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6280发布日期:2021-03-19 11:0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动设备机械设备安装中,为了保证设备底座各支点稳固和水平,就要求与之连接的钢埋件平整度和底部灌浆的密实度。但现实情况中由于整块埋件面积相对较大,在灌浆过程中虽然使用从一个方向至另外一个方向的流动方式进行,还是大概率的存在埋件下部局部范围内多点存在不密实,究其原因因为面积较大在流动过程中还是无法做到空气百分百随着灌浆料流动被排出。

综上所述,如何排出埋件底部的空气,以增加灌浆料的密实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将灌浆料灌入该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板体的底部后可以排出板体底部的空气,从而增加灌浆料的密实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底面边缘设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板体交叉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两侧的所述板体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所有所述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板体的板面。

优选的,所述板体为长方形板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长方形板体的长为2000mm,宽为600mm,厚度30mm。

优选的,所有所述长方形支撑板平行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板体的底部且所述长方形支撑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长方形板体的宽所在的直线。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为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孔,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两侧的所述板体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包括:板体,板体的底面边缘设有若干支撑脚,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板体交叉设置的支撑件,板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通孔设置于支撑件两侧的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可较好解决因为板体面积较大而造成灌浆料无法完全灌注密实的问题。通过在板体上设置通孔,可以使处于板体底部的空气排出,有效避免了板体底部空气的产生,提升了板体底部的灌浆料的密实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安装于槽体内的示意图。

图1-2中:

1-板体、2-支撑脚、3-支撑件、4-通孔、5-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将灌浆料灌入该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板体的底部后可以排出板体底部的空气,从而增加灌浆料的密实度。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安装于槽体内的示意图。

一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包括:板体1,板体1的底面边缘设有若干支撑脚2,板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板体1交叉设置的支撑件3,板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4,通孔4设置于支撑件3两侧的板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板体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方形、圆形等形状,在进行浇筑时,通常采用长方形的板体1,以适配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放置后需要灌浆的槽体5的形状,通常槽体5设置为长方形槽体5。

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灌浆之前,提前4小时对待灌浆区域进行冲洗、润湿,此处为槽体5,之后将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放置于槽体5内,使用水平度测量仪器测量板体1的水平度,并调平。计算灌浆料用量,并按照设计要求拌制灌浆料。准备完毕后,利用灌浆专用助推器将灌浆料从板体1的一侧开始逐步灌入板体1底部;当所有通孔4均出现适量满溢灌浆料时停止灌浆;之后根据环境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对所灌浆区域进行养护。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灵活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尺寸来调整支撑件3的数量,以调整被支撑件3分割的板体1的大小和通孔4的大小及数量,通孔4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为不对应支撑件3的任意位置,但是支撑件3两侧的板体1上需设置至少一个通孔4。

本实用新型可较好解决因为板体1面积较大而造成灌浆料无法完全灌注密实的问题。通过在板体1上设置通孔4,可以使处于板体1底部的空气排出,有效避免了板体1底部空气的产生,提升了板体1底部的灌浆料的密实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支撑件3为支撑板,所有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板体1的板面。需要说明的是,使所有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板体1的板面便于灌浆料的流动,以便于灌浆料流动至板体1底部的任意位置,以便于提升板体1底部的灌浆料的密实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板体1为长方形板体。长方形板体适用于现有的长方形槽体5,可以使长方形板体的整体处于长方形槽体5中。所以,还可以根据放置板体1的槽体5的形状设置板体1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支撑板为长方形支撑板。长方形支撑板便于加工,可在原有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的基础上焊接于长方形板体的底部,且为了便于放置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将所有长方形支撑板的大小设置为同一大小,可以防止个别长方形支撑板较大造成长方形板体倾斜,且在焊接长方形板体时便于对齐,便于进行焊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长方形板体的长为2000mm,宽为600mm,厚度30mm。本申请所提供的长方形板体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长方形板体的尺寸适用于通常使用的槽体5的尺寸。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有长方形支撑板平行设置于长方形板体的底部且长方形支撑板的板面平行于长方形板体的宽所在的直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设置的至少一个长方形支撑板的设置形式可以将长方形板体分割为至少两块长方形板体,在灌浆料时,减小了单独的长方形板体的面积,更有利于进行灌浆,被长方形支撑板分割的两侧的长方形板体上至少设置一个通孔4,可以保证长方形板体底部所有的空气排出,提升长方形板体底部灌浆料的密实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支撑脚2为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杆。在将板体1放置于槽体5中后,由于槽体5的槽底面可能不水平,将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放置在槽体5中后可能造成板体1不水平,通过调整调节杆的长度可以保证板体1的水平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通孔4为圆孔,每个支撑件3的两侧的板体1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4。圆孔便于加工,可以使用电钻进行加工,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形状的圆孔。每个支撑件3两侧的板体1上均设置至少两个通孔4可以尽快排出板体1底部的空气,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灌浆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加底部灌浆密实度的灌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