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6841发布日期:2022-03-30 09:0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


背景技术:

2.上世纪60年代末,铁道部丰台桥梁工厂开始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c管桩),当时主要用于铁道桥梁工程的基础建设;70年代研制生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7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上海宝山钢铁厂建设中,大量使用了日本引进的钢管桩,不仅造价高,耐久性也差,为了适应港口建设发展的需要,1987年交通部三航局从日本全套引进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生产线,phc管桩的主要规格为椎600mm~椎1000mm.80年代后期,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针对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通过对pc管桩的改造,开发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tc管桩),ptc管桩的主要规格有椎300mm~椎600mm。
3.现有的管桩在前期的安装钢管套时,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敲击卡合连接,在配合胶状体进行粘合,虽然进行双重固定,但在后期的使用中仍存在连接不稳的现象,因此其安装的稳定性存在可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管桩在前期的安装钢管套时,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敲击卡合连接,在配合胶状体进行粘合,虽然进行双重固定,但在后期的使用中仍存在连接不稳的现象,因此其安装的稳定性存在可提高的空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包括管桩体,所述管桩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的表面分别套设有钢管套b和钢管套a,所述安装环槽的表面顶部开设有紧固螺纹,所述钢管套a与钢管套b通过紧固螺纹与安装环槽相连接,所述钢管套a与钢管套b的内侧还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等角度固定有多个内限位管,所述管桩体与钢管套a的端面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内限位管贯穿通孔至管桩体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内限位管为金属材质,且所述内限位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并形成有通槽。
7.优选的,所述管桩体由两段式构成,且两段状的所述管桩体对立端面处均开设有连接环槽,所述连接环槽的内侧套设有中部连接管,所述中部连接管的中部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端面与管桩体的端面贴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中部连接管与管桩体之间通过水泥浇筑固定连接,所述管桩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限位环同样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边缘与钢管套b的底部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底板的横截面与管桩体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10.优选的,所述钢管套b的端部凸出至管桩体的端部,该凸出的长度与底板的厚度相等。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计的紧固螺纹,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后期的使用中,稳固性得到提升,设计的内限位管,避免钢管套b和钢管套a与管桩体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管桩体自身的支撑能力;
13.2.通过设计的连接环槽和限位环,能够将两个管桩体进行连接,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使用的局限性较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端部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管桩体与安装环槽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底板与内限位管的连接剖视图;
18.图5为本发明管桩体与中部连接管的连接剖视图。
19.图中:1、钢管套a;2、管桩体;3、钢管套b;4、底板;5、通孔;6、安装环槽;7、紧固螺纹;8、内限位管;9、通槽;10、中部连接管;11、连接环槽;1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包括管桩体2,管桩体2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环槽6,安装环槽6的表面分别套设有钢管套b3和钢管套a1,安装环槽6的表面顶部开设有紧固螺纹7,通过设计的紧固螺纹7,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后期的使用中,稳固性得到提升,设计的内限位管8,避免钢管套b3和钢管套a1与管桩体2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管桩体2自身的支撑能力,钢管套a1与钢管套b3通过紧固螺纹7与安装环槽6相连接,钢管套a1与钢管套b3的内侧还设置有底板4,底板4表面等角度固定有多个内限位管8,管桩体2与钢管套a1的端面上均开设有通孔5,内限位管8贯穿通孔5至管桩体2的内部。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限位管8为金属材质,且内限位管8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并形成有通槽9,通过通槽9的设置,使得通孔5仍为贯通状,在后期的插入钢筋中,不会受到内限位管8的阻挡,同时插入的钢筋直径应与通槽9的内径相等或者小于其内径,以保证后期的正常连接。
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中部连接管10与管桩体2之间通过水泥浇筑固定连接,管桩体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限位环12同样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的边缘与钢管套b3的底部内壁焊接固定,底板4的横截
面与管桩体2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管套b3的端部凸出至管桩体2的端部,该凸出的长度与底板4的厚度相等。
27.实施例2
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建筑施工用管桩结构,包括管桩体2,管桩体2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环槽6,安装环槽6的表面分别套设有钢管套b3和钢管套a1,安装环槽6的表面顶部开设有紧固螺纹7,通过设计的紧固螺纹7,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保证后期的使用中,稳固性得到提升,设计的内限位管8,避免钢管套b3和钢管套a1与管桩体2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管桩体2自身的支撑能力,钢管套a1与钢管套b3通过紧固螺纹7与安装环槽6相连接,钢管套a1与钢管套b3的内侧还设置有底板4,底板4表面等角度固定有多个内限位管8,管桩体2与钢管套a1的端面上均开设有通孔5,内限位管8贯穿通孔5至管桩体2的内部。
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限位管8为金属材质,且内限位管8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并形成有通槽9,通过通槽9的设置,使得通孔5仍为贯通状,在后期的插入钢筋中,不会受到内限位管8的阻挡,同时插入的钢筋直径应与通槽9的内径相等或者小于其内径,以保证后期的正常连接。
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管桩体2由两段式构成,且两段状的管桩体2对立端面处均开设有连接环槽11,连接环槽11的内侧套设有中部连接管10,中部连接管10的中部固定有限位环12,通过设计的连接环槽11和限位环12,能够将两个管桩体2进行连接,同时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使用的局限性较小,限位环12的端面与管桩体2的端面贴合连接。
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中部连接管10与管桩体2之间通过水泥浇筑固定连接,管桩体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限位环12同样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4的边缘与钢管套b3的底部内壁焊接固定,底板4的横截面与管桩体2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管套b3的端部凸出至管桩体2的端部,该凸出的长度与底板4的厚度相等。
34.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35.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36.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3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钢管套b3加工呈圆环状,随后将钢管套b3套设在管桩体2两端的安装环槽6上,在套设中,通过外部敲击装置击打钢管套a1和钢管套b3的端部,使得钢管套a1和钢管套b3逐渐向安装环槽6的底端移动,当移动至
紧固螺纹7的位置处时,停止移动,将钢管套a1和钢管套b3进行旋转,通过旋转来增加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后期使用的稳固性,当安装完成后,将底板4顶端的内限位管8插入管桩体2端面的通孔5内进行连接,接着将底板4持续向上移动,直至底板4与钢管套a1以及钢管套b3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接着将两者焊接固定即可完成对固定,在后期的安装中,将通孔5的内部放置钢筋,钢筋会贯穿通槽9至管桩体2的外部,通过贯穿后的钢筋进行安装等操作,在对单个管桩体2进行延长加工中,将中部连接管10套设在连接环槽11上,并使得管桩体2的端部移动至限位环12的端面上,再将管桩体2与中部连接管10的连接处通过水泥等结构进行粘合固定即可,在安装中,打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要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开始要轻轻打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打,校核桩的垂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并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因地层较软,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宜采取低提锤,轻打下,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起锤高度可渐增。在整个打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