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3296发布日期:2020-05-19 20:3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冶金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旋流井在轧钢和炼钢的公辅系统中必不可少,旋流井几乎全部是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较大(一般为18~35米),筒壁较厚(一般为1~2米),埋设较深(一般为20~35米),属于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及周边工况,常见的施工方法有大开挖、逆作法、沉井等主要几种。而在逆作法中,基坑支护桩经常选用混凝土灌注桩。筒壁从上往下分段施工,与墙体一样采用对拉螺杆进行模板的加固。由于旋流井内侧筒壁只能单向模板封闭,紧贴支护桩侧无法正常设置对拉螺杆固定点,一般采用如下集中方式:一是在支护桩上预埋铁件然后焊接锚筋,二是植筋方式,三是剔除保护层与支护桩主筋焊接。直接与支护桩的主筋焊接,容易对主筋造成损坏,焊接过程繁琐,施工效率低;植筋方式同样工序繁琐,不易保证质量;设置预埋件方式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包括对拉杆,支护桩,模板和龙骨,对拉杆弯折成l型结构,对拉杆的弯折一端与支护桩连接,另一端与模板外侧的龙骨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相比对拉杆植筋、焊接施工的速度更快,施工效率更高,而且对拉杆直接与支护桩立筋形成闭合,提高了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

对拉杆的弯折一端端部设置有套管。

对拉杆的弯折一端与支护桩的立筋连接。

对拉杆靠近模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龙骨外侧设置有螺母,对拉杆通过与螺母配合使对拉杆与龙骨固定。

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剔凿保护层:根据施工方案设计确定对拉杆间距,在对应的支护桩表面相对位置剔凿保护层,露出立筋;

2)制作对拉杆:计算对拉杆的总长度,取一根对拉杆,将其一端弯折,对拉杆的另一端加工一定长度的螺纹结构;

3)筒壁钢筋绑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旋流井筒壁进行钢筋绑扎;

4)安装对拉杆:将对拉杆的弯折一端穿过支护桩立筋背面,然后用套管将弯折一端再次进行弯折,使该端绕立筋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结构,即对拉杆与立筋连接;

5)封模、加固:旋流井内侧封闭模板,将对拉杆穿出模板和龙骨,用燕尾卡配合螺母拧紧锁住;

6)浇筑混凝土:报检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能够避免损坏支护桩的立筋,提高施工质量,而且本发明中的对拉杆与支护桩的连接简单,容易操作,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对拉杆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

图中:支护桩1;筒壁2;模板3;燕尾卡4;龙骨5;对拉杆6;套管7;螺母8;支护桩立筋9;背楞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包括对拉杆6,支护桩1,模板3和龙骨5,对拉杆6的一端弯折90°成l型结构,弯折的长度约为100mm,如图2所示,a端为弯折一端,a端的端部套装一段套管7,a端端部穿过支护桩立筋9背面,然后通过套管7再次对a端进行弯折,使a端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结构,此时a端箍在支护桩立筋9上。

对拉杆6的另一端加工有一定长度的外螺纹结构,如图2所示,加工外螺纹结构的一端为b端,b端穿过模板3与龙骨5,并通过螺母8与龙骨5外侧的燕尾卡4锁紧。

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剔凿保护层:根据模板3施工方案,按照方案里设计确定的相邻对拉杆6间距,在对应的支护桩1表面相对位置剔凿保护层,并使每段支护桩1上等间距露出支护桩立筋9。

2)制作对拉杆6:计算对拉杆6的总长度,取一根对拉杆6,将其一端弯折90°、弯折部分长100mm左右,对拉杆6的另一端加工一定长度的螺纹结构。

3)筒壁2钢筋绑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旋流井的筒壁2进行钢筋绑扎。

4)安装对拉杆6:将对拉杆6的弯折一端穿过支护桩立筋9背面,然后用套管7将弯折一端再次进行弯折,使该端绕支护桩立筋9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结构,即对拉杆6与支护桩立筋9连接。

5)封模、加固:旋流井内侧封闭模板3,将对拉杆6穿出模板3和龙骨5,用燕尾卡4配合螺母8拧紧锁住。

6)浇筑混凝土:报检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

旋流井内侧封闭模板3,由于模板3的厚度一定,在模板3的外侧增加用于加固的龙骨5,因此将对拉杆穿出模板3和龙骨5,用燕尾卡4配合螺母8拧紧锁住,背楞10可以采用双排螺纹钢筋,龙骨5可以采用钢管或木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发明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所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包括对拉杆,支护桩,模板和龙骨,其特征在于:对拉杆弯折成l型结构,对拉杆的弯折一端与支护桩连接,另一端与模板外侧的龙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拉杆的弯折一端端部设置有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拉杆的弯折一端与支护桩的立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拉杆靠近模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龙骨外侧设置有螺母,对拉杆通过与螺母配合使对拉杆与龙骨固定。

5.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剔凿保护层:根据模板施工方案,按照方案里设计确定的对拉杆间距,在对应的支护桩表面相对位置剔凿保护层,露出立筋;

2)制作对拉杆:计算对拉杆的总长度,取一根对拉杆,将其一端弯折,对拉杆的另一端加工一定长度的螺纹结构;

3)筒壁钢筋绑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旋流井筒壁进行钢筋绑扎;

4)安装对拉杆:将对拉杆的弯折一端穿过支护桩立筋背面,然后用套管将弯折一端再次进行弯折,使该端绕立筋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结构,即对拉杆与立筋连接;

5)封模、加固:旋流井内侧封闭模板,将对拉杆穿出模板和龙骨,用燕尾卡配合螺母拧紧锁住;

6)浇筑混凝土:报检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冶金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旋流井筒壁模板加固对拉装置,包括对拉杆,支护桩,模板和龙骨,对拉杆弯折成L型结构,对拉杆的弯折一端与支护桩连接,另一端与模板外侧的龙骨固定。本发明焊接施工速度加快,加固效果更佳显著,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代发;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