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4710发布日期:2021-02-26 19: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基坑是基础建设计位置按照基底标高和挤出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而水下基坑就是在水下挖掘的水土混合坑,地上的基坑开挖需要设置管井井点降水,以利于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但是在水下挖掘工作具备非常多的不利条件,传统使用长臂挖掘机对水下进行挖掘,经常会因为水土浑浊而造成挖掘不规范,而且挖掘上来携带大量的水,对运输工作有很大的困难,严寒地区的开挖无疑是困难很大的一种,不仅需要破冰,还需要对水下冻土进行处理,为此设计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
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包括机头悬挂装置、机头承重板、网状挖掘筒、挖掘筒承载架、前平板、开凿齿、前铲板、液压转动装置、转动装置装载架、阻卸板,所述机头悬挂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头承重板的顶面中心,所述挖掘筒承载架设在机头承重板的底侧,所述网状挖掘筒设在机头承重板的底侧,且网状挖掘筒设在挖掘筒承载架的内侧,所述转动装置装载架设在挖掘筒承载架的后侧,所述前平板设在挖掘筒承载架的前端底侧,所述开凿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开凿齿等间距设在前平板的前端,所述前铲板设在前平板的顶面两侧,且前铲板的两侧设在挖掘筒承载架的前端内侧,所述液压转动装置固定在转动装置承载架的中心,所述阻卸板设在挖掘筒承载架的左测,所述机头承重板、前平板、开凿齿、前铲板、转动装置装载架、阻卸板一体成型。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网状挖掘筒由筒外承载框架、网状装载筒、卸货挡板组成,所述网状装载筒固定在筒外承载框架的内侧,所述卸货挡板通过连接轴连接在筒外承载框架的底侧,且卸货挡板以连接轴为中心可以转动,所述网状装载筒为非全圆筒。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液压转动装置连接在网状装载筒的后端,且网状装载筒跟随液压转动装置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前铲板的左侧开设有筒端承载槽,所述筒外承载框架的右端嵌在筒端承载槽内,且筒外承载框架可在筒端承载槽内转动,所述阻卸板紧贴在网状装载筒的外侧。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机头悬挂装置、机头承重板、前平板、开凿齿、前铲板、转动装置装载架、阻卸板、筒外承载框架均由铸铁材料制成,所述网状装载筒、卸货挡板由高强度不锈钢材制成。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水下基坑开挖的设置,改变传统的长臂挖掘机所采用的挖掘方式,改进为一种能够对水下挖掘工作减轻工作负担的一种设备,这类设备在挖掘完成后的水分携带量明显减少,给运输工作提供方便,
而且具备双方向的卸货方式,可以从前侧卸货也可以从底侧卸货,方便性大大增加,而且只需要将装备安装在长臂挖掘机的前端使用即可,和传统挖掘机斗铲使用方式一致,适用范围广泛,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外观状态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网状挖掘筒细节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和关闭对比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机头悬挂装置1、机头承重板2、网状挖掘筒3、挖掘筒承载架4、前平板5、开凿齿6、前铲板7、液压转动装置8、转动装置装载架9、阻卸板10、外承载框架11、网状装载筒12、卸货挡板13、连接轴14、筒端承载槽15、螺栓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5]
一种严寒地区水下基坑快速挖掘装置,包括机头悬挂装置1、机头承重板2、网状挖掘筒3、挖掘筒承载架4、前平板5、开凿齿6、前铲板7、液压转动装置8、转动装置装载架9、阻卸板10,所述机头悬挂装置1通过螺栓16固定在机头承重板2的顶面中心,所述挖掘筒承载架4设在机头承重板2的底侧,所述网状挖掘筒3设在机头承重板2的底侧,且网状挖掘筒3设在挖掘筒承载架4的内侧,所述转动装置装载架9设在挖掘筒承载架4的后侧,所述前平板5设在挖掘筒承载架4的前端底侧,所述开凿齿6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开凿齿6等间距设在前平板5的前端,所述前铲板7设在前平板5的顶面两侧,且前铲板7的两侧设在挖掘筒承载架4的前端内侧,所述液压转动装置8固定在转动装置承载架的中心,所述阻卸板设在挖掘筒承载架4的左测,所述机头承重板2、前平板5、开凿齿6、前铲板7、转动装置装载架9、阻卸板10一体成型。
[0016]
所述网状挖掘筒3由筒外承载框架11、网状装载筒12、卸货挡板13组成,所述网状装载筒12固定在筒外承载框架11的内侧,所述卸货挡板13通过连接轴14连接在筒外承载框架11的底侧,且卸货挡板13以连接轴14为中心可以转动,所述网状装载筒12为非全圆筒。
[0017]
所述液压转动装置8连接在网状装载筒12的后端,且网状装载筒12跟随液压转动装置8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前铲板7的左侧开设有筒端承载槽15,所述筒外承载框架11的右端嵌在筒端承载槽15内,且筒外承载框架11可在筒端承载槽15内转动,所述阻卸板10紧贴在网状装载筒12的外侧。
[0018]
所述机头悬挂装置1、机头承重板2、前平板5、开凿齿6、前铲板7、转动装置装载架9、阻卸板10、筒外承载框架11均由铸铁材料制成,所述网状装载筒12、卸货挡板13由高强度不锈钢材制成。
[001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设备的使用方式简单,具体步骤分为两步,一为机头悬挂装置的安装,和传统的挖掘机斗铲的安装方式一致,安装简单;二为使用阶段,使用分为装载和卸货两个过程,装载时需要将整个设备沉入水中对水底进行挖掘,这个过程是很简单的和传统的挖掘机斗使用方式一直,但是在向上提升设备的同时,携带的水分会从网状挖掘
筒内流出,从而减少水分,对运输工作提供方便,卸货的过程就是将网状挖掘筒内所装载的东西进行卸下,此时可以通过运作液压转动装置,使得网状挖掘筒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网状挖掘筒底侧的卸货挡板会脱离阻泄板的位置,从而打开,将内部装载的货物卸出,也可以继续从前侧将货物卸出,卸载方式多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和装载货物进行选择,而关闭卸货挡板只需要继续转动液压转动装置,使得卸货挡板旋转一周,再次转动到阻泄板的顶侧,从而防止坠落。
[0020]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