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57941发布日期:2020-09-18 14:00阅读:1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止水钢板安装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个施工环节,止水钢板多用于地下室、挡土墙、消防水池等防水要求较高的位置。为保证防水效果,多在施工缝、后浇带的位置设置止水钢板。这些部位通常钢筋较密,安装固定较难,通常都是将辅助钢筋一端与止水钢板焊接,另一端与结构钢筋焊接进行固定,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质量。而且由于止水钢板通常都只有2~3mm厚,再与辅助钢筋焊接,很容易被焊穿、破坏,大大影响防水效果。而另一端与结构钢筋焊接,也经常发现伤害结构钢筋的情况。

因此,传统的焊接定位法缺陷较大,容易损坏结构钢筋,安装效率低,急需一种免焊接、安装方便的止水钢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及安装方法,旨在解决止水钢板安装时免焊接,并提高止水效果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包括:

止水钢板,其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翼缘板,所述翼缘板向朝向所述止水钢板第一侧面的方向弯折,所述翼缘板用于与底板的底层钢筋连接;所述止水钢板第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翼缘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止水钢板的第二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沿所述连接凸起的设置方向开设在所述连接凸起的中部;

支座,其第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止水钢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支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层钢筋连接,以将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底层钢筋连接在一起;

卡销,其第一端卡设在所述连接槽内,以将所述卡销与所述止水钢板的第二侧面卡接在一起;所述卡销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的面层钢筋连接,以将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面层钢筋连接在一起;其中,

通过所述支座和卡销以将所述止水钢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层钢筋和面层钢筋之间,从而便于将所述止水钢板浇筑在所述后浇带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起的截面呈箭头形,所述连接槽的截面呈与所述连接凸起截面形状相同的箭头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起包括矩形的连接段和三角形的卡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底面与所述止水钢板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翼缘板的设置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段与所述连接段的下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卡接段重合设置,所述卡接段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以使得所述支座的卡接槽卡设所述卡接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包括相连通的矩形凹槽和三角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段的中部,所述三角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卡接段的中部,所述三角形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所述卡销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矩形凹槽卡设在所述三角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开设有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为一倒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接槽的上端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凸起卡设在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穿设钢丝,以通过所述钢丝将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层钢筋绑扎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的中部沿其设置方向开设有一排通孔,所述通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通孔内用于穿设附加筋。

进一步地,所述卡销包括第二立柱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柱下部相对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弹簧卡齿,所述弹簧卡齿用于将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卡设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光孔,所述光孔用于穿设钢丝,通过所述钢丝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面层钢筋绑扎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板上设置有若干光孔,所述光孔沿所述翼缘板的设置方向均匀的排列设置,所述光孔用于穿设钢丝,以通过所述钢丝将所述翼缘板与所述底层钢筋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止水钢板结构,通过设置止水钢板、用于安装止水钢板的支座和用于固定止水钢板的卡销,利用卯榫、弹簧限位等原理,再配合适量钢丝、防水材料,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水钢板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止水钢板安装时的焊接操作,并极大地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采用卯榫结构将止水钢板和支座进行卡接,解决了止水钢板与支座的连接问题,通过设置卯榫结构止水钢板及支座,既能够使支座与底板底筋紧密绑扎连接,又避免了传统止水钢板安装采用焊接进行固定造成对止水钢板性能的破坏。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在支座上的贯通孔洞进行止水处简易支挡模板的安装,避免了支挡模板需要前期成型再进行焊接固定,避免了对底板结构筋进行施焊,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进一步地,卡销下部通过弹簧卡齿与止水钢板上的卡槽进行连接,并通过卡销上部孔洞与底板面筋进行绑扎,再不施焊的前提下巧妙的解决限位卡销与定制止水钢板的连接问题,同时限位卡销的管身和构造钢筋、钢丝网或钢片格栅通过绑扎能够形成止水部位的上部支挡模板。

进一步地,止水钢板两侧的翼缘板上设置的孔洞,通过钢丝与底板底层钢筋绑接,进一步提高了止水钢板的抗倾覆、抗浮能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止水钢板结构的安装方法,采用所述止水钢板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基础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施工,通过放线定位底板后浇带的位置;

步骤二:绑扎底板的底层钢筋,将支座与底层钢筋绑扎在一起,并安装止水部位下部的支挡模板;

步骤三:安装止水钢板,并将止水钢板的翼缘板与底层钢筋绑扎在一起;

步骤四:将卡销的下端与止水钢板卡接在一起,安装止水部位上部支挡模板,进行底板面层钢筋绑扎,并将面层钢筋与卡销绑扎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支座绑扎完成后,在支座上的通孔内穿设附加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止水钢板结构的安装方法与上述止水钢板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的立体视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正视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座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销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水钢板结构的安装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止水钢板结构,包括止水钢板1、支座2和卡销3,支座2的上端与止水钢板1的第一侧面相卡接,支座2的下端与底板的底层钢筋4相连接,通过支座2将止水钢板1固定在底层钢筋4上;卡销3的下端与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相卡接,卡销3的上端与底板的面层钢筋5连接,通过卡销3将止水钢板1固定在面层钢筋5上,从而通过支座2和卡销3以将止水钢板1固定在底板的底层钢筋4和面层钢筋5之间,从而能够将止水钢板1浇筑于底板内,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止水钢板1安装时的焊接操作,并极大地提高防水效果。

结合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具体而言,止水钢板1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翼缘板10,所述翼缘板10向朝向所述止水钢板1第一侧面的方向弯折,所述翼缘板10用于与底板的底层钢筋4连接;所述止水钢板1第一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凸起11,所述连接凸起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翼缘板10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沿所述连接凸起11的设置方向开设在所述连接凸起11的中部。

结合图3所示,具体而言,支座2的上端设置有卡接槽24,所述卡接槽24与所述连接凸起11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凸起11与所述卡接槽24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支座2的第一端与所述止水钢板1的第一侧面连接在一起;所述支座2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钢筋4连接,以将所述止水钢板1与所述底层钢筋4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支座2的下端与所述底层钢筋4通过绑扎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支座2设置若干个,若干支座2沿连接凸起11的设置方向开设在连接凸起11上。

结合图4所示,具体而言,卡销3的下端卡设在所述连接槽13内,以将所述卡销3与所述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卡接在一起;所述卡销3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面层钢筋5连接,以将所述止水钢板1与所述面层钢筋5连接在一起,优选的,卡销3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面层钢筋5通过绑扎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卡销3设置若干个,若干卡销3沿连接槽13的设置方向均匀的卡设在连接槽13内。

可以看出,通过所述支座2和卡销3以将所述止水钢板1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底层钢筋4和面层钢筋5之间,从而便于将所述止水钢板1浇筑在所述后浇带内。

本实施例的止水钢板结构,通过设置止水钢板1、用于安装止水钢板1的支座2和用于固定止水钢板1的卡销3,利用卯榫、弹簧限位等原理,再配合适量钢丝、防水材料,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水钢板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止水钢板1安装时的焊接操作,并极大地提高防水效果。

继续参阅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凸起11的截面呈箭头形,所述连接槽13的截面呈与所述连接凸起11截面形状相同的箭头形。具体的,连接凸起11为一箭头状的凸起结构,连接凸起11的相对的两侧面设置有凹陷部112,用于卡设支座2;连接凸起11的底面为三角型的突出部111,通过凹陷部112和突出部111的配合形成如图所示的箭头状的连接凸起11结构,以进行支座2的卡设。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112和突出部111重叠设置,且两者沿止水钢板1的设置方向进行设置,即,凹陷部112和突出部111与翼缘板10的设置方向相同。凹陷部112和突出部111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制成。

继续参阅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具体而言,连接凸起11设置在止水钢板1的第一侧面的中部,且沿止水钢板1通长设置,即,连接凸起11为一长条形结构。连接凸起11的中部设置一通腔,通腔的截面形状与连接凸起11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三角形箭头状结构。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的中部开设一凹槽,且凹槽开设在连接凸起11上,可以理解为,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的中部设置一长条形通孔,且通孔与连接凸起11中部的通腔连通为一体,从而形成一容纳空间,以使得止水钢板1的第二侧面与连接凸起11中部的通腔连通,从而使得卡销3的下端能够穿过止水钢板1插设在连接凸起11中,从而将卡销3与连接凸起11卡接在一起。

继续参阅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凸起11包括矩形的连接段和三角形的卡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上底面与所述止水钢板1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翼缘板10的设置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段与所述连接段的下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卡接段重合设置,所述卡接段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以使得所述支座2的卡接槽24卡设所述卡接段上。

继续参阅图2a、图2b和图2c所示,所述连接槽13包括相连通的矩形凹槽和三角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段的中部,所述三角形凹槽开设在所述卡接段的中部,所述三角形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所述卡销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矩形凹槽卡设在所述三角形凹槽内。

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支座2包括第一立柱21和第一连接板22,所述第一立柱21的上端开设有所述卡接槽24,所述卡接槽24为一倒三角形结构,所述卡接槽24的上端边缘沿水平方向设置设置有卡接部25,所述卡接部25用于将所述连接凸起11卡设在所述卡接槽24内;所述第一连接板2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柱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26,所述第一连接孔26用于穿设钢丝,以通过所述钢丝将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底层钢筋4绑扎为一体,通过绑扎连接,避免了焊接连接固定。第一连接孔26设置在第一立柱21两侧的第一连接板22上,即,第一连接孔26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2两侧的板体上。

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在支座2上的贯通孔洞进行止水处简易支挡模板的安装,避免了支挡模板需要前期成型再进行焊接固定,避免了对底板结构筋进行施焊,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优选的,第一立柱21为一空心管,优选为金属管,第一连接板22为一金属板,其优选为一长方形金属板,第一立柱21和第一连接板22通过焊接且垂直相交连接在一起。

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第一立柱21的中部沿其设置方向开设有一排通孔23,所述通孔23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通孔23内用于穿设附加筋6。具体的,通孔23沿水平方向卡设在所述第一立柱21的中部,且若干所述通孔23沿竖直方向均匀的排列,优选的,通孔23设置一排即可,其还可以设置两排或者多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继续参阅图1所示,附加筋6上设置有钢丝网片或钢片格栅7,当附加筋6穿设在第一立柱21中部的通孔内后,通过钢丝网片或钢片格栅7对附加筋6进行包裹并采用扎丝进行绑扎,形成一种止水部位的下部支挡模板,以提高施工速度和防水效果。

继续参阅图4所示,所述卡销3包括第二立柱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二立柱3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柱31下部相对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弹簧卡齿34,所述弹簧卡齿34用于将所述第二立柱31的下端卡设在所述连接槽13内;所述第二连接板3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立柱3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光孔33,所述第一光孔33用于穿设钢丝,通过所述钢丝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面层钢筋5绑扎为一体,通过绑扎连接,避免了焊接连接固定。

结合图5所示,具体的,连接槽13的开口端相对的两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5。弹簧卡齿34为具有一定弹性的三角形凸起结构,以当第二立柱31的下端插入连接槽13内后,弹簧卡齿34先经压缩变形后插入连接槽13内,然后弹起回复原状,从而弹簧卡齿34与连接槽13上端的第二卡接部25相卡接在一起,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簧卡齿34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能够满足将第二立柱31的下端卡设在连接槽13内即可。

继续参阅图4所示,第二立柱31为一方向管体结构,其优选为钢管,第二连接板32为一矩形金属板,优选为钢板,第二立柱31和第二连接板32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第一光孔33设置在第二立柱31上端四周的第二连接板32的板体上,若干第一光孔33均匀的围设在第二立柱31上端的四周。

继续参阅图1所示,第二立柱3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附加筋6,附加筋6沿水平方向设置,附加筋6沿第二立柱31的设置方形均匀的排列设置。第二立柱31和附加筋6接触后,通过钢丝将第二立柱31和附加筋6接绑扎在为一体,在第二立柱31和附加筋6接绑扎后,钢丝网片或钢片格栅7对附加筋6进行包裹,并将钢丝网片或钢片格栅7与附加筋6绑扎为一体,形成止水部位的上部支挡模板。

可以看出,卡销3下部通过弹簧卡齿34与止水钢板1上的卡槽进行连接,并通过卡销3上部孔洞与底板面筋进行绑扎,再不施焊的前提下巧妙的解决限位卡销3与定制止水钢板1的连接问题,同时限位卡销3的管身和构造钢筋、钢丝网或钢片格栅通过绑扎能够形成止水部位的上部支挡模板。

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翼缘板10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光孔12,所述第二光孔12沿所述翼缘板10的设置方向均匀的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光孔12用于穿设钢丝8,以通过所述钢丝8将所述翼缘板10与所述底层钢筋4连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止水钢板1两侧的翼缘板10上设置的孔洞,通过钢丝8与底板底层钢筋4绑接,进一步提高了止水钢板1的抗倾覆、抗浮能力。

本实施例的止水钢板结构,通过设置止水钢板1、用于安装止水钢板1的支座2和用于固定止水钢板1的卡销3,利用卯榫、弹簧限位等原理,再配合适量钢丝、防水材料,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水钢板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止水钢板1安装时的焊接操作,并极大地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卯榫结构将止水钢板1和支座2进行卡接,解决了止水钢板1与支座2的连接问题,通过设置卯榫结构止水钢板1及支座2,既能够使支座2与底板底筋紧密绑扎连接,又避免了传统止水钢板1安装采用焊接进行固定造成对止水钢板1性能的破坏。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止水钢板结构的安装方法,本方法采用上述止水钢板结构进行实施,参阅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s101:进行基础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施工,通过放线定位底板后浇带的位置;

步骤二s102:绑扎底板的底层钢筋,将支座与底层钢筋绑扎在一起,并安装止水部位下部的支挡模板;

步骤三s103:安装止水钢板,并将止水钢板的翼缘板与底层钢筋绑扎在一起;

步骤四s104:将卡销的下端与止水钢板卡接在一起,安装止水部位上部支挡模板,进行底板面层钢筋绑扎,并将面层钢筋与卡销绑扎在一起。

具体而言,在支座绑扎完成后,在支座上的通孔内穿设附加筋。

具体而言,先根据图纸放线定位确定出施工缝或后浇带位置,在基础底板底层钢筋4绑扎完成后,再在相应位置安装定制的支座2,接着使用钢筋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穿过下部支座2预留的孔洞,配合钢丝网片,形成后浇带部位下部支挡模板。接下来进行定制的止水钢板1安装,定制止水钢板1与下部支座2以一种卡合方式连接固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止水钢板1进行进一步稳固。然后利用定制的限位卡销3、钢筋、钢丝网片完成后浇带部位上部支挡模板的安装,最后再进行底板面层钢筋5的绑扎,同时对面层钢筋5与限位卡销3进行连接固定,形成上述的新型止水钢板结构及其安装固定方法。

继续结合图1-5所示,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在基础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根据图纸放线出底板后浇带的位置。接着进行底板钢筋下层钢筋的绑扎,在完成底层钢筋4绑扎后,根据止水钢板1位置沿其长度方向间隔500mm依次安装定制的止水钢板1的支座2,支座2下部设有若干对称的孔洞,便于使用钢丝使止水钢板1支座2与底板底层钢筋4连接牢固,支座2中部沿止水钢板1长度方向设有三个直径25mm的贯通孔位,支座2上部设计成一种卯榫构造,使得能够与止水钢板1榫合固定。在止水钢板1支座2完成安装固定后,采用不大于20mm的钢筋作为附加筋6依次穿过多个设置于支座2中部的三个贯通孔位,再采用钢丝网片或钢片格栅7对附加筋6进行包裹并采用扎丝进行绑扎,形成一种止水部位下部支挡模板。

接下来进行止水钢板1的安装固定,将止水钢板1中的卯榫构造依次穿过支座2上部的卯榫构造,止水钢板1的搭接部位止水钢板1端部采用遇水膨胀胶条配合若干压夹进行固定以实现搭接处的阻水功能,再使用钢丝穿过设置于定制止水钢板1两侧翼缘的孔洞与底层钢筋4绑扎连接,使得止水钢板1安装固定牢靠。止水钢板1为中间为榫卯咬合构造,两侧翼缘板10间隔1500mm对称设有直径10mm的孔洞。止水钢板1端部中间为传统的平顺结构,宽度为200mm,便于止水钢板1的搭接安装。

在止水钢板1完成安装固定后,再进行限位卡销3和止水部位上部支挡模板的安装。卡销3为设有弹簧卡齿34的方管结构,卡销3上端部为设有若干孔洞的方形板结构。在止水钢板1中部卡槽部位将卡销3间隔500mm进行压入安装,同样的利用不大于20mm的钢筋作为附加筋6,使之与限位卡槽利用钢丝进行绑扎固定,再采用钢片格栅对附加筋6进行包裹并采用扎丝进行绑扎,形成一种止水部位上部支挡模板。

完成上述施工后,再进行底板面层钢筋5的绑扎,面层钢筋5与卡销3上端部方形板上的孔洞采用钢丝进行绑扎固定,最终形成止水钢板1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

1、基础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的施工;

2、底板后浇带位置放线定位;

3、底板底层钢筋4绑扎;

4、安装定制的止水钢板1支座2;

5、止水部位下部支挡模板安装;

6、止水钢板1安装固定;

7、限位卡销3安装;

8、止水部位上部支挡模板安装;

9、底板面层钢筋5绑扎;

10、面层钢筋5与卡销3上端部方形板绑扎固定;

11、底板混凝土浇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止水钢板1、用于安装止水钢板1的支座2和用于固定止水钢板1的卡销3,利用卯榫、弹簧限位等原理,再配合适量钢丝、防水材料,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的止水钢板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止水钢板1安装时的焊接操作,并极大地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卯榫结构将止水钢板1和支座2进行卡接,解决了止水钢板1与支座2的连接问题,通过设置卯榫结构止水钢板1及支座2,既能够使支座2与底板底筋紧密绑扎连接,又避免了传统止水钢板1安装采用焊接进行固定造成对止水钢板1性能的破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支座2上的贯通孔洞进行止水处简易支挡模板的安装,避免了支挡模板需要前期成型再进行焊接固定,避免了对底板结构筋进行施焊,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卡销3下部通过弹簧卡齿34与止水钢板1上的卡槽进行连接,并通过卡销3上部孔洞与底板面筋进行绑扎,再不施焊的前提下巧妙的解决限位卡销3与定制止水钢板1的连接问题,同时限位卡销3的管身和构造钢筋、钢丝网或钢片格栅通过绑扎能够形成止水部位的上部支挡模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止水钢板1两侧的翼缘板10上设置的孔洞,通过钢丝8与底板底层钢筋4绑接,进一步提高了止水钢板1的抗倾覆、抗浮能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