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及其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3987发布日期:2021-06-04 17:2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及其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式静力触探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及其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保证触探车在触探作业中的稳定,现有触探车都配备有地锚,通常地锚对称设置于触探车底盘前后的两侧。然而,在触探作业中由于地质结构原因例如地表有较厚的杂填土或松软的素填土时,会出现下地锚非常困难或地锚反力不足的现象。另外,有些触探作业受场地条件限制例如公路等而不能使用地锚装置。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安装在触探车底盘前后两侧的配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的配重装置,达到不使用地锚时能够使得触探车稳定工作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的配重装置,包括设置在触探车底盘前后两端的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下方设有进入底盘内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上方设有若干与第一配重块结构一致的第二配重块,相邻所述第二配重块之间设有进入下方第二配重块上表面的第二卡块,靠近第一配重块的所述第二配重块上设有进入第一配重块上表面的第三卡块,所述底盘上设有限制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位置的限位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盘的前后两端上表面施加第一配重块以及在第一配重块上端施加第二配重块增加了底盘的自重,此时不需要使用地锚增加底盘的稳定性,即可使得自重增加的底盘稳定性增加,减小履带式静力触探车使用时受场地的限制的情况发生,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第三卡块的设置便于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精确的安装在底盘上且增加了底盘连接的稳定性,限位件的设置减小第一配重块与底盘之间的相对移动趋势以及减小第二配重块与第一配重块或第二配重块之间相对的移动趋势。
8.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且贯穿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若干定位杆。
9.优选地:各个所述定位杆在底盘内的一端设有穿出底盘底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直径小于定位杆的直径,位于底盘两端的所述连杆在穿出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相对应连杆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连杆且在穿出连杆的一端设有与连杆外壁抵触的抵触块,所述底盘上设有供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穿过的加强板,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在两个加强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与加强板抵触的定板,所述螺纹套筒位于两个加强块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定位杆在穿出最上层第二配重块的一端外套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
筒位于靠近第二配重块两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杆上,位于底盘两端的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筒上通过加强杆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底盘两端在两个第一配重块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l型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面与第一配重块抵触,另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上。
13.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在与第一配重块相抵触的一侧面上端铰接有与第二配重块侧面抵触的抵触板,当抵触板转动至与第二配重块侧面抵触时,所述抵触板侧面和限位板侧面通过u型卡杆连接,所述卡杆的一端进入抵触板内,另一端进入限位板内。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包括上述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的配重装置。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底盘的前后两端上表面施加第一配重块以及在第一配重块上端施加第二配重块增加了底盘的自重,此时不需要使用地锚增加底盘的稳定性,即可使得自重增加的底盘稳定性增加,减小履带式静力触探车使用时受场地的限制的情况发生,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设置便于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精确的安装在底盘上且增加了底盘连接的稳定性,限位件的设置减小第一配重块与底盘之间的相对移动趋势以及减小第二配重块与第一配重块或第二配重块之间相对的移动趋势。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螺纹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第一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卡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盘;11、第一配重块;12、第一卡块;13、第二配重块;131、第二卡块;132、第三卡块;14、定位杆;141、连杆;142、第一调节杆;143、第二调节杆;144、螺纹套筒;15、抵触块;16、加强板;161、定板;17、连接筒;171、加强杆;18、限位板;181、抵触板;182、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的配重装置,如图1和图3,包括设置在触探车底盘1前后两端的第一配重块11,第一配重块11长度方向沿底盘1宽度方向分布,而底盘1前后两端即底盘1行驶和后退方向,第一配重块11下方设有进入底盘1内的第一卡块12,第一配重块11上方设有若干与第一配重块11结构一致的第二配重块13,相邻第二配重块13之间设有进入下方第二配重块13上表面的第二卡块131,靠近第一配重块11的第二配重块13上设有进入第一配重块11上表面的第三卡块132,底盘1上设有限制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位置的限位件。
23.如图1和图3,在底盘1的前后两端上表面施加第一配重块11以及在第一配重块11上端施加第二配重块13增加了底盘1的自重,此时不需要使用地锚增加底盘1的稳定性,即可使得自重增加的底盘1稳定性增加,减小履带式静力触探车使用时受场地的限制的情况发生,第一卡块12、第二卡块131和第三卡块132的设置便于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精确的安装在底盘1上且增加了底盘1连接的稳定性,限位件的设置减小第一配重块11与底
盘1之间的相对移动趋势以及减小第二配重块13与第一配重块11或第二配重块13之间相对的移动趋势。
24.如图1和图2,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底盘1上的且贯穿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的若干定位杆14。定位杆14的设置减小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与底盘1之间的错位分布,稳定了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的位置。
25.如图1和图2,各个定位杆14在底盘1内的一端设有穿出底盘1底部的连杆141,连杆141的直径小于定位杆14的直径,位于底盘1两端的连杆141在穿出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相对应连杆141的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通过螺纹套筒144螺纹连接。将螺纹套筒144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上,此时减小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加工时的误差,便于连接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安装时先将螺纹套筒144旋入第一调节杆142,随后再向第二调节杆143方向旋动,即可将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连接起来,此时将底盘1两端的定位杆14连接起来,增加定位杆14与底盘1的整体性,进而增加定位杆14限制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位置的稳定性。
26.如图1和图2,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连杆141且在穿出连杆141的一端设有与连杆141外壁抵触的抵触块15,底盘1上设有供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穿过的加强板16,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在两个加强板16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与加强板16抵触的定板161,螺纹套筒144位于两个加强块之间。此时在安装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时先将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穿过连杆141,随后穿过加强板16,使得抵触块15抵触在连杆141外壁,而定板161抵触在加强板16上,定板161可最后焊接在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上,此时第一调节杆142和第二调节杆143通过螺纹套筒144连接起来,此时定位杆14上力会传递到连杆141上,进而传递到加强板16上,而加强板16固定在底盘1上,因此加强了底盘1与定位杆14的连接,使得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位置稳定。
27.如图1和图3,定位杆14在穿出最上层第二配重块13的一端外套设有连接筒17,连接筒17位于靠近第二配重块13两侧的两个定位杆14上,位于底盘1两端的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筒17上通过加强杆171连接。此时加强杆171位于底盘1两侧,减小加强杆171对底盘1上工作的影响,此外加强杆171也加强了底盘1两端定位杆14的连接,进一步稳定了定位杆14的位置,进而使得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位置稳定,便于履带式静力触探车的位置稳定。此外加强杆171位于底盘1的两侧且与底盘1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形成对底盘1周边的围护,便于使用者在底盘1上工作。
28.如图1和图4,底盘1两端在两个第一配重块11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l型限位板18,限位板18一侧面与第一配重块11抵触,另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1上;限位板18在与第一配重块11相抵触的一侧面上端铰接有与第二配重块13侧面抵触的抵触板181,当抵触板181转动至与第二配重块13侧面抵触时,抵触板181侧面和限位板18侧面通过u型卡杆182连接,卡杆182的一端进入抵触板181内,另一端进入限位板18内。将限位板18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1上,此时限位板18另一侧面抵触在第一配重块11侧面,而转动抵触板181使得抵触板181抵触在第二配重块13侧面,随后通过卡杆182连接限位,此时限位板18和抵触板181减小了第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由于底盘1行驶的惯性向底盘1外有移动的趋势,稳定了第
一配重块11和第二配重块13的位置。
29.实施例2: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包括上述实施例1。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