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环保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9463发布日期:2020-11-25 14: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环保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雨水收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环保管路。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记录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2282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盛装雨水的集水袋,集水袋开设有进水的通水管,通水管螺纹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多向导管,多向导管包括有与导水管相连的主体和开设在主体四周的连接管,连接管与建筑的排水管相连。

采用了集水袋与楼房的排水管相连,收集下雨天排放的雨水。采用了多级管路设计,不同的管路作用不同,通用性与兼容性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雨水收集在集水袋中,当集水袋中的雨水装满后,就需要更换空的集水袋继续收集,不能在楼房处就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利用,需要另外处理和利用收集到的雨水,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环保管路,其具有及时有效的利用收集到雨水,减少雨水利用时需要的人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环保管路,包括与建筑物楼顶排水口连通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建筑物楼顶排水口的一端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远离导水管的一端设有固定在建筑物上且低于建筑物楼顶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出水管绕建筑物顶部周向分布,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正下方设有固定在建筑物外壁上的挡水槽,所述挡水槽上设有与集水箱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建筑物楼顶的排水口经过导水管和通水进入集水箱中,雨天过后,打开阀门集水箱中的雨水进入出水管中,由分布在建筑物周围的出水口流出,雨水流入挡水槽中。夏天时,积水的下落可以降低建筑物周围的温度,减少建筑物内空调的用电量,节约能源,冬季时,积水的下落过程可以建筑物周围的空气中的粉尘等微小颗粒吸附,提高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质量。积水在下落过程中,只会有一部分的蒸发,挡水槽的设置可以将没有被蒸发的积水再次收集通过抽回泵由回水管重新回到集水箱中,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整个利用过程,只需要人供控制阀门和抽水泵即可,减少利用雨水需要的人工,雨水现场收集就可以现场得到利用,减小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管靠近挡水槽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可以将挡水槽的大颗粒砂石、树叶等其他杂质进入回水管,减少回水管和抽水泵发生堵塞的情况,提高抽水的稳定新,稳定积水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槽由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向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或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回水管与挡水槽的底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挡水槽可以将水快速的导向较低的一侧,使水快速的进入回水管中,减少积水槽在挡水槽上停留的时间,减少积水的蒸发量,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槽由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向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挡水槽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设有与导水槽,所述回水管与导水槽的底壁连通,所述挡水槽与导水槽连接的侧边铰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导水槽铰接的挡水槽可以向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转动与建筑物贴合,在不用接水时减小落在挡水槽上的砂石和杂质。将挡水槽由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向远离建筑物的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挡水槽承接的积水会流向导水槽上,回水管连接在导水槽上,可以使回水管不跟着挡水槽一起转动,就可以不用为了满足挡水槽转动而预留一部分回水管,也减小回水管的弯折,减少因回水管因弯折过多造成的漏水情况,延长回水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槽靠近导水槽的一侧边与导水槽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导水槽与挡水槽的倾斜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水由挡水槽流向导水槽的过程中,积水与挡水槽分离后可以直接接触到导水槽再向导水槽远离挡水槽的一流动,减小从挡水槽和导水槽之间的缝隙漏出的积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槽远离导水槽的一侧设有挂钩,所述导水槽的上方设有安装在建筑物上且与挂钩配合的挂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挡水槽的时候,向建筑物转动挡水槽后,将挂钩挂在挂环上,固定挡水槽的位置,减少风力对挡水槽的影响,减少挡水槽复位的情况,减小落在挡水槽上的砂石和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管包括与挡水槽连接的排水管、滴灌管以及与集水箱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滴灌管铺设于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带的土壤中,所述滴灌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进水管连通,所述抽水泵设置于排水管或进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灌管的设置可以在将雨水用来对建筑物周围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充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建筑物周围绿化需要的自来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滴灌管上设有若干与滴灌管连通的滴灌头,所述滴灌头朝向滴灌管的一端设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水槽中没有积水时,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避免滴灌头处发生倒吸的情况,减小从滴灌头进入回水管中的土壤,减小回水管和抽水泵发生堵塞的情况,提高抽水的稳定新,稳定积水的回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集水箱中的水由出水口流出形成对雨水的现场利用,同时挡水槽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2.与导水槽铰接的挡水槽可以减小落在挡水槽上的灰尘和杂质,稳定回水管的抽水,稳定积水的回收;

3.滴灌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水管;11、通水管;12、集水箱;13、建筑物;2、出水管;21、出水口;22、阀门;3、挡水槽;31、导水槽;32、挂钩;33、挂环;4、回水管;41、排水管;42、滴灌管;43、进水管;44、抽水泵;45、过滤网;5、滴灌头;5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环保管路,包括与建筑物13楼顶排水口连通的导水管1,导水管1远离建筑物13楼顶排水口的一端设有通水管11。

如图1和图2所示,通水管11远离导水管1的一端设有固定在建筑物13上且低于建筑物13楼顶的集水箱12,充分利用集水箱12的体积,集水箱12底部设有出水管2,出水管2上设有阀门22,出水管2绕建筑物13顶部周向分布,出水管2上设有出水口21,出水管2正下方设有固定在建筑物13外壁上的挡水槽3,挡水槽3上设有与集水箱12连通的回水管4,回水管4上设有抽水泵44。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为了提高积水的利用率,回水管4包括与挡水槽3连接的排水管41、滴灌管42以及与集水箱12连通的进水管43,排水管41、滴灌管42、进水管43一体设置,滴灌管42铺设于建筑物13周围的绿化带的土壤中,滴灌管42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管41、进水管43连通,抽水泵44设置于排水管41或进水管43上。参见图4,回水管4靠近导水槽31的一端设有过滤网45,本实施例中,过滤网45采用土工布制成。本实施例中,抽水泵44安装在进水管43上,过滤网45安装在排水管41靠近挡水槽3的一端。

如图5所示,进一步为了减小进入回水管4的土壤,滴灌管42上设有若干与滴灌管42连通的滴灌头5,滴灌头5朝向滴灌管42的一端设有单向阀51,单向阀51的两端与滴灌管42和滴灌头5螺纹连接。使水流只能从滴灌管42向土壤中流动,防止土壤倒吸入滴灌管42中。

如图3所示,为了减少在挡水槽3中积水的蒸发,挡水槽3由靠近建筑物13的一侧向远离建筑物13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或倾斜向上设置,回水管4与挡水槽3的底端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为了减小落在挡水槽3内的灰尘、砂石、树叶、碎片等其他杂质,挡水槽3由靠近建筑物13的一侧向远离建筑物13的一侧倾斜向上设置,挡水槽3靠近建筑物13的一侧设有与导水槽31,导水槽31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建筑物13上,回水管4与导水槽31的底壁连通,挡水槽3与导水槽31连接的侧边铰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排水管41与导水槽31的底部连通,回水管4的两端焊接在挡水槽3和集水箱12上。挡水槽3靠近导水槽31的一侧边与导水槽3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连接,导水槽31与挡水槽3的倾斜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水通过建筑物13楼顶的排水口经过导水管1和通水进入集水箱12中,雨天过后,打开阀门22集水箱12中的雨水进入出水管2中,由分布在建筑物13周围的出水口21流出,雨水流入挡水槽3中。夏天时,积水的下落可以降低建筑物13周围的温度,减少建筑物13内空调的用电量,节约能源,冬季时,积水的下落过程可以建筑物13周围的空气中的粉尘等微小颗粒吸附,提高建筑物13周围的环境质量。积水在下落过程中,只会有一部分的蒸发,挡水槽3的设置可以将没有被蒸发的积水再次收集通过抽回泵有回水管4重新回到集水箱12中,回收过程中通过滴灌管42对绿化带进行浇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