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182发布日期:2021-04-02 09:4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设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农田排水沟通常是指天然形成的裸露在地表或者以排水为目的而挖掘的水道,一般不包括埋设在农田地表以下的暗管排水管道。它可以排除地表多余的水分,通过及时降渍排涝有力的为农业高产稳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检索到一篇专利公告号为cn2090993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农田排水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沟壁以及连接两个沟壁底端的沟底,沟底为混凝土不透水结构,每个沟壁均与沟底呈钝角设置,每个沟壁均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土工网层、第一过滤层、第一蓄水层以及混凝土不透水层,混凝土不透水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沟底上从下到上依次铺设有第二蓄水层、土壤层以及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内种植有沉水植物。

针对上述中公开的排水沟,由于排水沟设于农田处,需要给农田供水,然而由于排水沟的坡度较大,农户取水时安全隐患较大,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不便于农户取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农户从排水沟内取水,本申请提供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多个踏步段,多个所述踏步段沿所述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踏步段呈阶梯状设置,且所述踏步段的上侧与所述排水沟的上侧平齐;

所述排水沟的相对两侧设有多组拦截杆,同组的多个所述拦截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所述拦截杆靠近所述踏步段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内流动有水,随着水的流动,水上漂浮的杂物和杂草在拦截杆的拦截下,不易流动至踏步段,农户取水时,顺着踏步段的阶梯行走至排水沟的内部,方便了取水操作,且取水时不易有杂物影响取水。

优选的,所述拦截杆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多个长度方向沿所述拦截杆径向的遮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杆加大了拦截杆的拦截面积,排水沟中漂浮的杂物便于附着在拦截杆和遮挡杆上,便于对排水沟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减小了杂物对取水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踏步段沿所述排水沟的长度方向的逐层阶梯的宽度为3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排水沟长度方向设置的阶梯便于农户行走至排水沟内部进行取水,且阶梯的宽度设为300mm,便于农户落脚。

优选的,所述踏步段垂直所述排水沟长度方向的逐层阶梯的宽度为7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步段在垂直排水沟的方向上设置的阶梯,使得整个踏步段呈金字塔状,提高了踏步段的稳定性,踏步段不易在水流的冲蚀下或者承受较大重量时而坍塌。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顶面低于路面设置,且路面与所述排水沟的顶面之间设有导流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积水,顺着导流坡流动而便于流动至排水沟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顶面铺设有踏步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步层方便农户行走至排水沟内部,方便了取水,且踏步层的设置,排水沟的顶面不易被冲蚀,便于农户落脚。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相对两侧均设有鱼巢式护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巢式护坡对排水沟的内侧进行保护,在水流的长时间的冲蚀下,排水沟的相对两侧壁不易破损和坍塌。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多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倾斜设置,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沟内侧的一端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便于将土层内的水分导流至排水沟内,减小排水沟两侧的土层由于含水量过大而下沉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连通至所述排水沟外侧的一端设有反滤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滤包对排水管连通至排水沟外侧的一端进行遮挡,使得排水管不易被堵塞。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农户取水时,顺着踏步层的阶梯而行走至排水沟内部,方便了农户取水操作;

2.拦截杆和遮挡杆将水中杂物和杂草进行遮挡,杂物和杂草不易流动至踏步段,减小了杂物和杂草对取水的影响;

3.由于踏步段沿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排水沟长度方向均为阶段状设置,使得踏步段的结构更稳定,减小了踏步段坍塌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水沟;2、踏步段;3、拦截杆;4、遮挡杆;5、导流坡;6、踏步层;7、鱼巢式护坡;8、排水管;9、反滤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1,排水沟1由浆砌石浇灌修砌而成。排水沟1的相对两内侧为斜面设置。排水沟1内流动有水,且排水沟1起到导流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排水沟1的顶面铺设有踏步层6,踏步层6为混凝土浇筑而成。踏步层6低于路面设置,且路面与踏步层6之间设有导流坡5。路面上的积水随着导流坡5流动至排水沟1内,由于踏步层6的设置,排水沟1的顶端不易被冲蚀,便于农户落脚。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对排水沟1的两侧进行保护,排水沟1的相对两侧均铺设有鱼巢式护坡7。在鱼巢式护坡7的作用下,排水沟1的两侧不易在水流的冲蚀下而破损。

参照图1和图3,排水沟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多个排水管8,排水管8倾斜设置,排水管8连通排水沟1内侧的一端较低。排水管8连通至排水沟1外侧的一端设有反滤包9,反滤包9为土工布内包覆粗砂制成。靠近排水沟1的土层内的水分方便通过排水管8的导流而汇集到排水沟1内。

参照图1和图2,排水沟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多个呈阶梯状设置的踏步段2。多个踏步段2沿排水沟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踏步段2之间的距离可设为100m。农户顺着踏步段2的阶梯而行走至排水沟1内,便于取水。

参照图1和图2,踏步段2的上侧与排水沟1的上侧平齐,且踏步段2的顶面也铺设有踏步层6,以便于农户落脚。

参照图1和图2,踏步段2呈金字塔状的阶梯状设置,以此提高踏步层6的结构强度,减小踏步段2坍塌的可能。踏步段2沿排水沟1的长度方向的逐层阶梯的宽度为300mm。踏步段2垂直排水沟1长度方向的逐层阶梯的宽度为75mm。

参照图1和图2,排水沟1的相对两侧设有多组拦截杆3,每组拦截杆3均设有多个拦截杆3,可选为三个。每组的三个拦截杆3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拦截杆3靠近踏步段2设置。拦截杆3的周侧均匀固定有多个长度方向沿拦截杆3径向的遮挡杆4。拦截杆3和遮挡杆4将杂草和杂物遮挡在排水沟1内,使杂物和杂草不易进入踏步段2,便于农户取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排水沟1内流动有水,随着水的流动,水上漂浮的杂物和杂草在拦截杆3的拦截下,不易流动至踏步段2。农户取水时,顺着踏步段2的阶梯行走至排水沟1的内部,方便了取水操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