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8320发布日期:2021-05-04 11:0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清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的两旁一般会挖设沟渠,沟渠与下水道相连通,用于污水和雨水等的排流,虽然沟渠的上端设置有阻隔大型杂物的滤网,但是由于路面的尘土飞扬混合一些固液废弃物大量堆积在沟渠内,产生大量污泥,会造成沟渠通口和下水道堵塞,从而导致路面积水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进行,而现有技术中对污泥进行清理多为手工清理,对人力需求量过大且清淤效率较低,少数的自动清理设备则有运输困难,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清理,清理效率较高且清理效果较好,同时设备便于运输与移动,且设备能够对较为干燥的污泥进行清理,设备的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包括底板和淤泥储存箱;

底板:下表面四角设置有活动轮,且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开设有滑孔,顶板的下表面前端安装有蓄电池,位于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后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扣,且四根支撑杆的相对外侧面下端设置有电动推杆,同侧的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固定板;

淤泥储存箱: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后端,且淤泥储存箱的顶端开设有与顶板上表面所开设的滑孔相对应的通孔,淤泥储存箱的左侧面下端开设有开口,且淤泥储存箱的左侧下端铰接有箱门,淤泥储存箱的前表面下端左侧安装有污泥泵,且污泥泵的出料端通过污泥管道与淤泥储存箱的进料口相连通,淤泥储存箱的前表面中部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出水端处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端处与污泥泵的进污端处分别连接有活动管道;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蓄电池的前表面左侧,且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与污泥泵、增压泵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管,所述过滤管滑动连接于顶板的上表面后侧中部所开设的滑孔内部,且过滤管的下端与淤泥储存箱的内部底面相接触,过滤管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且过滤管的内环面贴合有吸附棉。设置的过滤管能够将污泥与水分进行初步分离,以减少污泥中的水含量,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期清理污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抽水泵和输水管,所述抽水泵安装于过滤管的内部底端,且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抽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设置的抽水泵能够将分离的水分重新利用,从而降低设备的需水量,使设备的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扣分别安装于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前表面上端,且两个卡扣的前侧卡槽分别对应卡接两根活动管道的端部。设置的卡扣能够保证活动管道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避免活动管道端部掉落而导致管道损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视板,所述透视板安装于水箱的前表面左侧所开设的通槽内部,且透视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设置的透视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内的剩余水量进行观察,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水分进行补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具有以下好处:

1、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清理,清理效率较高且清理效果较好,同时设备便于运输与移动,且设备能够对较为干燥的污泥进行清理,设备的实用性较强。

2、设置的过滤管能够将污泥与水分进行初步分离,以减少污泥中的水含量,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期清理污泥,同时抽水泵能够将分离的水分重新利用,从而降低设备的需水量,使设备的实用性更强。

3、设置的卡扣能够保证活动管道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避免活动管道端部掉落而导致管道损坏,且透视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内的剩余水量进行观察,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水分进行补充,使得设备的使用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顶板、4淤泥储存箱、5污泥泵、6增压泵、7污泥管道、8水箱、9活动管道、10挂扣、11电动推杆、12固定板、13过滤管、14抽水泵、15输水管、16蓄电池、17控制开关组、18卡扣、19透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包括底板1和淤泥储存箱4;

底板1:下表面四角设置有活动轮,且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顶板3,且顶板3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开设有滑孔,顶板3的下表面前端安装有蓄电池16,位于后侧的两根支撑杆2的后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扣10,且四根支撑杆2的相对外侧面下端设置有电动推杆11,同侧的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设置有固定板12;还包括卡扣18,卡扣1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扣18分别安装于前侧的两根支撑杆2的前表面上端,且两个卡扣18的前侧卡槽分别对应卡接两根活动管道9的端部。设置的卡扣18能够保证活动管道9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避免活动管道9端部掉落而导致管道损坏。

淤泥储存箱4: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后端,且淤泥储存箱4的顶端开设有与顶板3上表面所开设的滑孔相对应的通孔,淤泥储存箱4的左侧面下端开设有开口,且淤泥储存箱4的左侧下端铰接有箱门,淤泥储存箱4的前表面下端左侧安装有污泥泵5,且污泥泵5的出料端通过污泥管道7与淤泥储存箱4的进料口相连通,淤泥储存箱4的前表面中部安装有水箱8,且水箱8的出水端处设置有增压泵6,增压泵6的出水端处与污泥泵5的进污端处分别连接有活动管道9;还包括过滤管13,过滤管13滑动连接于顶板3的上表面后侧中部所开设的滑孔内部,且过滤管13的下端与淤泥储存箱4的内部底面相接触,过滤管13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且过滤管13的内环面贴合有吸附棉。设置的过滤管13能够将污泥与水分进行初步分离,以减少污泥中的水含量,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期清理污泥。还包括抽水泵14和输水管15,抽水泵14安装于过滤管13的内部底端,且抽水泵14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15与水箱8相连通,抽水泵1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7的输出端。设置的抽水泵14能够将分离的水分重新利用,从而降低设备的需水量,使设备的实用性更强。还包括透视板19,透视板19安装于水箱8的前表面左侧所开设的通槽内部,且透视板19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设置的透视板19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箱8内的剩余水量进行观察,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水分进行补充。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7,控制开关组17设置于蓄电池16的前表面左侧,且控制开关组17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6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17的输出端与污泥泵5、增压泵6和电动推杆11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挂扣10与车辆边侧所设置的挂环对接,从而达到移动或运输清淤系统的目的,需要在指定地点安放清淤系统时,可通过电动推杆11与固定板12将清淤系统进行顶升,从而使挂扣10与车辆边侧所设置的挂环解除对接状态,即完成清淤系统的固定,且能够根据需要对清淤系统进行微调,将两根活动管道9的活动端放入排水渠中,同时根据需要打开增压泵6,增压泵6将水箱8内的水分增压后排出,以达到软化坚固的淤泥的目的,然后污泥泵5将淤泥抽取并通过污泥管道7输送至淤泥储存箱4中,过滤管13将淤泥与水分进行分离,然后抽水泵14将水分重新抽入水箱8中,以达到循环利用过滤水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污泥泵5选用江阴双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wqas型排污泵,增压泵6选用上海臣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的25-10型增压泵,电动推杆11选用东莞特姆优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u1型电动推杆,抽水泵14选用上海臣源泵业科技有限公司的wqd型抽水泵,蓄电池16选用德国瓦尔塔的6-qw-45型蓄电池,控制开关组17核心芯片选用的是plc单片机,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控制开关组17控制污泥泵5、增压泵6、电动推杆11和抽水泵14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