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2030发布日期:2020-12-22 10:5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



背景技术:

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大型地下室抗浮、高耸建(构)筑物抗拔、海上码头平台抗拔、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基坑开挖过程中,抗拔桩因土方卸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值通过理论计算可得出相应的数值,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状况是否与理论计算相符,需要通过工程实际来检测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用于对抗拔桩因土方卸载受到的影响进行实际测试,验证理论计算数据,提高工程质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包括套筒组件、钢筋笼和拔桩组件,套筒组件套设在钢筋笼的外侧,拔桩组件与套筒组件固定连接,在钢筋笼内连接有应力计和位移计。

进一步的,钢筋笼包括基桩主筋、箍筋和应力测试筋,应力测试筋与基桩主筋平行设置,箍筋套设在基桩主筋的外侧,在应力测试筋上固定安装有应力计,在箍筋上固定连接有位移计。

进一步的,应力测试筋包括桩钢筋和应力组件,应力组件包括应力计和拉杆,在应力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外侧与桩钢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桩钢筋与拉杆之间通过焊接板固定连接,拉杆和桩钢筋均固定焊接在焊接板的同一侧,且拉杆与桩钢筋处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位移计包括位移计连接头、位移丝、导向架和配重组件,位移计连接头固定连接在钢筋笼上,位移丝的两端分别与位移计连接头和配重组件固定连接,在导向架上转动安装有滑轮,位移丝绕过滑轮设置。

进一步的,在钢筋笼的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位移丝套管,位移丝通过位移丝套管伸出于钢筋笼的上方。

进一步的,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和滑块,在滑块上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架上,配重块和滑块分别位于滑轮的两侧,配重块固定安装在位移丝的端部。

进一步的,套筒组件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和内套筒同轴设置,在内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孔,在外套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孔,第一溢流孔和第二溢流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上端面处于同一片面内,内套筒的下端面低于外套筒,在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封板。

进一步的,拔桩组件包括拔桩气缸、反力梁和拔桩头,拔桩气缸固定安装在反力梁上,拔桩头与拔桩气缸固定连接,拔桩头与套筒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钢筋笼上预埋应力计和位移计的方式,来检测应力测试筋的受力和位移变化情况,来得到抗拔桩的受力变化曲线和位移变化曲线图,验证理论计算数据,提高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应力计处的局部视图。

图5是应力测试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位移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套筒组件1,钢筋笼2,拔桩组件3,外套筒4,内套筒5,第一溢流孔6,第二溢流孔7,反力梁8,拔桩头9,拔桩气缸10,基桩主筋1-1,箍筋1-2,应力测试筋1-3,应力计1-4,桩钢筋1-5,应力组件1-6,拉杆1-7,数据线套管1-8,三通头1-9,数据线1-10,焊接板1-11,位移计1-12,位移计连接头1-13,位移丝1-14,导向架1-15,滑轮1-16,位移丝套管1-18,配重块1-19,滑块1-20,位移传感器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用于抗拔试验桩,包括套筒组件1、钢筋笼2和拔桩组件3,套筒组件1套设在钢筋笼2的外侧,拔桩组件3与套筒组件1通过钢筋固定连接,在钢筋笼2内连接有应力计1-4和位移计1-12,通过应力计14和位移计1-12的设置,便于得到抗拔试验桩的受力变化曲线和位移变化曲线,验证理论计算数据,提高工程质量。

套筒组件1包括外套筒4和内套筒5,外套筒4和内套筒5同轴设置,在内套筒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孔6,在外套筒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孔7,第一溢流孔6和第二溢流孔7同轴设置,通过第一溢流孔6和第二溢流孔7的设置,可以防止内套筒5内的水泥浆溢流。

内套筒5和外套筒4的上端面处于同一片面内,内套筒5的下端面低于外套筒4,在内套筒5和外套筒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封板6,防止试验桩周边的石料或者泥土落如入外套筒4和内套筒5之间。

拔桩组件3包括拔桩气缸10、反力梁8和拔桩头9,拔桩气缸10固定安装在反力梁8上,拔桩头9与拔桩气缸10固定连接,拔桩头9与套筒组件1固定连接,优选的,拔桩头9与外套筒4之间通过钢筋焊接,反力梁8位于拔桩头9和套筒组件1之间,通过拔桩气缸10对抗拔试验桩进行施力。

钢筋笼包括基桩主筋1-1、箍筋1-2和应力测试筋1-3,应力测试筋1-3与基桩主筋1-1平行设置,箍筋1-2套设在基桩主筋1-1的外侧,通过箍筋1-2对基桩主筋1-1和应力测试筋1-3进行固定,在应力测试筋1-1上固定安装有应力计1-4,在施工完毕后,形成浇筑混凝土成桩,土方开挖过程中,通过在钢筋笼上预埋应力计的方式,来检测应力测试筋1-3的受力变化情况,来得到抗拔桩的受力变化曲线,验证理论计算数据,提高工程质量。

所述钢筋笼内安装有两条应力测试筋1-3,两个应力测试筋1-3关于箍筋1-2中心对称设置,通过两条应力测试筋1-3的设置,可以对钢筋笼的相对两侧的受力变化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应力测试筋1-3包括桩钢筋1-5和多个应力组件1-6,相邻的应力组件1-6之间通过桩钢筋1-5固定连接,即桩钢筋1-5和应力组件1-6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桩钢筋1-5用于对应力组件1-6进行固定,并且通过桩钢筋1-5将本应力测试筋1-3安装在箍筋1-2上,应力组件1-6包括应力计1-4和拉杆1-7,在应力计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7,拉杆1-7的外侧与桩钢筋1-2固定连接,拉杆1-7用于将应力计1-4与桩钢筋1-5进行固定连接。

桩钢筋1-5与拉杆1-7之间通过焊接板1-11固定连接,通过焊接板1-11对桩钢筋1-5和拉杆1-7进行过度连接,提高焊接面,从而提高焊接强度,拉杆1-7和桩钢筋1-5均固定焊接在焊接板的同一侧,使得应力测试筋1-3的受力处于同一直线上,提高应力测试筋1-3的力学性能。

拉杆1-7与桩钢筋1-5的规格一致,且拉杆1-7与桩钢筋1-5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应力测试筋1-3的受力处于同一直线上,提高应力测试筋1-3的力学性能。

相邻的应力组件1-6之间的间距为4~5m,通过多个应力组件1-6对抗拔桩的受力情况进行测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在应力测试筋1-3上还固定安装有数据线套管1-8,在数据线套管1-8上固定连接有三通头1-9,三通头1-9的位置与应力计1-4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数据线套管1-8对应力计1-4的数据线进行保护,防止在放置本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钢筋计发生顺坏的现象,或造成柔性材料电缆线拉断,导致检测数据无法收集,优选的,数据线套筒1-8通过铁丝绑扎在应力测试筋1-3上。

应力测试筋1-3、数据线套管1-8和基桩主筋1-1均固定在箍筋1-2的内侧,可以通过箍筋1-2对应力测试筋1-3、数据线套管1-3和基桩主筋1-1进行保护。

在应力计1-4上连接有数据线1-10,数据线1-10通过三通头1-9穿入数据线套管1-3内,在三通头1-9的开口处缠绕有密封胶带,通过密封胶带的设置,可以对三通头1-9进行密封,防止在水泥浇筑过程中水泥落入数据线套管1-8内,优选的,三通头1-9采用的是变径三通头。

应力计1-4采用的是振弦式钢筋应力计。

在箍筋1-2上固定连接有位移计1-12,位移计1-12位于靠近钢筋笼下端面的箍筋1-2上,优选的,位移计1-12与钢筋笼下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3m,通过位移计1-12的设置,可以对抗拔试验桩的位移情况进行检测,优选的,在钢筋笼的侧壁上均匀安装有三个位移计1-12。

位移计1-12包括位移计连接头1-13、位移丝1-14、导向架1-15和配重组件,位移计连接头1-13固定连接在钢筋笼上,位移丝1-14的两端分别与位移计连接头1-13和配重组件固定连接,在导向架1-15上转动安装有滑轮1-16,位移丝1-14绕过滑轮设置,通过位移丝14和配重组件的设置,便于对位移计连接头1-13的移动情况进行观察。

在钢筋笼的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位移丝套管1-18,位移丝1-14通过位移丝套管1-18伸出于钢筋笼的上方。

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1-19和滑块1-20,在滑块1-20上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21,位移传感器1-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架1-15上,配重块1-19和滑块1-20分别位于滑轮1-16的两侧,配重块固定安装在位移丝1-14的端部,通过位移传感器1-21对滑块1-20的位移情况进行检测,来间接的检测抗拔试验桩的在受力时的位移情况,优选的,配重块1-19的重量大于滑块1-20的重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