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0967发布日期:2020-12-08 13:4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方面,基坑支护的区域性特点非常明显,由于不同地区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能相差较大,在某些地区已成熟应用的经验却不能完全适应其他地区的情况,简单照搬使用是不可行的。

浙江地处滨海平原地区,其土质主要由软土组成,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含水量高的特点,在软土地基中进行基坑开挖,易产生较大的土体变位和失稳现象,所以对基坑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变形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然而,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性工程,其安全储备较小,风险性又较大。同时,基坑支护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进一步探索开挖过程对土体变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复核基坑安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以解决软土地基中基坑开挖易产生的土体变位和失稳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轴水泥搅拌桩和基坑灌注桩;

所述双轴水泥搅拌桩沿基坑周向施工且施工有内外两层,周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以及内外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之间交错结合在一起;

所述基坑灌注桩沿基坑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内层双轴水泥搅拌桩结合在一起,基坑灌注桩的上端接有冠梁。

所述基坑灌注桩内具有钢筋笼,钢筋笼下端接有用于形成灌注孔的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具有锥头和接于锥头上端设有用于连接能防止所述灌注孔塌孔的套管的连接段。

所述连接段侧壁上制有一圈橡胶圈。

所述连接段内具有腔室,连接段侧壁上制有若干与其内部腔室连通的抽排水孔,腔室内设有抽排水管,抽排水管向上延伸至连接段外并从所述基坑灌注桩上端伸出后连通抽排水泵。

所述钢筋笼包括环绕周向间隔分布且竖向设置的主筋、环绕设置在主筋周向外侧的加劲箍筋以及螺旋箍筋。

所述双轴水泥搅拌桩的参数为

所述基坑灌注桩的参数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内外两层双轴水泥搅拌桩,周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以及径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之间交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止水帷幕,可以避免地下水对基坑施工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相对低成本的双轴水泥搅拌桩紧密设置两层,基坑灌注桩沿基坑周向间隔设置,既保证防水和足够的抵抗软土的压力,又可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在基坑灌注桩的下端设有与钢筋笼相结合的钻孔机构,以便于在双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迅速在双轴水泥搅拌桩中心形成灌注孔,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钻孔机构上设有抽排水孔,并经抽排水管连通抽排水泵,形成可进行排水固结作业的排水固结机构,通过抽排水泵可使钻孔机构周边的软土排水固结,使基坑灌注桩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基坑灌注桩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基坑灌注桩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1、基坑灌注桩;101、钢筋笼;2、双轴水泥搅拌桩;3、钻孔机构;301、锥头;302、连接段;3021、腔室;3022、抽排水孔;4、抽排水管;5、套管;6、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一种软土地层中的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双轴水泥搅拌桩、基坑灌注桩,其中双轴水泥搅拌桩沿基坑周向施工且内外施工两层,周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以及径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之间交错结合在一起;基坑灌注桩沿基坑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内层双轴水泥搅拌桩结合在一起。

本例中基坑灌注桩包括插入灌注孔中的钢筋笼以及与钢筋笼灌注结合的混凝土,基坑灌注桩的上端连接有冠梁,冠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笼包括环绕周向间隔分布且竖向设置的主筋、环绕设置在主筋周向外侧的加劲箍筋以及螺旋箍筋。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钢筋笼结构。

本实施例中双轴水泥搅拌桩的参数为基坑灌注桩的参数为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和混凝土选择,保证足够的抗压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基坑灌注桩的下端设有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具有锥头和接于锥头上端的连接段,钻孔机构经连接段连接基坑灌注桩中的钢筋笼。连接段内具有腔室,连接段侧壁上制有若干与其内部腔室连通的抽排水孔,腔室内设有抽排水管,抽排水管向上延伸至连接段外并从基坑灌注桩上端伸出后连通抽排水泵。本例中在连接段的上端侧壁上制有一圈橡胶圈。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完成双轴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在双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迅速将钻孔机构与钢筋笼的结合体打入双轴水泥搅拌桩的相应位置;钢筋笼外同轴套有套管,该套管下端同轴套于钻孔机构的连接段上并经连接段上的橡胶圈与连接段结合,该橡胶圈可在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混凝土进去连接段;

将钻孔机构、钢筋笼及套管打入到预定深度后,灌注孔形成,往套管内灌注混凝土进行基坑灌注桩的浇筑施工;

基坑灌注桩浇筑完成后,向上取出套管,以重复利用;

通过抽排水泵经抽排水管可利用连接段上的抽排水孔对连接段周边软土进行抽排水固结,提高成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设置内外两层双轴水泥搅拌桩,周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以及径向相邻两双轴水泥搅拌桩之间交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止水帷幕,可以避免地下水对基坑施工的不利影响。基坑灌注桩沿基坑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内层双轴水泥搅拌桩结合在一起,增大了抵抗软土的压力。本实施例在基坑灌注桩下方设置钻孔机构,既可以利用钻孔机构形成灌注孔,又可以通过钻孔机构中连接段上抽排水控进行软土的排水固结。

本实用新型中基坑灌注桩的施工需在双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尽快完成,在双轴水泥搅拌桩硬化前完成基坑灌注桩施工并拔出套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