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1524发布日期:2021-04-16 15:1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现在绿色建筑的楼顶一般都会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3.而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装置,只能够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无法利用雨水进行降温,存在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够广泛,因此,需要在雨水收集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该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解决上述提出的只能够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无法利用雨水进行降温,存在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够广泛等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垫脚框、蓄水箱、密封块、支撑杆、套筒、连通管、遮阳板、套框、蓄水框、输送管、垫圈、固定杆、中心杆、橡胶片和垫块,所述垫脚框的中间贯穿固定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六个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框,所述遮阳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框,所述遮阳板的一侧均嵌入设置有输送管,所述套筒的底部均嵌入设置有两根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中心杆的一端均贯穿粘接在橡胶片的中间。
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出水管,且蓄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支杆,并且出水管的右侧螺纹套接有螺纹盖。
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片呈圆锥状环绕在垫圈的内壁,且橡胶片的内壁与垫块粘接,并且橡胶片的表面与垫圈的内壁相配适。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垫块呈圆台状,且垫圈与橡胶片的内壁相配适,并且垫块的倾斜角度与垫圈内壁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均嵌入设置在蓄水箱中,且密封块、支撑杆、套筒、遮阳板和输送管呈等边六边形状排列在蓄水箱的上方,并且套框的外侧与蓄水框的内侧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和套筒活动套接,且支撑杆和套筒的底部均活动
嵌入在蓄水箱中,并且输送管的一端均嵌入设置在套筒中。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蓄水箱、垫脚框和蓄水框均呈等边六边形状,且输送管的顶部管口与套框的顶部面处于同一高度,并且遮阳板呈等腰三角形状。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遮阳板和支撑杆组成凉亭,夏天时人们能够在遮阳板下方乘凉,雨水填充在套筒和蓄水箱中,雨水能够吸入热量,蓄水框和遮阳板之间能够储存雨水,使雨水堆积在遮阳板的上方吸收热量,使蓄水箱上方保持凉爽,蓄水箱能够储存雨水,使雨水可以循环利用,起到节水的作用,遮阳板、蓄水框和套框均呈等边六边形状,遮阳板、蓄水框和套框的形状能够节省材料,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与传统雨水收集装置相比,具有多种功能、实用性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1-4中:垫脚框1、蓄水箱2、密封块3、支撑杆4、套筒5、连通管6、遮阳板7、套框8、蓄水框9、输送管10、垫圈11、固定杆12、中心杆13、橡胶片14、垫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垫脚框1、蓄水箱2、密封块3、支撑杆4、套筒5、连通管6、遮阳板7、套框8、蓄水框9、输送管10、垫圈11、固定杆12、中心杆13、橡胶片14和垫块15,垫脚框1的中间贯穿固定蓄水箱2,蓄水箱2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六个密封块3,密封块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密封块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5,套筒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板7,遮阳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框 8,遮阳板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框9,遮阳板7的一侧均嵌入设置有输送管10,套筒5的底部均嵌入设置有两根连通管6,连通管6 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圈11,连通管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中心杆13,中心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块15,中心杆13的一端均贯穿粘接在橡胶片14 的中间。
20.优选的,蓄水箱2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出水管,且蓄水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支杆,并且出水管的右侧螺纹套接有螺纹盖。
21.优选的,橡胶片14呈圆锥状环绕在垫圈11的内壁,且橡胶片 14的内壁与垫块15粘接,并且橡胶片14的表面与垫圈11的内壁相配适,橡胶片14能够将垫圈11堵住,使雨水堆积在套筒5中,以及使雨水堆积在套框8上,使雨水能够很好的吸收热量,使遮阳板7下保持凉爽的优点。
22.优选的,连通管6的一端均嵌入设置在蓄水箱2中,且密封块3、支撑杆4、套筒5、遮
阳板7和输送管10呈等边六边形状排列在蓄水箱2的上方,并且套框8的外侧与蓄水框9的内侧固定连接,遮阳板 7和支撑杆4组成凉亭,夏天时人们能够在遮阳板7下方乘凉,雨水填充在套筒5和蓄水箱1中,雨水能够吸入热量,蓄水框9和遮阳板 7之间能够储存雨水,使雨水堆积在遮阳板7的上方吸收热量,使蓄水箱1上方保持凉爽,蓄水箱1能够储存雨水,使雨水可以循环利用,起到节水的作用。
23.优选的,支撑杆4和套筒5活动套接,且支撑杆4和套筒5的底部均活动嵌入在蓄水箱2中,并且输送管10的一端均嵌入设置在套筒5中,支撑杆4和套筒5能够很好的支撑起遮阳板7,具有结构劳动的优点。
24.优选的,蓄水箱2、垫脚框1和蓄水框9均呈等边六边形状,且输送管10的顶部管口与套框8的顶部面处于同一高度,并且遮阳板 7呈等腰三角形状,遮阳板7、蓄水框9和套框8均呈等边六边形状,遮阳板7、蓄水框8和套框9的形状能够节省材料,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与传统雨水收集装置相比,具有多种功能、实用性广泛等优点。
2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时,首先,下雨时雨水打在遮阳板7上,雨水就会通过输送管10流动到套筒5中,随后雨水会将套筒5和输送管10注满,雨水堆积在套框8上蓄水框 9内侧,随意蓄水框9内侧雨水的水位增加,雨水的水压也越来越大,雨水就会挤压橡胶片14,使橡胶片14变形,进而使橡胶片14与垫圈11之间产生间隙,雨水通过橡胶片14与垫圈11之间间隙流进蓄水箱1中,当雨水的水位下降后,水压压力下降橡胶片14自身的弹性使其紧贴在垫圈11内壁,保证套框8上十字有雨水堆积,雨水进入蓄水箱1中储存起来,需要使用雨水时,打开出水管的螺纹盖,雨水就会从蓄水箱1中流出。
26.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