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8756发布日期:2021-01-30 04:0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环境危害非常巨大,土壤被污染后,将会盐碱化、毒化,土壤中的寄生虫、致病菌等病原体能使人致病,渗透也会污染地下水,并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国外从80年代开始在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中使用1-2毫米厚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
完整均匀的防渗帷幕能有效防止污染物扩散,但是如果防渗帷幕存在质量缺陷,不仅防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防渗帷幕属于地下隐蔽工程,由于技术限制,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全面、准确、有效地检测其实体质量。目前常用的破损方法是开挖检查、钻孔取芯或钻孔压水等,这些方法简单直观,能够准确地反映所检处防渗帷幕的质量。但其明显缺陷在于检测范围有限,工作量及花费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该检漏系统检测范围广、检测工作量小、检测成本低、检测准确性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检漏系统包括电极保护套管、电极电缆、渗漏监测仪、计算机、电极转换装置和数据收录装置,电极保护套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电极保护套管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在垃圾填埋场堤坝的岩层中,并且位于防渗帷幕的外侧,电极保护套管上设有多个通孔,电极电缆的数量为多个,电极电缆包括探头和电缆,电缆的一端与探头连接,电缆的另一端与电极转换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电极转换装置的输出端与渗漏监测仪的输入端连接,渗漏监测仪的输出端与数据收录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收录装置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检漏系统还包括打印机、绘图仪和报警装置,打印机、绘图仪和报警装置均与计算机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检漏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通过传输电缆与计算机连接,电极保护套管为透明材质的管件。
[0008]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垃圾填埋场堤坝的岩层中靠近防渗帷幕的外侧沿竖直方向并排预埋设置多根电极保护套管,设置多个电极电缆,将多个电极电缆分别通过电极转换装置后与渗漏监测仪连接,并将渗漏监测仪通过数据收录装置后与计算机连接;在对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进行渗漏检测时,向每根电极保护套管中分别放入多个电极电缆,使同一根电极保护套管中的多个电极电缆位于电极保护套管的不同高度处,通过电极电缆采集防渗帷幕外侧不同区域的电阻,渗漏监测仪根据多个电极电缆采集的不同区域的电阻得到电阻分布情况,再通过计算机根据电阻分布情况对防渗帷幕的整体防渗效
果进行评估。该检漏系统检测范围广、检测工作量小、检测成本低、检测准确性高。
[0009]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0]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漏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漏系统中多根电极保护套管的布置方式示意简图。
[0013]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4]
1、电极保护套管;2、电极电缆;3、渗漏监测仪;4、计算机;5、电极转换装置;6、数据收录装置;7、打印机;8、绘图仪;9、报警装置;10、摄像头;100、防渗帷幕。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0017]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该检漏系统主要包括电极保护套管1、电极电缆2、渗漏监测仪3、计算机4、电极转换装置5和数据收录装置6。其中,电极保护套管1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电极保护套管1沿竖直方向并排预埋设置在垃圾填埋场堤坝的岩层中,并且多根电极保护套管1位于防渗帷幕100的外侧(与垃圾填埋场库体相对的一侧),且靠近防渗帷幕100的外侧设置,相邻电极保护套管1之间间隔20-60m,在电极保护套管1上在其不同高度处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电极电缆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电极电缆2均包括一个探头和一根电缆,电缆的一端与探头相连接,电缆的另一端与电极转换装置5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极转换装置5的输出端与渗漏监测仪3的输入端相连接,渗漏监测仪3的输出端与数据收录装置6的输入端相连接,数据收录装置6的输出端与计算机4相连接。电极电缆2能够在电极保护套管1中自由插入或取出。
[0018]
上述的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的检漏系统,通过在垃圾填埋场堤坝的岩层中靠近防渗帷幕100的外侧沿竖直方向并排预埋设置多根电极保护套管1,设置多个电极电缆2,将多个电极电缆2分别与渗漏监测仪3连接,并将渗漏监测仪3与计算机4连接;在对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即防渗帷幕100)进行渗漏检测时,向每根电极保护套管1中分别放入多个电极电缆2,使同一根电极保护套管1中的多个电极电缆2位于电极保护套管1的不同高度处,通过电极电缆2采集防渗帷幕100外侧不同区域的电阻,渗漏监测仪3根据多个电极电缆
2采集的不同区域的电阻得到电阻分布情况,再通过计算机4根据电阻分布情况对防渗帷幕100的整体防渗效果进行评估。该检漏系统检测范围广、检测工作量小、检测成本低、检测准确性高。
[0019]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检漏系统还包括一台打印机7、一台绘图仪8和一个报警装置9;并且,该打印机7、绘图仪8和报警装置9均与计算机4相连接。通过打印机7可将计算机4处理后的检漏结果进行打印输出;通过绘图仪8可将检漏结果绘制成相应的图形,方便更加直观的了解检漏结果;通过报警装置9,当检漏结果的相关数值达到设定阈值时,该报警装置9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该检漏系统中的电极转换装置5、数据收录装置6和报警装置9均可采用现有设备。
[0020]
可选地,该检漏系统还可以包括一根探杆(图中未示出),探杆的直径小于电极保护套管1的内径,将多个电极电缆2中的探头设置在探杆的外侧不同高度处,探杆的内部沿轴向设有空腔,电极电缆2的电缆线置于该空腔内,多个电极电缆2的电缆线相互绝缘。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探杆将多个电极电缆2整体放入电极保护套管1内,操作更加方便。
[0021]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检漏系统的检测准确性,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检漏系统还包括多个摄像头10,每一个摄像头10均通过传输电缆与计算机4相连接,电极保护套管1为透明的塑料材质管件。将电极电缆2从电极保护套管1中取出后,可将摄像头10放入电极保护套管1中,使摄像头10在电极保护套管1中按照一定的速率匀速下降或上升,在此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0对四周进行拍摄,与此同时,通过摄像头10的传输电缆将全景图像实时传回到地面上的计算机4的显示器上,从而对电极保护套管1各位置避免质量、是否存在层间隙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将成像技术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相结合,相互印证,实现了对垃圾填埋场库区防渗帷幕100的多参数、多尺度、全方位的综合检测,有效提高了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的渗漏检测的准确性。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