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9944发布日期:2022-06-05 10:4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2.石油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地面污染物,在下雨时由初期雨水自流带入雨排沟并汇流入初期雨水池内,再由泵压力输送进入厂区含油污水管道系统。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建议,工厂装置区域面积范围内降雨初期的污染雨水按降水深度的15~30mm计算,并设置初期雨水池进行泵送分离。这类雨排系统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当遇到暴雨时,初期雨水池的容积和污水泵泵送能力经常不能满足清污分流的需要。同时,暴雨期间下游污水处理场往往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难以再接收超量雨水,造成初期雨水池内的含油污水大量返混溢出进入清净雨水系统。
3.常见的应对措施一般是在雨排沟汇集处设置分流池,采用双回路切换阀门,依靠人工手动开关阀门,将15mm雨量(或15分钟)后的雨水切换至清净雨水系统,避免初期雨水池溢出。但这样操作存在两个问题:
4.1、降雨期间生产装置区域的15mm的降雨量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可操作性不强。如果按初期雨水15分钟的时间要求,容易造成阀门切换时间过早,将含油污水直接切入清净雨水系统;或者切换时间过晚,初期雨水池还是满液位溢出造成返混;
5.2、暴雨期间,工人需要进入地下雨水井中开关阀门,存在人员滑倒跌落的安全风险,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包括:
8.蓄水装置,具有雨水进入口、初雨排出口和净雨排出口;
9.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杠杆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初雨排出口处的第一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净雨排出口处的第二盖体;所述杠杆调节机构能够根据雨量控制所述第一盖体封堵/打开所述初雨排出口,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盖体打开/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
10.进一步的,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雨水进入口、所述初雨排出口和所述净雨排出口设置于所述蓄水箱上;
11.所述杠杆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承接雨水的雨水承接组件、平衡调节管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蓄水箱上,所述平衡调节管的支点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连接在所述平衡调节管的两端,所述平衡调节管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的一侧与所述雨水承接组件连通,并且设置有排液孔;初始状态下,所述平衡调节管与所述第二盖体连接的一侧的受力大于所述平衡调节管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的一侧的受力。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平衡调节管的连接点关于所述支
点彼此对称。
13.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调节管包括相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支点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端的连接处;
14.所述第一盖体通过第一吊绳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所述第二盖体通过第二吊绳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二吊绳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雨水承接组件包括雨水承接盘,所述雨水承接盘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进水口连通,且该出水口所在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所在位置,所述第一管体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具有所述排液孔。
15.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承接盘呈圆形,所述配重块的重量g=h
×
π(d/2)2×
ρ;
16.其中,
17.h为初期污染雨水的降雨量,15mm≤h≤30mm;
18.d为所述雨水承接盘的直径;
19.π为圆周率;
20.ρ为水的密度。
21.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g<v
×
ρ;
22.其中,
23.v为所述第一管体的容积;
24.ρ为水的密度。
25.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g=1/2v
×
ρ。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排气管。
27.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承接盘上罩设有过滤网。
28.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承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雨水承接盘下方并与其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通过第二输送管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进水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输送管为软管。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或者所述蓄水箱上。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呈圆形,所述第一盖体远离所述初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初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所述初雨排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盖体相适配的倒角;和/或,第二盖体呈圆形,所述第二盖体远离所述净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净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所述净雨排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盖体相适配的倒角。
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初雨排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套筒内的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定位管同心轴滑动连接;
32.和/或,所述第二盖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净雨排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套筒内的第二定位管,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定位管同心轴滑动连接。
33.进一步的,所述雨水进入口设置在所述蓄水箱的侧壁上,所述初雨排出口和所述净雨排出口均设置在所述蓄水箱的底壁上。
34.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吊环。
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本发明的雨水清污分流系统可将污染程度较大的初期雨水与清洁的后期雨水有效分离,分离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3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39.在附图中:
40.图1是本发明雨水清污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蓄水箱;11、雨水进入口;12、吊环;
43.21、雨水承接盘;22、第一输送管;23、第二输送管;24、支撑柱;
44.3、平衡调节管;31、第一管体;31a、第一管段;31b、第二管段;311、排液孔;312、排气管;32、第二管体;32a、第三管段;32b、第四管段;
45.4、支撑座;
46.51、第一吊绳;52、第二吊绳;
47.61、第一盖体;611、第一导向杆;62、第二盖体;621、第二导向杆;
48.7、配重块;
49.81、第一定位套筒;82、第一定位管;83、第二定位套筒;84、第二定位管;
50.91、净雨收集斗;92、净雨排出管路;93、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3.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清污分流系统,所述雨水清污分流系统具体包括:
54.蓄水装置,具有雨水进入口11、初雨排出口和净雨排出口;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为一长方形中空箱体,共有4个侧壁,任意一个侧壁上均可以设置所述雨水进入口11,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55.其中,所述雨水进入口11与雨排沟连通,用于接收来自雨排沟的雨水。另外,所述
初雨排出口和所述净雨排出口设置在所述蓄水箱1的底壁上,所述初雨排出口的排水流向初期雨水池,所述净雨排出口的排水流向清净雨水池。
56.特别的,所述雨水清污分流系统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杠杆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初雨排出口处的第一盖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净雨排出口处的第二盖体62,所述杠杆调节机构能够根据雨量控制所述第一盖体61打开所述初雨排出口,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盖体62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或者,所述杠杆调节机构能够根据雨量控制所述第一盖体61封堵所述初雨排出口,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盖体62打开所述净雨排出口。
57.所述雨水进入口11收集来自雨排沟的雨水,所述杠杆调节机构通过雨量带动第一盖体61升起,使所述初雨排出口打开,并且在带动第一盖体61升起的同时第二盖体62下落,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或者,所述杠杆调节机构通过雨量带动第二盖体62升起,使所述净雨排出口打开,并且在带动第二盖体62升起的同时第一盖体61下落,封堵所述初雨排出口。也就是说杠杆调节机构可以根据雨量使所述初雨排出口和所述净雨排出口中的一者处于打开状态,另一者处于封堵状态。
58.在所述初雨排出口打开、所述净雨排出口封堵时,由所述雨水进入口11收集的雨水从所述初雨排出口流出至初期雨水池;在所述初雨排出口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打开时,由所述雨水进入口11收集的雨水从所述净雨排出口流出至清净雨水池。本发明的雨水清污分流系统充分可将污染程度较大的初期雨水与清洁的中期、后期雨水自动分离,分离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59.具体的,所述杠杆调节机构包括用于承接雨水的雨水承接组件、平衡调节管3和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设置在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所述平衡调节管3的支点与所述支撑座4铰接,例如,所述平衡调节管3可以通过转动轴承与支撑座4连接,以使所述平衡调节管3在支撑座4上能够转动。
60.所述第一盖体61和所述第二盖体62分别连接在所述平衡调节管3的两端,所述平衡调节管3与所述第一盖体61连接的一侧与所述雨水承接组件连通,并且设置有排液孔311。初始状态下,所述平衡调节管3与所述第二盖体62连接的一侧的受力大于所述平衡调节管3与所述第一盖体61连接的一侧的受力。
61.所述平衡调节管3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该平衡调节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体61和所述第二盖体62,平衡调节管3还与所述的雨水承接组件连通,使雨水承接组件中的雨水可以进入至所述平衡调节管3,通过所述平衡调节管3中的雨量控制该平衡调节管3的倾斜方向,以带动第一盖体61和第二盖体62翘起或下降,从而控制所述初雨排出口和所述净雨排出口的打开/封堵,实现了雨水与污水的分流处理,有效的降低了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在初始状态下是指在晴天,也就是没有降雨的时候,所述平衡调节管3与所述第二盖体62连接的一侧的受力大于所述平衡调节管3与所述第一盖体61连接的一侧的受力,这样可以使所述第二盖体62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同时使所述第一盖体61打开所述初雨排出口,以防止雨水来临时无法对初期雨水进行有效分离。
6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盖体61和所述第二盖体62与所述平衡调节管3的连接点关于所述支点彼此对称。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调节管3包括直径、长度均相同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所述第一管体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管
体32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管体3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体3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支点位于所述第一管体3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管体32的第三端的连接处。
64.本发明这里所述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可以一体成型,也就是所述将所述平衡调节管3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成相同的所述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当然也可以由两段相同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焊接而成,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65.更具体的,所述第一管体31包括第一管段31a以及与所述第一管31a段连通的第二管段31b,所述第二管段31b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31a的直径,所述第一管段31a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二管段31b的容积。
66.所述第二管体32包括第三管段32a以及与所述第三管32a段连通的第四管段32b,所述第四管段32b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管段32a的直径,所述第三管段32a的容积等于第四管段32b的容积。所述第一管段31a与所述第三管段32a的直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管段31b与所述第四管段32b的直径、长度相同。
6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61通过第一吊绳51与所述第一管体31连接,所述第二盖体62通过第二吊绳52与所述第二管体32连接,所述第一吊绳51和所述第二吊绳52可选用钢丝绳,所述第二盖体62和所述第二吊绳52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配重块7,本发明优选将所述配重块7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62上。所述雨水承接组件包括雨水承接盘21,所述雨水承接盘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体31的进水口连通,且该出水口所在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所在位置,所述第一管体31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具有所述排液孔311,所述排液孔311可以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设置在靠近蓄水箱1的一侧。另外,位于所述第一管体31第二端的排液孔311处还可以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优选针型阀,以调节排水速度或排放较大的杂质。另外,为了使雨水顺利的从第一管体31内流出,所述第一管体31上还设置有排气管312。
68.其中,所述第一管体31接收来自雨水承接盘21的雨水,在节水过程中所述第一管体31的受力可能会不断增加,当所述第一管体31的受力超过所述第二管体32的受力时,所述第二管体32翘起,带动所述第二盖体62翘起,从而使所述净雨排出口打开。在该过程中,本发明要求绝大多数的中、后期雨水不流入初期雨水池,而并非完全保证中后期所有的净雨绝对不流入初期雨水池。
69.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止挡柱,所述第一止挡柱位于所述第一管体31的下方,以防止第一管体31下落时撞击所述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柱,所述第二止挡柱位于所述第二管体32的下方,以防止第二管体32下落时撞击所述蓄水箱1,所述第一止挡柱和所述第二止挡柱的高度相同,具体高度以所述第一管体31翘起/下落时能够封堵/打开所述初雨排出口,所述第二管体32翘起/下落时能够封堵/打开所述净雨排出口为准,并且所述第一止挡柱和所述第二止挡柱关于所述支点的中垂线对称。
70.为了减轻撞击带来的部件损害问题,所述第一止挡柱的顶端,也就是靠近所述第一管体31的一端设置有压力缓冲件,优选的;同理,所述第二止挡柱的顶端,也就是靠近所述第二管体32的一端也设置有压力缓冲件,其中,所述压力缓冲件可以为弹簧。
71.所述第一吊绳51的长度以所述第一管体31翘起时能够打开所述初雨排出口为准,同理,所述第二吊绳52的长度以所述第二管体32翘起时能够打开所述净雨排出口为准,防止第一管体31或者第二管体32翘起后无法将初雨排出口或者净雨排出口顺利打开。除此之
外,为了使所述第一吊绳51顺利的与所述第一盖体61连接,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吊绳51穿过的第一通孔;同理,为了使所述第二吊绳52顺利的与所述第二盖体62连接,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吊绳52穿过的第二通孔。
72.本发明为了防止空气和雨水中可能存在的杂质造成影响,在雨水承接盘21上面布置至少一层80目的过滤网,用来过滤雨水和空气中的杂质,有效避免杂质进入所述第一管体31导致排液孔311堵塞。
73.更具体的,所述雨水承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雨水承接盘21下方并与其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输送管22,所述第一输送管22通过支撑柱24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上,当然,支撑柱24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上,所述第一输送管22通过第二输送管23与所述第一管体3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体31上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管体31的第一端,且设置在与所述雨水承接盘21靠近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输送管23为软管,将所述第二输送管23设置为软管,可以使所述平衡调节管3自由升降。
74.为了更加准确的控制使初期雨水流入初期雨水池,中、后期雨水流入清净雨水池,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承接盘21呈圆形,所述配重块7的重量g=h
×
π(d/2)2×
ρ;其中,h为初期雨水的降雨量,15mm≤h≤30mm;d为所述雨水承接盘21的直径;π为圆周率;ρ为水的密度。本实施例中这样设置配重块7的重量,可以使降雨在进入中、后期后第一管体31下落,顺利的将净雨排出口打开,以使中、后期雨水进入清净雨水池。
75.除此以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7的重量g<v
×
ρ;其中,v为所述第一管体31的容积;ρ为水的密度。优选的,所述配重块7的重量g=1/2v
×
ρ。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7的重量g<v
×
ρ,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降雨在进入中、后期时第一管体31下落,顺利的将净雨排出口打开,以使中、后期雨水进入清净雨水池。
76.为了使所述第一盖体61严密封堵所述初雨排出口,所述第一盖体61的外周面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盖体61呈圆形,当所述第一盖体61盖设在所述初雨排出口时,第一盖体61有一部分是伸入所述初雨排出口的,所述第一盖体61远离所述初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初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所述初雨排出口处设置有倒角,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盖体61盖设所述初雨排出口时发生卡涩。
77.同理,为了使所述第二盖体62严密封堵所述净排出口,所述第二盖体62的外周面设置有倒角。第二盖体62呈圆形,当所述第二盖体62盖设在所述净雨排出口时,第二盖体62有一部分是伸入所述净雨排出口的,所述第二盖体62远离所述净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大于靠近所述净雨排出口一侧的直径,所述净雨排出口处设置有倒角,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二盖体62盖设所述净雨排出口时发生卡涩。
78.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第一盖体61在封堵所述初雨排出口时定位准确,不发生偏移,本发明所述第一盖体6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杆611,所述初雨排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套筒8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套筒81内的第一定位管82,所述第一导向杆611与所述第一定位管82同心轴滑动连接。
79.所述第一盖体6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杆611,第一导向杆611插入第一定位套筒81的第一定位管82内,在平衡调节管3工作的工程中,第一导向杆611始终在所述第一定位管82内活动,确保第一盖体61始终准确落入初雨排放口。
80.同理,为了使所述第二盖体62在封堵所述净雨排出口时定位准确,不发生偏移,所
述第二盖体6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向杆621,所述净雨排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套筒8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套筒83内的第二定位管84,所述第二导向杆621与所述第二定位管84同心轴滑动连接。
81.所述第二盖体6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向杆621,第二导向杆621插入第二定位套筒83的第二定位管84内,在平衡调节管3工作的工程中,第二导向杆621始终在所述第二定位管84内活动,确保第二盖体62始终准确落入净雨排出口。
82.另外,本发明所述的蓄水箱1上还设置有吊环12。优选的,所述吊环12设置在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的四角处,吊环12的设置既方便用叉车将蓄水箱1吊出,也方便通过拉动吊环12以打开所述蓄水箱1的顶壁,对蓄水箱1内部进行清理和维护。
83.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雨水清污分流系统还包括净雨收集装置,所述净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净雨排出口下方的净雨收集斗91,所述净雨收集斗91上连接有净雨排出管路92,所述净雨排出管路92上设置有截止阀93。
84.本发明通过杠杆调节机构对降雨进行自动控制,充分考虑了雨水降水过程的特点,不需要人为操作即可准确的实现对每一场雨的截流量的自动控制,对初期降水进行弃流,对中、后期的降水能够进行收集,实现了雨水的充分利用,整个系统完全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无需借助任何人工手段或电控系统,其结构简单可靠,构思巧妙,设计及制造成本低,具有极为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85.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安装及使用方法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86.安装过程:
87.1)将雨水清污分流系统放入现有化工装置边界的雨水井,蓄水箱1上雨水进入口11的开口方向与雨排沟入井口一致并贴紧井壁。雨水井原有去初期雨水池的流程保持不变,另外在雨水井内配制一个净雨收集斗91和一条由净雨排出口去往清净雨水池的净雨排出管路92,净雨排出管路92上设置应急截止阀93。净雨排出口正对净雨收集斗91,以使中、后期的清净雨水进入净雨收集斗91后,再进入到清净雨水池。
88.2)将雨水承接盘21与第一管体31的第一端的雨水接口用软管相连,用定量水测试第一盖体61和第二盖体62的动作情况,确认活动正常即可投入使用。
89.工作过程:
90.1)未下雨时(初始状态),第一管体31翘起、第二管体32下落,也就是所述初雨排出口打开,雨水井去往初期雨水池的正常流程打开,净雨排出口关闭,去往清净雨水池的流程关闭。
91.当降雨出现时,所述雨水承接盘21开始工作,雨水通过雨水承接盘21下部的第一输送管22以及第二输送管23进入所述第一管体31,同时有少量雨水从第一管体31底部排液孔311排出,每个所述排液孔311的排水速度不大于0.5ml~1.5ml液滴/秒,排水速度可以通过调节针型阀控制。降雨量未达到15mm的时候,所述第一管体31内尚未充满雨水。平衡管调节管3两端的受力情况:第一管体31小于第二管体32,平衡管调节管3仍保持第一管体31翘起、第二管体32下落的状态。
92.如果连续雨量小于15mm,第一管体31的存水将缓慢通过3个排液孔311排出直至排空,平衡管调节管3保持第一管体31翘起、第二管体32下落的状态。雨水井一直保持去往初
期雨水池的正常流程打开,去往清净雨水池的流程关闭。
93.2)当下雨连续雨量超过15mm时,雨水开始充满第一管体31,直至第一管体31收集的雨水重量超过配重块7的重量,进而使第一管体31的受力大于第二管体32的受力。
94.第一管体31逐步下落,第二管体32逐步翘起,由于平衡开始倾斜,第一管段31a的存水快速进入第二管段31b,第一管体31力臂快速增大。第二管体32翘起带动净雨排出口打开,第一管体31下落带动初雨排出口关闭。初雨排出口关闭,雨水井去往初期雨水池的正常流程关闭,净雨排出口打开,雨水井去往清净雨水池的流程打开。
95.3)当雨停以后,雨水承接盘21不再收集雨水,第一管体31内的存水通过各排液孔311缓慢排出。由于排液孔311排水速度较慢,开始阶段第二管体32仍保持翘起,第一管体31保持下落,雨停后装置区汇流进入雨水井的雨水仍可通过清净雨水系统充分排放。
96.4)第一管体31通过排液孔311持续排水,当第一管体31的受力小于第二管体32的受力时,第二管体32下落,第一管体31翘起,第一管体31内存水向支点方向移动,第一管体31力臂快速小于第二管体31力臂,第二管体32下落带动净雨排出口关闭,第一管体31翘起带动初雨排出口打开。雨水井去往初期雨水池的正常流程打开,去往清净雨水池的流程关闭。第一管体31的存水继续通过左侧排液孔311排净,自动雨水清污分流系统恢复下雨前状态,也就是第一管体31翘起,第二管体32下落的状态。
9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