜管13钝角连接方式布置;水平充压管8进水口设置拦污罩11。

本发明通过在其机组侧设置的由可逆水泵及控流阀组控制的抽排水管路排水时,检修尾水洞检修闸门槽至出口隧洞段时,可先将尾水洞检修闸门关闭,仅需将尾水洞检修闸门至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之间的水体排除即可,无需排除整条尾水洞的水体,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减少了电能的损耗;检修完毕后,通过可逆水泵反向启动抽水可加快充水平压速度,有效提高检修效率;此外,旁通管路在尾水洞侧墙内采用竖管路段及斜管路段组成的钝角型布置型式,便于水流顺畅,且充水平压管路进口设置拦污装置,提高了闸门充水平压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包括尾水洞(1),在尾水洞(1)的出口设有出口检修闸门(2);其特征在于:在出口检修闸门(2)机组侧的尾水洞(1)顶部设有可逆水泵(3);可逆水泵(3)靠机组侧一端与旁通管(4)一端连接;旁通管(4)另一端位于尾水洞底部;可逆水泵(3)靠尾水侧一端与三通(5)的水平岔管(6)一端连接,水平岔管(6)另一端经控流阀(7)与水平充压管(8)一端连接,水平充压管(8)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尾水侧的最低尾水位以下;三通(5)的竖向岔管(9)经控流阀(7)与抽排水管(10)一端连接,抽排水管(10)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尾水侧的校核尾水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水泵(3)、旁通管路(4)、三通(5)、水平充压管(8)和抽排水管(10)各设两套,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左侧,一套位于出口检修闸门(2)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充压管(8)的进水口设有拦污罩(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4)在尾水洞(1)侧墙内采用竖管(12)与斜管(13)钝角连接方式与尾水洞(1)底部相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水洞出口检修闸门充排水结构,包括尾水洞;尾水洞的出口设有出口检修闸门;在出口检修闸门机组侧的尾水洞顶部设有可逆水泵;可逆水泵靠机组侧一端与旁通管一端连接;旁通管另一端位于尾水洞底部;可逆水泵靠尾水侧一端与三通的水平岔管一端连接,水平岔管另一端经控流阀与水平充压管一端连接,水平充压管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尾水侧的最低尾水位以下;三通的竖向岔管经控流阀与抽排水管一端连接,抽排水管另一端位于出口检修闸门尾水侧的校核尾水位以上。本发明通过可逆水泵正向启动可排除尾水洞水体,反向启动抽水可加快充水平压速度,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并提高了闸门充水平压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恩;赵明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