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铲刀调角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平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6244发布日期:2021-03-09 18:1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铲刀调角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平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铲刀调角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平地机。


背景技术:

2.平地机的刮刀比推土机的铲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能连续改变刮刀的平面角和倾斜角,也可以横向伸出机体,因此使用范围广。它可以进行砾石路面的维修;路基路面的整形;挖沟、进行草皮或表层土的剥离;修刮边坡;材料的推移、拌和、回填、铺平。因此,平地机是一种效率高、作业精度高、用途广泛的工程机械,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机场、停车场等大面积场地的平整作业,也被用于农田整地、路堤整形及林区道路的整修等作业。
3.铲刀作为平地机工作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铲土角是铲刀系统的重要作业参数,调整适当的铲土角可获得期望的物料切削和翻滚效果。例如在干燥的土路、柔软的砂质路面、细砂地、开垦的田地、冰雪冻结的道路,各种工况下对应适合该工况不同的铲土角度。现有技术中的铲刀调角机构大多是两侧分别设有一分体式角位器,并采用双油缸液压系统控制,不仅会造成管路及附件的增加,另外由于液压系统不平衡性,会造成油缸两侧伸缩不同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如果在作业时,铲土角与工况类型不匹配,就会造成铲刀阻力增大,翻土、移土效果不佳等影响,从而使整机的作业效率降低,油耗增大,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油缸控制调角、调角时两侧平齐性好、铲刀找平方便的铲刀调角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平地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铲刀调角机构,包括牵引架、回转圈、铲刀体、角位器、调角油缸,其特征在于,回转圈与牵引架固定连接,回转圈上固定设置有调角油缸固定座,调角油缸固定座连接有调角油缸,调角油缸的缸筒固定在调角油缸固定座上,调角油缸的伸缩杆连接有角位器,角位器连接有铲刀体;所述角位器包括一连接管及对称设置在连接管两端的连接板,角位器还包括用于连接铲刀体的固定部,连接管中部设置有调角油缸连接座,调角油缸的伸缩杆与调角油缸连接座铰接相连,角位器的两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与回转圈固定相连,固定轴两端以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的方式与连接板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分别与铲刀体相适配的导槽和衬套,导槽、衬套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铲刀体以能够沿铲刀体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与导槽和衬套相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铲刀体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上滑道,铲刀体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衬套相配合的下滑道。
8.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圈固定设置在牵引架的底端,所述调角油缸固定座设置在回转圈外端。
9.进一步的,还包括侧出油缸,侧出油缸的缸筒与角位器固定相连,侧出油缸的伸缩杆与铲刀体相连接。
10.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侧出油缸固定座,侧出油缸的缸筒固定在侧出油缸固定座上,侧出油缸的中部置于连接管内。
11.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圈的两侧端向下延伸设有耳板,回转圈通过耳板与固定轴固定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耐磨套。
13.进一步的,所述衬套设置为半套结构,衬套两端设置有锁板。
14.及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铲刀调角机构的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与所述牵引架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置的调角油缸与角位器的连接关系,实现单油缸控制调角,比双油缸控制结构简便,减少管路布置,降低液压系统漏油问题点,铲刀调角时两侧平齐性好,方便铲刀找平设置;
17.2.通过设置的由连接管、连接板等组成的角位器及其与铲刀体、调角油缸的配合,角位器为一体结构,整体结构强度高,耐冲击性强,无需角位器增加限位螺栓,通过油缸收缩即可限位。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角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角油缸的伸缩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角油缸的伸缩原理图;
22.图中:1.牵引架,2.回转圈,21.耳板,3.铲刀体,31.上滑道,32.下滑道,4.角位器,41.连接管,42.连接板,43.导槽,44.衬套,45.调角油缸连接座,46.锁板,5.调角油缸,6.调角油缸固定座,7.固定轴,8.侧出油缸,9.侧出油缸固定座,10.耐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铲刀调角机构,包括牵引架1、回转圈2、铲刀体3、角位器4、调角油缸5,回转圈2与牵引架1固定连接,回转圈2上固定设置有调角油缸固定座6,回转圈2固定设置在牵引架1的底端,调角油缸固定座6连接有调角油缸5,调角油缸固定座6设置在回转圈2外端,调角油缸5的缸筒固定在调角油缸固定座6上,调角油缸5的伸缩杆连接有角位器4,角位器4连接有铲刀体3;
25.如图2所示,角位器4包括一连接管41及对称设置在连接管41两端的连接板42,角位器4还包括用于连接铲刀体3的固定部,具体地,固定部包括分别与铲刀体3相适配的导槽43和衬套44,导槽43、衬套44均与连接板42固定连接,所述铲刀体3以能够沿铲刀体3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与导槽43和衬套44相连接;铲刀体3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导槽43相配合的上滑
道31,铲刀体3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衬套44相配合的下滑道32,上滑道31采用角钢,下滑道32采用圆钢;
26.连接管41中部设置有调角油缸连接座45,调角油缸5的伸缩杆与调角油缸连接座45铰接相连,角位器4的两连接板42之间设置有固定轴7,固定轴7与回转圈2固定相连,固定轴7两端以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的方式与连接板42相连接;具体地,回转圈2的两侧端向下延伸设有耳板21,回转圈2通过耳板21与固定轴7固定相连。
27.本实施例的铲刀调角机构还包括一侧出油缸8,侧出油缸8的缸筒与角位器4固定相连,侧出油缸8的伸缩杆与铲刀体3相连接,具体地,连接板42上设置有侧出油缸固定座9,侧出油缸8的缸筒固定在侧出油缸固定座9上,侧出油缸8的中部置于连接管41内,通过侧出油缸8伸缩带动铲刀体3侧出。
28.本实施例的固定轴7与连接板42之间设置有耐磨套10。
29.本实施例的衬套44设置为半套结构,衬套44两端设置有锁板46,方便安装和更换磨损衬套。
30.使用时,首先将牵引架固定在平地机的机架上,回转圈连接在牵引架上,角位器是一个整体式结构,中间通过一个圆形管状的连接管相连,结构简单强度高,加工时不易变形;铲刀体上下各有一个滑道,上滑道是一个角钢,下滑道是一个圆钢,将两个滑道穿过角位器,上滑道通过垫片接触铲刀体,下滑道则是利用衬套加上锁板一起穿过角位器,角位器和回转圈通过固定轴和耐磨套连接在一起,形成能够滑动和转动的结构;为了防止半套在铲刀转动时脱出, 采用外侧固定轴利用螺栓紧固,铲刀转动时,耐磨套和角位器会随着铲刀调角时一起转动;铲刀侧出是通过侧出油缸伸缩带动铲刀体的上下滑道顺着角位器导槽和衬套运动,内外设有锁板是为了避免衬套由于松动发生不转动,从而避免衬套与下滑道焊缝接触使得在铲刀工作时剐蹭焊缝。
31.调角油缸伸缩长度行程为460mm-630mm,调角油缸一端固定在回转圈安装于回转圈的调角油缸固定座,另一端与角位器的上安装孔铰接,通过计算得出铲刀可调节角度为25
°-
71
°
,满足不同工况的入土调节角度;侧出油缸8的缸筒与角位器4固定相连,侧出油缸8的伸缩杆与铲刀体3相连,侧出油缸伸缩长度行程为1720mm-2905mm,铲刀侧出距离为左侧1900mm,右侧1905mm,调角及侧出油缸伸缩通过液压系统管路连接,此处省略介绍。
32.铲刀体的上滑道置于角位器上相配合的导槽中,铲刀体的下轨道置于角位器、衬套和锁板形成的两孔之间,通过侧出油缸伸缩使铲刀体通过侧出油缸的伸缩带动铲刀侧出运动,为方便安装和更换磨损衬套,采用内、外侧锁板固定住衬套,通过油缸伸缩,铲刀可以绕着自身下滑道旋转和侧出。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和图4所示,a为焊接在回转圈的固定端,b点为铲刀调角油缸与角位器的铰接点,c为铲刀体下滑道的圆钢旋转点,通过油缸的伸缩范围,铲刀可以绕着c点旋转25
°-
71
°
;其运动轨迹是以固定座c点为圆心,ac为旋转半径,其旋转范围是通过调角油缸的行程所限制。ac可以简化铲刀调角油缸6,bc可以看作角位器5的一部分,f为铲刀的入土调节角度。所以该机构可以简化为摇杆转动结构,ab为摇杆,c点为旋转点,bc为角位器一部分,可以看作是ab的从动件,通过摇杆ab的往复运动变为角位器bc的转动,就可以控制铲土角范围,在旋转方向上铲刀体和角位器可以当做一刚体。当铲刀调节油缸伸出或收缩时,铲刀体通过调角油缸的运动绕着固定轴而转动;铲刀侧出油缸是一端固定
在角位器上,另一端固定在铲刀上,油缸运动带动铲刀侧出。本实用新型的本质区别点在于单油缸控制,一体式角位器,利用铲刀下滑道当做旋转轴,结构简单,耐冲击性能好,外侧锁板固定铲刀半套,铲刀调角机构技术方案不限于本发明的方案,其它在此基础上更改都是受到保护的方案。
34.同理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平地机,由于采用了上述铲刀调角机构, 因此可以实现铲刀入土切削角的调节以及侧出距离需要,从而实现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入土角度,保证了作业质量,同时避免了各种因运动不平稳所造成的机器故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