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8835发布日期:2020-05-29 13: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物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设备已普及我们每个家庭,特别是食物垃圾处理器,它使用方便,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食物垃圾处理器通常是安装在厨房内水槽排水口的下方,用于对食物垃圾进行研磨处理。由于食物垃圾垃圾处理器是安装在水槽排水口的下方,并且水食物垃圾处理器在工作过程中有水流进入,因此对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防水要求很高,否则会对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工作寿命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板等涉电器件通常是安装在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底部,因此对于防止水流入和渗入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底部区域显得尤其重要。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食物垃圾处理器底部涉电器件的防水问题,通过在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区域设置钢筒,并将涉电器件设置于钢筒内,通过设置钢筒,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体积和增加了成本。由于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安装于厨房内的水槽下方,而通常厨房内的水槽下方空间较窄,因此会导致在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时产生不便,或者会因为为避免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体积过大,导致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设计空间更小,如此便限制了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一些功能设置,同时也增加了食物垃圾处理器下半部结构的设计难度。

另外,即使通过设置钢筒解决防水问题,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涉电器件依然存在着因为漏水或渗水而被损毁的风险。由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与水槽的排水口连接密封部件在食物垃圾处理器长时间工作后(工作期间会振动)会产生磨损,因此会存在水槽口渗水或滴水到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顶部上,进而会沿着食物垃圾处理器主体的表面往下渗水(食物垃圾处理器主体外套设有外壳)。一旦有水沿着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外表面渗进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底部,便存在着因渗水而使得电机烧毁、电路板短路或金属部件生锈等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能够提高产品的整体防水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外壳和电机端盖,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研磨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所述电机端盖位于所述研磨部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还包括: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研磨部的侧壁外侧或所述电机端盖的侧壁外侧;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侧,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方,所述集水槽用于收集来自所述导流件的液体;

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用于将所述集水槽的液体排到所述外壳的外部。

具体地,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导流件和集水槽,将研磨部或电机端盖侧壁上的液体进行纵向阻隔并收集于集水槽,并最终排放至外壳的外部,一方面,能够避免液体继续向下流动至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从而有效地对电机等涉电器件进行防水保护,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取消防水钢筒结构,既可以降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成本,减少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尺寸,进而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减少设计难度;再一方面,由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可以在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更多功能的功能电路,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功能更丰富。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360度环绕设置在所述研磨部或电机端盖的侧壁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排水结构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接。

具体地,虽然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电机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但使用时间较长时该连接处仍然存在漏液的风险,通过将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上,即所述导流件位于该连接处的下方,能够将该连接处渗漏的液体进行引流并最终通过所述排水结构排放至所述外壳的外部,进而有效提高该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防水可靠性。

具体地,通过将导流件设置在相对靠上的研磨部的侧壁上,能够避免液体沿所述研磨部的侧壁流动,减少研磨部的外表面与液体接触,进而防止研磨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生锈或被腐蚀而结构受损,有效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上时,所述导流件的截面为“一”形,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搭接在所述集水槽上方,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电机端盖的侧壁外侧的液体引流至所述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水平设置,或者所述导流件沿中心至外周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倾斜向下的导流件能够使液体自动到达导流件远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进而保证液体进入所述集水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电机端盖一端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槽靠近所述电机端盖一侧的侧壁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阻挡液体沿所述导流件的底部渗透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密封件,能够保证液体沿导流件的上表面流动至导流件远离电机端盖的一端后,无法沿导流件的下表面反向流动至导流件靠近电机端盖的一端,进而保证液体不再沿电机端盖的侧壁继续向下流动,提高产品的防水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件的截面为“l”形,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向上折弯,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设置有过液结构,所述过液结构用于将所述导流件的液体排至所述集水槽。

具体地,通过设置向上折弯的导流件,使导流件形成类似储水结构,实现对液体的收集,进而通过过液结构将液体转移至集水槽,并最终排放至外壳的外部,这种设计在电机端盖自身实现对液体的收集,缩短了液体的流动行程,能够提高液体收集过程和外排过程的可靠性。

优选的,上述悬空端向上折弯的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延伸部和折弯部,进一步地,所述过液结构孔是贯穿所述折弯部的横向孔,且该横向孔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等于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的高度;或者,所述过液结构是贯穿所述延伸部的纵向孔;或者,所述过液结构是与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连通的过液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是部分环绕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侧的弧形槽,或者360度环绕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侧的环形槽。

具体地,弧形槽设计能够缩短所述集水槽的长度,进而使所述集水槽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所述外壳的材料成本和降低所述集水槽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过液结构的正下方。

优选的,当所述过液结构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集水槽是一个位于所述过液结构下方的弧形槽,或者是360度的环形槽;当所述过液结构的数量是两个以上时,所述集水槽是位于所述过液结构下方若干弧形槽,或者是360度的环形槽,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的数量等于所述过液结构或者少于所述过液结构,即多个所述过液结构可对应一个所述集水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件的截面为“l”形,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研磨部或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向下折弯,所述导流件远离所述研磨部或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插入所述集水槽上,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所述研磨部或所述电机端盖的侧壁外侧的液体引流至所述集水槽。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包括延伸部和折弯部,进一步地,当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上时,所述延伸部搭接在所述集水槽上,所述折弯部插入所述集水槽内。当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研磨部时,所述折弯部插入所述集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折弯部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通过设置向下折弯的“l”形导流件,能够保证液体沿导流件的上表面流动至导流件远离研磨部或电机端盖的一端后,无法沿导流件的下表面反向流动至导流件靠近研磨部或电机端盖的一端,并可靠进入所述集水槽内,进而保证液体不再沿研磨部或电机端盖的侧壁继续向下流动,提高产品的防水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端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当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端盖上时,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排污口的下方。

具体地,所述排污口用于与外部的排污管道连接实现食物垃圾的外排,使用时间较长时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道的连接处存在漏水的风险,通过将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导流件的上方,能够将该连接处渗漏的液体进行引流并最终通过所述排水结构排放至所述外壳的外部,进而有效提高该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防水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360度环绕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内侧。

具体地,通过设置360度环绕的集水槽,能够更加可靠地承接所述导流件上的全部液体,进而提高防水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为圆柱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部和下壳部,上壳部的直径大于下壳部的直径,所述上壳部与下壳部的连接处形成阶梯结构,所述集水槽设置有所述上壳部与下壳部的连接处。

具体地,一方面,利用连接处的阶梯结构设置所述集水槽,能够简化外壳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进而降低外壳的成本;另一方面,将外壳的形状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外形更加美观,而且也更利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安装和搬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结构是开设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排水口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外部;

或者,所述排水结构是沿所述外壳的侧壁纵向延伸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优选的,每个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排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水通道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外侧或内侧。

具体地,将排水结构设计为排水口,将液体直接排放至外壳的外部,这种设计结构和工艺均简单,生产效率高。将排水结构设计为排水通道,使液体的出口位于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的下方,能够保证液体与涉电器件的隔离,产品的防水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导流件和集水槽,将研磨部或电机端盖侧壁上的液体进行纵向阻隔并收集于集水槽,并最终排放至外壳的外部,一方面,能够避免液体继续沿研磨部或电机端盖向下流动至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从而有效地对电机等涉电器件进行防水保护,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取消防水钢筒结构,既可以降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成本,减少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尺寸,进而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减少设计难度;再一方面,由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可以在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更多功能的功能电路,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功能更丰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外壳与电机端盖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外壳与电机端盖组装结构的全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所示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导流件内部可拆卸)的全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二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全剖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实施例三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全剖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实施例三所述的电机端盖与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所述的电机端盖(部分未显示)与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所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全剖视图;

图17为图16所示f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实施例五所述的排水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五所述的排水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1至图19中:

1、外壳;11、集水槽;12、排水口;13、排水通道;14、上壳部;15、下壳部;21、导流件;211、延伸部;212、折弯部;213、过液结构;22、研磨部;23、电机端盖,231、排污口;3、容置空间;4、排污管道;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外壳1和电机端盖23,外壳1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研磨部22,外壳1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3(容置空间3具体见图3和图5),电机端盖23位于研磨部22与容置空间3之间,还包括导流件21、集水槽11和排水结构,导流件21设置在电机端盖23的侧壁外侧,集水槽11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内侧,集水槽11位于导流件21的下方,集水槽11用于收集来自导流件21的液体,排水结构与集水槽11连通,用于将集水槽11的液体排到外壳1的外部。具体地,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导流件21和集水槽11,将电机端盖23侧壁上的液体进行纵向阻隔并收集于集水槽11,并最终排放至外壳1的外部,一方面,能够避免液体继续沿电机端盖23向下流动至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3,从而有效地对电机等涉电器件进行防水保护,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取消防水钢筒结构,既可以降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成本,减少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尺寸,进而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减少设计难度;再一方面,由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下半部的利用空间更大,可以在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3内设置更多功能的功能电路,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功能更丰富。

于本实施例中,导流件21优选为三百六十度环绕设置在电机端盖23的侧壁的外侧,排水结构与集水槽11的底部连接。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外壳1为圆柱状,外壳1包括上壳部14和下壳部15,上壳部14的直径大于下壳部15的直径,上壳部14与下壳部15的连接处形成阶梯结构,集水槽11设置有上壳部14与下壳部15的连接处。具体地,一方面,利用连接处的阶梯结构设置集水槽11,能够简化外壳1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进而降低外壳1的成本;另一方面,将外壳1的形状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外形更加美观,而且由于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也便于在所述阶梯结构处着力,因此也更利于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安装和搬运。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端盖23位于研磨部22的下方,导流件21设置在电机端盖23的侧壁的外侧。具体地,虽然研磨部22与电机端盖2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但使用时间较长时该连接处仍然存在漏液的风险,通过将导流件21设置在电机端盖23上,即导流件21位于该连接处的下方,能够将该连接处渗漏的液体进行引流并最终通过排水结构排放至外壳1的外部,进而有效提高该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防水可靠性。

进一步地,电机端盖23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污口231,排污口231位于导流件21的上方。排污口231用于与外部的排污管道4连接实现食物垃圾的外排,使用时间较长时排污口231与排污管道4的连接处存在漏水的风险,通过将排污口231设置在导流件21的上方,能够将该连接处渗漏的液体进行引流并最终通过排水结构排放至外壳1的外部,进而有效提高该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防水可靠性。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6所示,导流件21的截面为“l”形,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向下折弯,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挂设在集水槽11上,导流件21用于将电机端盖23的侧壁外侧的液体引流至集水槽11。作为优选的方案,导流件21包括延伸部211和折弯部212,延伸部211搭接在集水槽11上,折弯部212插入集水槽11内。通过设置向下折弯的“l”形导流件21,能够保证液体沿导流件21的上表面流动至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后,无法沿导流件21的下表面反向流动至导流件21靠近电机端盖23的一端,进而保证液体不再沿电机端盖23的侧壁继续向下流动,提高产品的防水可靠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211与折弯部212一体成型,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延伸部211与折弯部212也可拆卸连接,进而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产品组装过程的灵活性。

于本实施例中,集水槽11三百六十度环绕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的内侧,通过设置360度环绕的集水槽11,能够更加可靠地承接导流件21上的全部液体,进而提高防水可靠性。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排水结构是开设在集水槽11的底部的排水口12,排水口12的一端与集水槽11连通,排水口12的另一端位于外壳1的侧壁外部。每个集水槽1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结构。将排水结构设计为排水口12,将液体直接排放至外壳1的外部,这种设计结构和工艺均简单,生产效率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件21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导流件21的截面为“一”形,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搭接在集水槽11上方,导流件21用于将电机端盖23的侧壁外侧的液体引流至集水槽11。在本实施例中,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一端的底部与集水槽11靠近电机端盖23一侧的侧壁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密封件5用于阻挡液体沿导流件21的底部渗透进入容置空间3。具体地,通过设置密封件5,能够保证液体沿导流件21的上表面流动至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后,无法沿导流件21的下表面反向流动至导流件21靠近电机端盖23的一端,进而保证液体不再沿电机端盖23的侧壁继续向下流动,提高产品的防水可靠性。

进一步地,导流件21水平设置,或者导流件21沿中心至外周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优选采用向下倾斜的设计。倾斜向下的导流件21能够使液体自动到达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进而保证液体进入集水槽1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件21和集水槽11的结构设计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5所示,导流件21的截面为“l”形,导流件21远离电机端盖23的一端向上折弯,导流件21的底部设置有过液结构213,过液结构213用于将导流件21的液体排至集水槽11。通过设置向上折弯的导流件21,使导流件21形成类似储水结构,实现对液体的收集,进而通过过液结构213将液体转移至集水槽11,并最终排放至外壳1的外部,这种设计在电机端盖23自身实现对液体的收集,缩短了液体的流动行程,能够提高液体收集过程和外排过程的可靠性。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过液结构213是贯穿折弯部212的横向孔,且该横向孔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等于延伸部211的上表面的高度。另外,附图15中的过液结构213是横向孔,其设置于排污口231的正下方,实际应用中,所述横向孔数量可以为多个,并且其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其它实施例中,过液结构213也可以是贯穿延伸部211的纵向孔(图中未体现),纵向孔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或者过液结构213是过液管(图中未体现),该过液管的一端开口与导流件21(优选为导流件的底部)连通,过液管的另一端开口与集水槽11连通,用于将导流件21上的积液导流至集水槽11内,也就是说,此时的过液管相当于一个用于连通导流件21与集水槽11的导流管。在实际产品应用中,过液结构优先采用上述过液管的形式。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集水槽11是部分环绕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内侧的弧形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集水槽11也可以是360度环绕设置在外1壳的侧壁内侧的环形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这种弧形槽设计能够缩短集水槽11的长度,进而使集水槽11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外壳1的材料成本和降低集水槽11的占用空间。于本实施例中,过液结构213的数量为一个,集水槽11是一个位于过液结构213正下方的弧形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集水槽11也可以设计为是360度的环形槽。另外,于其它实施例中,当过液结构213的数量是两个以上时,集水槽11是位于过液结构213下方若干弧形槽,或者是360度的环形槽,进一步地,集水槽11的数量等于过液结构213或者少于过液结构213,即多个过液结构213可对应一个集水槽1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件21的设置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外壳1内设置有包括研磨部22和电机端盖23,电机端盖23位于研磨部22的下方,导流件21设置在研磨部22的侧壁的外侧。通过将导流件21设置在相对靠上的研磨部22的侧壁上,能够避免液体沿研磨部22的侧壁继续流动,减少研磨部22的外表面与液体接触,进而防止研磨部22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生锈或被腐蚀而结构受损,有效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导流件21的截面为“l”形,导流件21远离研磨部22的一端向下折弯,导流件21远离研磨部22的一端插入集水槽11内,导流件21用于将研磨部22的侧壁外侧的液体引流至集水槽11。具体地,通过设置向下折弯的“l”形导流件21,且导流件21的末端插入集水槽11内,能够保证液体沿导流件21的上表面流动至导流件21远离研磨部22的一端后,无法沿导流件21的下表面反向流动至导流件21靠近研磨部22的一端,并可靠进入集水槽11内,进而保证液体不再沿研磨部22的侧壁继续向下流动,提高产品的防水可靠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水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排水结构是沿外壳1的侧壁纵向延伸的排水通道13,排水通道13的一端与集水槽11连通,排水通道13的另一端位于外壳1的底部。进一步地,排水通道13可位于外壳1的侧壁的外侧或内侧。将排水结构设计为排水通道13,使液体的出口位于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3的下方,能够保证液体与涉电器件的隔离,产品的防水可靠性更高。

实施例六: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外壳和电机端盖,外壳的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研磨部,外壳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涉电器件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具体可参考图3和图5的标记3),电机端盖位于研磨部与容置空间之间,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电机端盖的侧壁外侧。

导流件的截面为“l”形,导流件远离电机端盖的一端向上折弯,具体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导流件21包括延伸部211、折弯部212和过液管(图中未画出该过液管),折弯部212相对延伸部211向上折弯,过液管与延伸部211或折弯部212连接,过液管用于将导流件的液体排至外壳的外部。具体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排水让位孔(图中未画出该排水让位孔),该过液管的一端与导流件(优选为导流件的延伸部)连接,过液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壳的排水让位孔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通过设置向上折弯的导流件,使导流件形成类似储水结构,实现对液体的收集,进而通过过液结构直接将液体转移至外壳的外部,这种设计在电机端盖自身实现对液体的收集并直接排放至外壳的外部,既能够省略外壳上的集水槽结构,又缩短了液体的流动行程,能够提高液体收集过程和外排过程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件360度环设在电机端盖的侧壁外侧;如图14所示,折弯部212靠向外壳的侧壁与外壳的侧壁紧密相连,防止导流件收集的液体往下渗入所述容置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折弯部靠向外壳的侧壁与外壳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图中未标示该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可以采用密封圈、密封垫等。

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研磨部的侧壁外侧,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六的上述结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导流件结构、集水槽结构、排水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于其他的实施例中,如:实施例三的电机端盖上的导流件结构、过液结构以及集水槽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四中,即将实施例三的电机端盖上的导流件结构,移植应用到设置于研磨部上,并相适应地将实施例三的过液结构、集水槽结构应用到实施例四中;又如实施例五中的排水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等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