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3097发布日期:2021-04-06 12:3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水压不足的情况,生活中经常遇到,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遇到用水高峰,又或者是楼层过高的原因,经常会有水力不足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增压器,不过,这些增压器安装复杂,且结构复杂,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流通道、水力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充电电池、电路板。

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和转动叶轮,所述水力增压组件包括电动机和增压叶轮;所述转动叶轮连接所述发电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转动叶轮的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水流带动所述转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内部的转子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所述增压叶轮连接所述电动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增压叶轮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通过增压叶轮将水流从进水侧挤压向出水测。所述壳体上设有外露出的控制按钮;通过所述控制按钮切换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工作,或者所述水力增压组件工作。所述发电机、电动机、充电电池和控制按钮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本技术:
中的电路板起到切换作用而已,是常见的电路,属于现有的电路,本申请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和出水口依次设置,即水流先通过发电组件,再流经水力增压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包括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冷水通道、热水通道和混合通道。

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分别连接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通过混合阀联通所述混合通道,水经过混合阀后,再流经发电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流阀,通过分流阀,出水口连接顶喷、花洒和下出水水龙头。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池为锂亚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指示灯包括充电指示灯、增压指示灯,不同指示灯亮起,表示处于对应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壳罩和后盖。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设有进水管让位孔,所述壳罩设有出水管让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固定件,用于将壳体安装在外部安装位置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包括水力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和充电电池,在水压高时,水力发电组件能够借助水压发电,给充电电池充电,在用水高峰期时,即水压偏低时,水力增压组件能够给水流加压,而水力增压组件工作时所用的电源来自充电电池,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平时多余的水压转换成电力储存,在需要水压时,再将储存的电力释放,无需再外接电源,结构简单,节能高效,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户用水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自增压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自增压装置壳体内部的轴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自增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自增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力自增压装置的轴侧视图。

图1到图5中的标识分别是:壳体1、水流通道2、进水口21、出水口22、分流阀23、混合阀24、水力发电组件3、转动叶轮31、水力增压组件4、增压叶轮41、充电电池5、电路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到图5,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水流通道2、水力发电组件3、水力增压组件4、充电电池5、电路板6。

所述水流通道2的两端设有进水口21、出水口22,所述进水口21包括热水进水口21和冷水进水口21。所述出水口22设有分流阀23,通过分流阀23,出水口22连接顶喷、花洒和下出水水龙头。所述水流通道2包括冷水通道、热水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热水进水口21和冷水进水口21分别连接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通过混合阀24联通所述混合通道。

所述水力发电组件3包括发电机和转动叶轮31,所述水力增压组件4包括电动机和增压叶轮41。

具体的,所述转动叶轮31连接所述发电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2内,转动叶轮31的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水流带动所述转动叶轮31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内部的转子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所述增压叶轮41连接所述电动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2内,所述增压叶轮41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通过增压叶轮41将水流从进水侧挤压向出水测。

所述壳体1上设有外露出的控制按钮、工作指示灯、分流阀旋钮和混合阀旋钮,所述工作指示灯包括充电指示灯、增压指示灯,不同指示灯亮起,表示处于对应的工作模式。

所述发电机、电动机、充电电池5和控制按钮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6,通过所述控制按钮切换所述水力发电组件3工作,或者所述水力增压组件4工作。本申请中的电路板6起到切换作用而已,是常见的电路,属于现有的电路,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21、混合阀24、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4、分流阀23和出水口22依次设置,即水流先通过发电组件,再流经水力增压组件4。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水流通道、水力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充电电池、电路板;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和转动叶轮,所述水力增压组件包括电动机和增压叶轮;所述转动叶轮连接所述发电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增压叶轮连接所述电动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外露出的控制按钮;所述发电机、电动机、充电电池和控制按钮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控制按钮切换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工作,或者所述水力增压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和出水口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冷水通道、热水通道和混合通道;所述热水进水口和冷水进水口分别连接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通过混合阀联通所述混合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为锂亚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指示灯包括充电指示灯、增压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罩和后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有进水管让位孔,所述壳罩设有出水管让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固定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水力自增压装置,包括水力发电组件、水力增压组件和充电电池。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和转动叶轮,所述水力增压组件包括电动机和增压叶轮。所述转动叶轮连接所述发电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水流带动所述转动叶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内部的转子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所述增压叶轮连接所述电动机并设置在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增压叶轮转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切,通过增压叶轮将水流从进水侧挤压向出水测。本申请在水压高时,水力发电组件能够借助水压发电,在水压偏低时,水力增压组件能够给水流加压,本申请无需再外接电源,结构简单,节能高效,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户用水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肖庭敏;邱潮峰;廖胜细;吴成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