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852发布日期:2020-10-23 12: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旁常常设有一些环绕建筑的排水沟,目前的排水结构都是直接在排水沟的底部固定连接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面与排水沟的底面平齐或低于排水口底面,从而将排水沟内的水排走,并且常常在排水管端面安装过滤网进行过滤,避免管道堵塞和环保的目的,但是排水管位于排水沟底部,则排水结束后被过滤的垃圾都会积附在过滤网上,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排水速度,下雨时容易导致排水沟内的水漫出,且直接通过排水沟底部的排水管排水无法对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和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进行分离,不利于雨水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开在地面上,所述排水沟的顶部卡接盖板,所述排水沟的底部开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侧内壁固定套接虹吸管的一端,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连通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固定套接初雨管的一端,所述初雨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和排水管均固定埋设在排水沟底部的底面内,所述集水槽的内壁和初雨管间安装封堵机构,集水槽内滑动卡接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一侧外壁紧密贴合虹吸管的端面。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内壁顶部开有卡接盖板的阶梯槽,所述盖板上开有多个贯穿的通孔,所述盖板的顶部一侧开有l型结构的指槽。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靠近虹吸管的一侧底部为倾斜结构,所述过滤框的底面两侧均为倾斜结构,且过滤框的底面一侧贴合集水槽内壁,所述过滤框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初雨管顶部的集水槽内壁固定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动套接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滑动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浮球,所述拉杆的底部伸入初雨管内并固定安装封堵块,所述初雨管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封堵块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虹吸管包括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一端与集水槽的内壁连通,所述吸水口另一端与过滤段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段的另一端一体成型设有虹吸段,所述虹吸段连通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段的两端内壁均固定安装细过滤网,两个所述细过滤网间固定填充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吸水口的高度小于集水槽的开口端高度,所述吸水口为倾斜结构,且吸水口靠近集水槽的一端高度低于靠近过滤段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初期雨水较少且污染严重,此时集水槽内液面低,污水无法进入虹吸管,污水通过集水槽底部的初雨管排走,后期雨水量大,集水槽内液面上升,使得封堵机构将初雨管封堵,液面淹没虹吸管,从而通过虹吸管和排水管排水,达到雨污分离的效果,减小污水处理量,更加环保;通过虹吸管排水,则雨水停止后,集水槽内水位始终高于排水管,则虹吸管在虹吸效应下持续吸取集水槽内的水,使得集水槽内水位持续下降,便于封堵机构开启,则初雨管开启,便于下次排水;排水后杂物积累在过滤框内腔中部最底端,从而增大杂物存储量,避免杂物阻碍虹吸管排水,过滤框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环,便于将过滤框拉出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水槽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沟、2盖板、3集水槽、4过滤框、5初雨管、6封堵机构、61浮球、62固定板、63拉杆、64固定环、65封堵块、7虹吸管、71吸水口、72过滤段、73细过滤网、74海绵层、75虹吸段、8排污管、9排水管、10通孔、11指槽、1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的环保虹吸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1,排水沟1开在地面上,排水沟1的顶部卡接盖板2,排水沟1的底部开有集水槽3,集水槽3的一侧内壁(开有孔)固定套接虹吸管7的一端,虹吸管7的另一端连通排水管9,集水槽3的底部固定套接初雨管5的一端,初雨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排污管8,排污管8和排水管9均固定埋设在排水沟1底部的底面内,集水槽3的内壁和初雨管5间安装封堵机构6,集水槽3内滑动卡接过滤框4,过滤框4的一侧外壁紧密贴合虹吸管7的端面。排水时水流通过排水沟1向集水槽3聚集。当处于初期雨水阶段,建筑物的管道以及周边路面上的泥土等会被冲刷所以此时其特点为水量小,由于刚刚冲刷其污染物较多,水流积聚在集水槽3底部直接通过初雨管5排入排污管8,当持续下雨时,集水槽3内积聚的水流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液面逐渐上升,则封堵机构6将初雨管5封堵,液面上升淹没虹吸管7后,水流通过虹吸管7流入排水管9排走,从而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便于雨水处理,更加环保,雨水逐渐停止后,虹吸管7通过虹吸效应能够将集水槽3内的积水继续吸走,从而使得液面下降,则封堵机构6将初雨管5开启,便于下次排水。

排水沟1的内壁顶部开有卡接盖板2的阶梯槽,盖板2上开有多个贯穿的通孔10,盖板2的顶部一侧开有l型结构的指槽11。

集水槽3靠近虹吸管7的一侧底部为倾斜结构,过滤框4的底面两侧均为倾斜结构,且过滤框4的底面一侧贴合虹吸管7下方的集水槽3内壁,通过集水槽3一侧的倾斜底面对过滤框4进行支撑,过滤框4底面另一侧倾斜结构底部便于安装封堵机构6,且排水后杂物积累在过滤框4内腔中部最底端,从而增大杂物存储量,避免杂物阻碍虹吸管7排水,过滤框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拉环12,便于将过滤框4拉出进行清理。

封堵机构6包括固定板62,初雨管5顶部的集水槽3内壁固定安装固定板62,固定板62上滑动套接拉杆63,拉杆63的顶部滑动贯穿固定板62并固定连接浮球61,拉杆63的底部伸入初雨管5内并固定安装封堵块65,初雨管5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固定环64,固定环64位于封堵块65的上方,初期雨水时,此时集水槽3内液面较低,浮球61压在固定板62上,封堵块65脱离固定环64,则初期雨水从初雨管5排走,后期雨水时雨水量增大导致集水槽3内水无法及时排空,则液面上升,则浮球61受浮力上升,从而通过拉杆63拉动封堵块65抵触在固定环64底面,从而将初雨管5封堵,要注意的是浮球61升起封堵初雨管5时的高度要低于虹吸管7与集水槽3连接处的最高点高度,从而使虹吸排水结束后能正常再通过初雨管5排水。

虹吸管7包括吸水口71,吸水口71一端与集水槽3的内壁连通,另一端与过滤段72连通,过滤段72的另一端一体成型设有虹吸段75,虹吸段75连通排水管9,从而通过此处排水。

为了防止堵塞可增加过滤的结构(当然此结构为可选的),过滤段72的两端内壁均固定安装细过滤网73,两个细过滤网73间固定填充有海绵层74,吸水口71的高度小于集水槽3的开口端高度,吸水口71为倾斜结构,且吸水口71靠近集水槽3的一端高度低于靠近过滤段72的一端,初期雨水时集水槽3内液面较低,此时污水无法进入虹吸管7内,当后期雨水量增大时,集水槽3内液面上升淹没吸水口71,则水流通过虹吸管7流入排水管9内,且过滤段72处的细过滤网73和海绵层74进一步对水流进行过滤,使得本来就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更加干净,便于直接排放,减小污水处理量,更加环保,且雨水停止后,集水槽3内水位始终高于排水管9,则虹吸管7在虹吸效应下持续吸取集水槽3内的水,使得集水槽3内水位持续下降,使得封堵机构6开启,则剩余雨水通过初雨管5排走,且过滤段72过滤的细小杂质(之前通过过滤框4流过来的)通过吸水口71的倾斜结构掉落到过滤框4内。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排水时水流通过排水沟1向集水槽3聚集,当处于初期雨水阶段主要排走含有大量污染或者带有较多泥土的污水,水量较少,此时集水槽3内液面较低,浮球61压在固定板62上,封堵块65脱离固定环64,则初期雨水从初雨管5排走,进入后期雨水时,雨水量增大导致集水槽3内液面上升,则浮球61受浮力上升,从而通过拉杆63拉动封堵块65抵触在固定环64底面,从而将初雨管5封堵(此时浮球61高于吸水口71最高点位置),集水槽3内液面上升淹没吸水口71(并超过整个虹吸管7中的最高点)时,则水流通过虹吸管7流入排水管9内,且过滤段72处的细过滤网73和海绵层74进一步对水流进行过滤,使得本来就较为干净的后期雨水更加干净,便于直接排放,从而达到雨污分离的目的,减小污水处理量,更加环保,且雨水停止后,集水槽3内水位始终高于排水管9,则虹吸管7在虹吸效应下持续吸取集水槽3内的水,使得集水槽3内水位持续下降,当水位低于吸水口71高点时,浮球61也会随着再次下降,则封堵块65脱离固定环64,剩余雨水通过初雨管5排走,且过滤段72过滤的细小杂质通过吸水口71的倾斜结构掉落并穿过过滤框4,跟随剩余雨水经过初雨管5和排污管8排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且初雨管5开启后便于下次排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