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合挡水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012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水工混合挡水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工混合挡水坝,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挡水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于挡水、储水的关键建筑物。其既要起到挡水、储水的作用,同时,在洪水季节,当出现大流量积水时,又需要即时将多余的积水排出至下游河道内,以保证建筑、水电设备以及上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泄洪洞便成为了挡水坝上必不可少的泄水结构之一。但是,在一些狭小的河道上建设水电工程中,由于河道的狭窄,泄洪通道设置受到极大限制,为后续使用中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留下较多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即时将超量洪水排除到下游河道保证建筑安全的水工混合挡水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工混合挡水坝,包括坝体和侧面挡墙,所述坝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侧面挡墙与河道两侧的基体连接,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的下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包括泄洪底孔和闸室结构,所述的泄洪底孔沿水流方向设置在侧面挡墙的下部,所述的泄洪底孔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开启和关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闸室结构包括弧形闸门组件和启闭机组件,所述的启闭机组件与所述弧形闸门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底孔上方的侧面挡墙上,所述的泄洪底孔通过弧形闸门组件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大坝泄洪系统,所述的大坝泄洪系统与侧面泄洪放空系统位置相邻的布置在所述的坝体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大坝泄洪系统包括泄洪洞和闸室结构,所述的泄洪洞沿水流方向设置在坝体中,所述的泄洪洞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是,闸室结构的启闭机组件与该闸室结构的弧形闸门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洞上方的坝体上,所述的泄洪洞通过弧形闸门组件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
通过在现有坝体和侧面挡墙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侧面泄洪放空系统,并将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的下部。当洪水不大的时修可以通过挡水坝即大坝现有的泄洪洞进行多余水流的排放,当上游因下雨或泄洪水流量急剧增大时,可以打开位于侧面挡墙下部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进行洪水的排放,增加排洪能力,进而保证急剧增加的水流快速的排放到下游河道中,达到保证水工建筑物以及上游河道、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同时,由于本申请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设置在面挡墙的下部,当需要对大坝以及上游的河道等建筑进行维修时,还可以通过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最大限度的排除大坝上游侧的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工混合挡水坝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1-1剖视图;

图4为图2的2-2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坝体1、侧面挡墙2、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泄洪底孔4、闸室结构5、弧形闸门组件6、大坝泄洪系统7、泄洪洞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即时将超量洪水排除到下游河道保证建筑安全的水工混合挡水坝。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包括坝体1和侧面挡墙2,所述坝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侧面挡墙2与河道两侧的基体连接,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2的下部。本申请通过在现有坝体和侧面挡墙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侧面泄洪放空系统,并将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的下部。当洪水不大的时修可以通过挡水坝即大坝现有的泄洪洞进行多余水流的排放,当上游因下雨或泄洪水流量急剧增大时,可以打开位于侧面挡墙下部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进行洪水的排放,增加排洪能力,进而保证急剧增加的水流快速的排放到下游河道中,达到保证水工建筑物以及上游河道、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同时,由于本申请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设置在面挡墙的下部,当需要对大坝以及上游的河道等建筑进行维修时,还可以通过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最大限度的排除大坝上游侧的积水。

上述实施方式中,结合现有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为了方便建造过程中的浇筑,本申请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包括泄洪底孔4和闸室结构5,所述的泄洪底孔4沿水流方向设置在侧面挡墙2的下部,所述的泄洪底孔4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5开启和关闭。此时,所述的闸室结构5优选包括弧形闸门组件6和启闭机组件,所述的启闭机组件与所述弧形闸门组件6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底孔4上方的侧面挡墙2上,所述的泄洪底孔4通过弧形闸门组件6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当然,为了与现有挡水坝的结构相适应,本申请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大坝泄洪系统7,所述的大坝泄洪系统7与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位置相邻的布置在所述的坝体1中。所述的大坝泄洪系7统包括泄洪洞8和闸室结构,所述的泄洪洞8沿水流方向设置在坝体1中,所述的泄洪洞8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开启和关闭。闸室结构的启闭机组件与弧形闸门组件6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洞8上方的坝体1上,所述的泄洪洞8通过弧形闸门组件6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工混合挡水坝,包括坝体(1)和侧面挡墙(2),所述坝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侧面挡墙(2)与河道两侧的基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2)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包括泄洪底孔(4)和闸室结构(5),所述的泄洪底孔(4)沿水流方向设置在侧面挡墙(2)的下部,所述的泄洪底孔(4)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5)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室结构(5)包括弧形闸门组件(6)和启闭机组件,所述的启闭机组件与所述弧形闸门组件(6)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底孔(4)上方的侧面挡墙(2)上,所述的泄洪底孔(4)通过弧形闸门组件(6)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大坝泄洪系统(7),所述的大坝泄洪系统(7)与侧面泄洪放空系统(3)位置相邻的布置在所述的坝体(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泄洪系统(7)包括泄洪洞(8)和闸室结构(5),所述的泄洪洞(8)沿水流方向设置在坝体(1)中,所述的泄洪洞(8)通过所述的闸室结构开启和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其特征在于:闸室结构的启闭机组件与该闸室结构的弧形闸门组件(6)位置相适应的布置在泄洪洞(8)上方的坝体(1)上,所述的泄洪洞(8)通过弧形闸门组件(6)在启闭机组件的配合下开启和关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合挡水坝,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即时将超量洪水排除到下游河道保证建筑安全的水工混合挡水坝。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包括坝体和侧面挡墙,所述坝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侧面挡墙与河道两侧的基体连接,所述的水工混合挡水坝还包括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所述的侧面泄洪放空系统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侧面挡墙的下部。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丹;王小波;罗贞华;唐忠敏;马耀;杨兴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6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